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看点
2020-12-10
荷兰:自动乐器博物馆
荷兰是全世界博物馆密度最大的国家,位于荷兰中部城市乌德勒支的自动乐器博物馆(俗称“八音盒”博物馆),是一个欢乐的所在,你在这里可以沉浸在自动乐器的美妙音乐中。这是号称世界上拥有自动乐器藏品最多的博物馆。
有着清脆、透亮音质的八音盒犹如能寄托思念或治愈心灵的小魔盒,它通常只是桌上的小摆件,但在荷兰“八音盒”博物馆,你的认知会完全被颠覆。
由旧教堂改建而成的“八音盒”博物馆里面别有洞天。在有着神秘教堂氛围的馆中,展示着18世纪以来的各种自动乐器,最大的有两层楼那么高,所发出的音律也远不止8个。
博物馆中还有一架名为“Violina”的奥开斯里特翁琴,它是最早将三把小提琴与一架钢琴搭配起来自动演奏的乐器,它们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在1910年亮相布鲁塞尔世博会后,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此外,博物馆还收藏着各类珍稀的音乐盒、自鸣钟、投币式留声机、自动钢琴、自动风琴等。
博物馆中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小型手摇八音盒的打孔式乐谱,听着自己“谱写”的曲子从八音盒中摇出,那清脆悠扬的乐音让人身心愉悦,非常有成就感。
马耳他:民众“云端”学中医
伴随着悠扬动听的中国传统乐曲,抬手、起势、迈步、出掌……直播画面中,两名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队员演示八段锦,观看视频的马耳他当地中国文化爱好者,对一招一式都学得很认真。
自5月2日起,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第十五批援马医疗队合作,举办“八段锦和中医知识锦囊在线课堂”。每周六下午4点,马耳他的中国文化和武术爱好者们相聚“云端”,在医疗队中医师带领下,先练一套八段锦,然后进行分解学习,掌握相关中医防疫小知识。既了解居家防疫知识,又能做到科学健身,可谓两全其美。
这是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疫情防控期间首个在线培训班,也是该中心组织的“云·游中国”系列活动之一。为做好远程教学,医疗队精心参与课程设计和视频录制,示范到位,指导细致,又巧妙融入中医知识锦囊,及时解答学员提问。
在马耳他知名传染病专家尼维利·卡莱亚看来,中国医疗队员来到这里服务当地民众,令人敬佩。“马耳他的成功防疫,得益于很早就与中国联系沟通,也得益于马耳他民众的理解和配合。”
日本:疫情或助日本告别“印章文化”
据日本《东方新报》报道,日前,日本政府和日本经济团体“经团联”在内阁府发布了一个共同宣言,宣布要对基于“书面”“印章”“面对面”的行政手续和商业习惯进行改革,年内将进行制度和法规修改方面的讨论。
在日本,签订合同、盖公章尤为繁复。不仅商务场合需要印章,印章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必需的,银行开户、手机入网签约,就连公司内部普通的个人签名有时也需要印章。
要盖印章就需要纸质材料,也需要真人现场作业,这些因素都是连动的。这种被称作“印章文化”的习惯在日本长期受到诟病,但是一直沒有改观,新冠肺炎疫情或许是日本告别“印章文化”的最佳契机。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政府到企业都开始推进电子化作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在政府相关会议上称,希望对民间经济活动中的书面和盖章习惯进行全面的摸底,以便改革这一习惯。报道称,现在,日本正在酝酿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印章风潮”,尤其是大型IT企业对于这项改革最为积极。不少企业开始撤销书面合同,改签电子合同。
瑞士:规定“单养一只金鱼犯法”
最近,一则流传很广的报道称“瑞士法律规定单养一只金鱼犯法”,因为“生长在孤单的环境里对鱼来说相当残酷”。这条消息让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更有网友自嘲“不知道有没有国家规定单身狗违法”。
“单养一只金鱼犯法”的说法,源自瑞士《动物保护法》中的“不让群居动物孤单”规定。瑞士向来重视动物福利保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生活的“理想国”。“单养一只金鱼犯法”,依据的是2008年瑞士实施的新《动物保护法》,这部法律的英译版本长达152页,确实是事无巨细、无所不包,其中对动物应该怎么养的规定,甚至具体到动物数量、活动空间面积、生长环境质量等方面,以养小牛为例,规定细则达到25条,包括“单只养着的小牛应该在视线范围内能看到它的同伴”“小牛只能在短时间内被栓着”“小牛待的地方应该使用柔软的材料”……这么一看,对养金鱼有规定也不奇怪。瑞士的《动物保护法》反映出整个国家“人道”对待动物的价值观,其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和保护,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具有标杆作用。
英国:全电动飞机首获安全认证
据英国《泰晤士报》6月12日报道,近日欧洲航空监管部门为一架全电动飞机颁发世界上首份认证,距离实现无污染空中出行又近了一步。这架飞机由电动飞机行业先驱蝙蝠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它是一架用于培训飞行员的两座飞机,有望为电动飞机投入商用扫清障碍。
蝙蝠飞机制造公司这款名为VelisElectro的飞机与传统的轻型教练机类似,其螺旋桨由电机驱动,巡航速度为每小时100英里(约合161公里)。它不排放任何尾气,几乎没有噪音,但它的电池只能让它在空中飞行1小时。它的液冷系统可阻止电机和电池过热。
总部位于斯洛文尼亚的蝙蝠飞机制造公司预计今年生产31架该型飞机,而订单量则超过120架,客户主要为飞行学校。
5月,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和马尼克斯公司在美国华盛顿州完成了塞斯纳公司大篷车飞机电动改装机型(eCaravan)的首次飞行,证明可以解决较大飞机的电池重量问题。
以色列:使用3D打印测试新药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近日发表声明说,该大学已经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后者将在该大学3D打印出的人体心脏组织上测试新药,未来还计划在3D打印出的整个心脏上测试新药的功效和毒性。
声明说,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去年4月成功3D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细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这项创新技术在药物筛选这一医学领域也具有巨大潜力。
候选药物在上市之前要经历多个筛选阶段,首先要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组织上进行测试,再针对实验动物进行测试,然后才能获准用于人体临床试验。声明说,使用3D打印的人体组织测试候选药物可以使药物筛选过程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该大学塔尔·德维尔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实验室负责人德维尔教授在声明中表示,3D打印出的人体组织更接近于真正的心脏组织。
德维尔还表示,实验室还将设计制造含有所有不同心室、瓣膜、动脉和静脉等的整个人体心脏,以便进行更完善的药物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