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同情可以解决的问题”
2020-12-10李慕琰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记者 李慕琰 发自北京
电影《少女佳禾》中的于镭,读了工读学校回归社会后,遭遇了许多新问题。剧组供图
大部分这种(霸凌)视频或新闻,事发地点其实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家庭教育,因为他们的家长全都去外面打工了,处在一个十几岁没有人管束的状态,我相信他们不是那种先天坏小孩。
因为看到工读学校的新闻报道,年轻导演周笋写下了《少女佳禾》的剧本。工读学校是专门为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开设的特殊教育机构,这种办学模式最早借鉴自苏联,始建于1950年代,1966年左右全国工读学校的数量超过两百所,达到顶峰。
在电影里,李佳禾的母亲被少年犯于镭杀害,于镭因杀人时未满14岁,进入了工读学校,几年后因表现良好提前回归社会。李佳禾决心趁14岁生日前对他实施报复,但最终悬崖勒马,不想步他后尘变成第二个少年犯。
2020年10月,备受关注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拟作出个别下调。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同时,草案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不过近年来随着法治环境改善,工读教育的合理性遭受质疑,学校和招生数量都在逐渐减少。1994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工读学校对外可改为普通学校名称,学生不再称呼“工读生”,毕业后保留原校学籍。
现实中工读学校的教官让周笋印象深刻,她设置了于镭的教官这一角色,让他对李佳禾放弃复仇起到了关键的点拨作用。
片方曾联系几家位于北京的工读学校,希望为工读学生举办放映活动,校方看完电影后婉拒了邀请。他们认为电影过于悲观,不适宜给孩子们观看。
《少女佳禾》获得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2020年12月11日,《少女佳禾》正式公映。
“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在冰面上行走”
南方周末:2016年你写了这个未成年犯罪题材的剧本,当时是什么触发了你?
周笋:我看很多少年犯罪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媒体)强调出来的,大部分集中在十三四岁,那个年龄的人像一个小孩,又渐渐有了一些大人的心智,他心智的成熟度让他没有能力去处理很多混乱的状况,如果遇到相对复杂的事情,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的。
我后来看过德国律师写的一本书叫《罪行》,他记录的那些罪犯平常都是特别正常的普通人。他有一个核心的观点,除了有一种叫“先天罪犯”,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有很大概率在某一个点上会失足。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在冰面上行走,可能有一些人会意外掉到冰层下面去。
南方周末:有没有受到相关社会新闻的启发?
周笋:当我决定要写一个未成年犯罪题材的时候,就去网上看小孩霸凌的视频,有很多,比如女生揍女生的那种。我就有点惊了,我震惊的并不是它的残忍度,而是你就像看一个纪录片一样,她揍人或者不揍人,很多细微的状态你都能看到。我有一瞬间感觉,这小孩就很像亲戚家的小孩,或者说周边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小孩。他们不打人的时候,有的甚至很文静,我就在脑补,那个谁谁家的小孩,在学校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呢?
南方周末:那怎么理解这些施害者的恶意呢?
周笋:这些小孩看上去其实很正常、很普通,我也在想,那是什么
工读学校大事记
1955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温泉村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市温泉学校,借鉴了苏联的“高尔基工学园”模式,解决广泛存在的流浪儿、孤儿以及轻度违法犯罪青少年问题。
1966年,全国工读学校数量多达220所,工读教育迎来黄金时期。
1978年,“文革”期间停办的工读学校恢复了办学,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
1981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办好工读学校不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治安,而且对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有其重要意义。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青少年犯罪较重的大中城市,要把工读学校办好。”
1985年,以工读教育为题材的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热播,工读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剧取材自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讲述了工读学校老师帮助学生重新走入社会的故事。
1994年,为改善工读学校发展状况和保护学生声誉,原国家教委决定工读学校可以挂两块牌子,对内称工读学校,对外改为普通学校名称。对工读学校学生不再称呼“工读生”,毕业后保留原校学籍。
1999年,提出“自愿”政策、废除“强制送入”后,工读学校的生源大量萎缩,学校数量大幅锐减,很多学校不得不转型或者停办。
2019年,全国一共有94所工读学校,数量比往年略有回升。
样的问题会导致他们去做这种事情? 我当时就发现大部分这种视频或新闻,事发地点其实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他们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家庭教育,因为他们的家长全都去外面打工了,处在一个十几岁没有人管束的状态,我相信他们不是那种先天坏小孩。
有一个视频我印象很深,应该是在宿舍里,一群小孩欺负一个更弱的,那几个小孩打完人以后开始在那闲聊,你突然间就觉得他们就是很普通的小学生、中学生,那种反差给我一个刺激,可能小的原因就是缺乏家庭关心,没有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大的原因可能是这个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经济就集中在几个发达的城市里面,爸妈需要出去打工挣钱。
“你从众干了一件坏事”
南方周末:为什么会在这部电影里表现校园霸凌?
周笋:我需要通过霸凌情节,让大家知道佳禾的性格和现在的生活状态,她爸爸的职业和懦弱的性格,让她承受了同学的轻视。但是同学对她的轻视,有多少是很恶意呢?其实也不是,大概就是他们已经有了比较世俗的认识或者说对他人的偏见。我回想起来,有时候人会有意无意地霸凌别人,我记得我念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外地转过来的同学,我就不明白,但凡这种突然转学过来的,特别容易被排挤。那个时候因为他家比较偏农村,传说他爸爸妈妈离婚了。其实我们当时有多少恶意去孤立他?好像也不是,但就会觉得你从众干了一件坏事。
南方周末:这就是人群的恶意?
周笋:对,后来我念中学的时候也被别人孤立过,有一群女生就在传字条,字条上写的是我的坏话,但是我都不知道具体什么事情。我觉得有一部分是小孩的无知,我们的霸凌不是具体的暴力,无非就是大家笑话他的时候,你跟着一起笑了一下。后来懂事了以后,你就会觉得不太对,你以为是小孩子之间的开玩笑,但可能就是在伤害别人,而小孩没有判断力,没有掩饰。
但是我觉得,儿童的一些行为,还是取决于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有些人自己看书就会从书里面或是其他地方知道,原来这个做法是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也能够引导,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容易有什么样的小孩。
南方周末:你在现实中有没有遇到过校园暴力事件?
周笋:我印象里有两个女生,她们那个时候很早熟,好像为了争一个男生在打架,那天我们在上自习,一个女生揪着另外那个女生的头发,把她从教室里一直拖到外面的走廊上,直接把她拽走了。当时我真的好害怕,怕她们会无法收场,我当时的生理反应是好疼。她们就是我印象里比较深的事情,我记住了,它应该影响了我,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一幕拍出来。
“这些小孩大部分出去了还会回来”
南方周末:你为什么会关注到工读学校?
周笋:搜集素材的时候看到有几个13岁的小孩把一个老师给杀了,这些小孩就被送去了工读学校。从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这种没有满14岁的小孩,如果有重大刑事案件,他们不会被判刑,而是会被送到工读学校去。14岁以上但又未成年的(未满18岁),就会去少管所,程度上少管所可能比工读学校会重一点。因为电影里所有的点都卡在14岁,讨论的前提就是,佳禾快14岁了,可能会步于镭的后尘——如果她在这之前报了仇,她也可以不用承担刑责。
南方周末:于镭是从工读学校里出来的少年犯,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周笋:他要有一点危险的气质,但是又得让观众不抗拒他,他必须有好的那一面,所以当他在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危险的东西会上来,不需要太多,但是你会知道他是一个失控起来一下就会爆出来的状态。
南方周末:电影里有句台词,教官说,工读学校的孩子分为两种,一种救得了,一种救不了。这句话来源于现实还是创作?
周笋:是我自己写的。我搜集的报道里,记者去采访工读学校的教官,那个教官有一个观点,这些小孩其实大部分出去了以后还会回来。为什么? 他出去了会受歧视。有一部分因为很难承受社会的压力,他们可能就会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
南方周末:教官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作用是什么?
周笋:因为佳禾的教育一直来自她妈妈,当妈妈不在了以后,她可能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下。我希望她所有的东西来自她的不成熟,她有可能被别人误导,被别人的意见干扰。其实这个教官的存在,对她来讲是一个正向的引导,不然的话她可能就跟于镭一样。于镭的爸爸得肺癌去世了,妈妈需要继续自己的生活,就改嫁了。对于镭来讲他需要一个父亲,教官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南方周末:据你的理解,读了几年工读学校,会对这个人有什么影响?
周笋: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附近邻居有人偷窃,坐了牢出来,你知道了这个人是从监狱里出来的以后,虽然他只是偷窃罪,你看着他就会绕着走。我的意思是说,即便不是很想直接表现歧视或偏见,但也会在本能上回避他们,回避这个行为,其实对这些人就是一个刺激。
南方周末:你对他们有同情吗?
周笋:我觉得同情这个东西也很复杂,你要看对象,有的人不需要,你越同情他,他越觉得是一个歧视。同情有一个前提,就是先默认你比他好。这个片子的意思就是说,本质上是好小孩,只是出了问题,这个不是同情可以解决的问题。你会觉得有点可惜,会想想从根上我们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能让这个情况少一点。解决问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