试探“狮炉象果”图案在古建装饰上的运用
——以闽台地区为考察中心
2020-12-11李湖江
李湖江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7)
在闽台地区古建装饰工艺图案中,有一组图稿——“狮炉象果”,受到来自印度佛教的影响,它在佛教中国化后演变成了中国传统工艺图稿。民俗装饰中的“狮炉象果”图稿在长期运用传递下,出现的都已不再是印度写实形意,也就是说,与实物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工艺造样出现了越来越多主观描绘的成分,所以不断有设计不同的造样出现。在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就有一对狮炉象果石雕图稿,[1]见图1、2。
图1、2 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的狮炉象果石雕图
福建东山县铜陵镇九仙山恩波寺的遗物中,也有以狮、象为装饰出现的专题图稿(图3、4)
图3、4 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九仙山恩波寺中的狮、象装饰图
今天见到的“狮炉象果”稿样就有着工艺设计的意味。狮子并非产在中土,其形象是在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设计者在未见过狮子仅凭想象的情况下,揣摩造出狮子的物像,所以在汉代所遗留的狮子雕刻图像中,只能见到尚有几分近似的图案。即使今天所见到的狮子造型,已成为传统固定不变的造样,但是它与真实的狮子之间依然有着较大的距离,例如福州三山会馆的狮子造样(图5)。
图5 福州三山会馆的狮子造样
中国古代有大象,这反映在四聘之一尧聘舜的故事中[2]:因虞舜的孝感动天地,所以有飞鸟衔籽、大象耕田。因为有实物可见,所以大象的造样在画面上与实物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有了实物作为参照,可以见到象在中国传统工艺表现上的特征,如在台南的南鲲鯓代天府有“尧聘舜”主题的石雕图稿,舜所骑的大象就十分容易辨别(图6)。
图6 台南南鲲鯓代天府的“尧聘舜”主题石雕图
狮象在传统工艺创作中,被认为具有负重的神力,还被当成仙班故事中的神兽,因此在后世的稿样中就多与吉祥图案结合,特别是在以吉瑞为构图的装饰中,担任主题稿样的突出角色,长期演变至今已形成固定造样,因此在建筑装饰中狮象自然就成为吉祥图案了。
一、工艺造样的由来
狮子本不是中土兽类,其图稿能在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当然和民俗祈吉纳祥的习俗有关,这是中国传统工艺中外来图案造样的特例。从狮子在中国所孕育出造样的本土化,就可以见到中华文化包容的特质。古籍《尔雅》是辞书之祖,是专为上古释物做出解释的专著。如解释“熊”就说“熊,虎丑,其子狗”[3],这种观察形象后的描述,今天看来不易理解其真义,但至少能说明在中国地域中古代就已有这种兽类。《尔雅》中的《释兽》是古代见到的兽类记录与解说,其中就没有狮子的记载,这也侧面证明了在汉朝之前传统图案制作上,没有见到狮子的造样。
狮子和大象作为菩萨座骑,其造像随着佛教的传播来到中土,这是宗教信仰的关系。加上狮象在印度本就是圣兽,这种观念也在中土的信仰中扎根,日后因作为吉祥图案被广泛使用,狮象也就由单独的佛教体例,转成中国民俗中的吉祥图案。这种由圣像转成民俗吉祥图案的方式,也成了中国传统工艺装饰在石雕中最大的体例发挥。这是在装饰题材上外来宗教给中国重要的引导,所以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佛教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宗教传播有其一定的条件和机缘,融入到当地文化后,与在地文化融合再出的艺术表现,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当地民俗信仰文化中的创作材料。中国人对神祇有着敬畏的心情,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完成文化融合,其艺术表现被广泛接受。
印度是佛教发源地,当然保存有最古老的佛教遗物,最有名的古代雕刻就是阿育王石柱。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代的国王,在占领伽陵迦王国后,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为了赎罪所以就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他曾在全国各地兴建八万四千座佛寺,并在许多地方树立石柱,并在石柱上刻写着颁布的法令,或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文字,这些石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石柱”。[4]这些石柱多半已毁坏,但在劳利亚那但格村难得保存了一支完整的石柱,柱头上蹲踞着四只狮子,这和鹿野苑出土的狮子柱头造形上很相似。这四只狮子背对背朝向东西南北四方,有着面对大地的气势,这是阿育王以兽中之王来代表自己的意思。
此外狮子和象也可以做为佛的象征,佛教经典中就常用“狮子吼”来比喻佛陀说法,据《佛光大辞典》载:“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5]在佛传中描述佛陀诞生,释迦牟尼化身为六牙白象到人间投胎。“白象入胎”已成为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佛教传播进入中土之后带来的神像,其中四川大足的文殊普贤二菩萨,所骑乘的神兽就是大象和狮子。这种由宗教带来的文化符号,象征具备保平安的法力,所以顺利进入到中国吉祥图案装饰的图稿行列中。在长达千年的工艺装饰运用中,也就成了中国民俗文化图案的一部分。而在闽台地区佛教文化十分兴盛,狮象图案大有其用武之地。
闽台地区古建装饰图案的题材内容,一类是道德宣化,如对忠孝节义表彰的述说,另一种就是以吉祥符号为除恶的装饰,如八卦窗棂、鼎炉型样在窗棂上的运用。这说明了艺术在与装饰结合上,都会在适当时机吸取民俗中的观念,进而把这种图案做成装饰,安排进入到吉祥图案的运用上。狮象被运用到吉祥图案当中,是由于它们作为佛教菩萨的坐骑被赋予了神力。它们的图案在闽台地区的建筑雕刻或其他类的装饰中出现,这些不同的装饰做法最繁杂华丽的表现,就以石雕、木雕和交趾为最大宗,也因为材料性质的不同,图案在表现上也就有着不同的特色。
二、大式和小式
“狮炉象果”图案在闽台地区古建装饰运用上,通常是以组为对称的设计。在建筑墙堵装饰画面中,它们也可以分割出单项装饰,或者在构图上成为其他装饰的部分画面,但是它本身具有独立完整的意义。这组图稿又可分为大式及小式两种类型。大式狮象有着本尊的造样,也就是说装饰图稿中必然会出现狮象图案;小式就是以狮象所驮负的香炉及果盘为表现,以及新出的装饰稿样设计。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稿样不多,只要是与吉祥有关的图稿,其中的关键图案除了代表原意,也能衍生出新的构图。这种稿样变化,只在有份量的画稿中,才会增添同源副稿。狮象本是佛教中菩萨座下的圣兽,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它们是信仰的圣物符号,象征着神秘力量。所以狮象本尊成为大式图稿,而它们所驮的香炉和果盘,也就成了小式的装饰。
我们在图稿上做出大式和小式的区分,大式的做法算是严谨的内容展现,但因为材料在细腻度上的选择,石雕无法拥有木雕及交趾细腻的表现,所以反而在小式建筑装饰制作上有着特别丰富的设计出现,石雕大式制作上不及木雕交趾,在绘色及釉色上表现细致。
(一)大式的主样:狮象吉祥图案
这是传统建筑吉祥装饰中,唯一具有主题内容的集瑞稿样。这类题材作为装饰的精巧性,则以交趾见到的构图最为华丽,这是因为交趾有着亮丽的色彩外,泥塑能达到的技巧装扮,更是石木材料表现技巧所不及,所以这三种制作在装饰的表现上,各因位置摆放的不同,就会有着材质表现上不同构图的差异,以下将以材料表现与位置的结合,说明不同的构图特色。
象果。以象负重为托起的造样,背上是采果盘造型为组合,这是因为石榴多子开裂是谐音特征,金瓜硕大为造样特色,佛手瓜特征必需完全表现,这种排列只有横向摆盘,才能容纳全部主题成为装饰内容,因此横向的盘面造型,几乎与象的身长相等的构图,也只有象负载能力可以配合,所以构图为了造样的合理化,以象为承载果盘造样就成了定型,如位于台湾北部新北市的劝济堂有象果全像(图7)象头都采转向内而象鼻也内勾朝下的设计,因此所有以象果为造样的设计图稿,都有着相同模样,长久以来这个动态的组合,就成了古建装饰造样的规则。盘上的三种水果涵意,石榴为多子、金瓜为财库、佛手为多福,因此这种以谐音所建立的吉祥语,就成了多子、多福、多财富的吉祥图案,背负着这个果盘的大象,在谐音组合上自然就成为,“多子多福多财富”之象。
图7 台湾新北市劝济堂的象果全像
狮炉。狮子会和香炉为造样配合,是因为狮子昂首稿样中背上能容纳的空间,只有独身往上的香炉造型,可以和狮子身形配合,我们可参看新北市劝济堂的狮炉全像(图8),因此可为垂首的象,与昂首的狮子为承载背上物件,所建立吉祥造样就成了该图案运用法则,所以狮炉、象果的图案设计分配,是有它造型考量上的因素。
这种以吉祥为涵义的装饰图案,虽说运用上都会依一定稿样制作,但有些制作不一定就会依原先的图案处理,也会有将狮象负载的吉祥图样给互换,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因为在谐音运用上并没有典故的出处,因此多子、多福、多财富吉祥之象,改成多子、多福、多财富吉祥之世(狮的谐音),意义上并没有实质的差别。以“河图洛书”典故出处为例,河图原指黄河中浮出龙马,负八卦图献给伏羲,洛书原指洛河中浮出千岁神龟,负易经和易书献给大禹。狮象的谐音可为装饰的互换,但在“河出图”“洛出书”的典故限制下,我们依然可能见到龙马与神龟,互换载在背上的物件,这虽说是误用,但在以吉祥为诉求的前题下,似乎也没有人去责备匠师的制作。
图8 台湾新北市劝济堂的狮炉全像
(二)小式果炉造样中的副物
石雕中的小式制作有着大量作品出现,之所以称为小式,是因为图稿画面中原来作为主题的狮象被剥离,而以狮象上驮负的果盘供物与香炉烟幕,作为狮象乃至佛教菩萨造样的象征。也就是说古建装饰中再出的吉祥造样——衍生物取代了原有主题的象征意义。
作为吉祥图案的果盘供物与香炉烟幕,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宗教色彩。后来它又与“四季平安”花供深度融合,成为新的装饰图稿,并且成为了装饰制作上的大宗。一般人并不了解这些稿样的象征寓意,以为这只是一类没有主题的装饰制作,不明白其最原始的寓意是佛教中菩萨保佑平安。这是由于在文化流传中,因在地化而有了祈吉纳祥的转向。[6]
小式果炉造样中的副物有盘果、香炉、瓶花、博古架等。
盘果。盘果内容只有三样供果为代表,第一种是“佛手柑”这是谐音水果,因为佛手柑的佛字发音近似“福”,所以在工艺装饰中就作为“福气”的代表;第二种是已开口裂子的石榴,因为这是“多子多孙”的表现,所以是家族旺盛的意思;第三种是藤蔓生出的金瓜,因为金瓜的“金”是个好字外,腹内的耔也是金黄色,所以可比喻成一个“金库”,而蔓藤又有绵延不断的意义,这是民俗上的吉祥说法。
香炉。从器物学上的角度看香炉,这只是有着鼎样的三足器物而已,由于装饰的需要已使得鼎足变得细长,鼎腹也会因为装饰而有着琢饰,一般的做法都会见到鼎上加盖,鼎盖上通常都会蹲着一只三脚蟾蜍,所有香炉造样都会透过蟾蜍口,往上做出翻转的云烟装饰,这种必需轻巧的翻覆表现,都会利用烟燻的走向与地面连接,目的是刻意做出图案牢固的搭接。
瓶花。集瑞画面组合必然有着许多不同吉祥意义的器物在内,花供见到的四季平安,就会是组成的要件之一。瓶中的花卉是变化的主题之一外,花器造样瓶身的不同,也会给画面带出设计上的多样变化,图稿中见到的花瓶样式共有三款,一是圆瓶、二是方瓶、三是六面角瓶。
博古架。博古架是室内作为陈列收藏的架子,也能成为室内空间透空的隔屏,这种设计在图稿基座上出现,除了给小样物件有着托起的高度外,其中高高低低上下见到的空间,也会满足画面调节高矮的需要。从画面架构上看,如果博古架够宽松时,也会见到小样吉祥物,摆进博古架的间隔中作为装饰。不论它是否有小样的装饰摆设,由于具备在画面上调节构图高低的功能,这是格架子存在的主因。
总之,在闽台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题材作品中大量出现的“狮炉象果”图案,是基于印度的佛教文化所制造出的图稿。在石材、木料上,因雕刻技艺施作的不同,大式图稿多出现在木雕窗棂上,小式再出的吉祥稿样制作,以石雕装饰制作为常见的大宗,它满足了老百姓生活中“祈求吉庆”的心理需求,也十分契合建筑装饰工艺所需呈现的吉祥图案表现形态,通过艺术化的创作手段,最终广泛体现在闽台地区的古建装饰上。
注释:
[1] 本文中的所有图片系作者田野调查过程中拍摄,主要由台湾艺术大学退休教授王庆台先生提供信息。
[2] 四聘指的是:“尧聘舜”“商汤聘尹伊”“周文王聘姜子牙”“刘备聘诸葛亮”。
[3] [晋]郭 璞注:《尔雅》,王世伟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89页。
[4] 吕 美主编:《外国美术简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8-109页。
[5] 慈 怡主编:《佛光大辞典》(增订版),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年,第51-58页。
[6] 王庆台:《四点金》,台南:作者自行出版,2016年,第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