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秸莛子里的人生岁月

2020-12-10墨未浓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麦秸编织奶奶

墨未浓

老家西屋南墙上依然悬挂着大小不一的锅盖垫、窊篦子、笊篱等传统的生活炊用器具,每次回家过节娘还用这些家什给我们做饭,等羊肉水饺用麦秸莛子编织的窊篦子端上桌子的时候,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娘用两手端着窊篦子轻轻地向上掂着里面乘著的水饺,怕热气粘到了一起。嘴里叨念着:“窊篦子用了十来年了,麻绳也快磨断了,没有你奶奶了,谁还会编织啊!”

奶奶在世的时候每年农闲都要编织好多家什的。等麦子晾干入了仓,奶奶开始侍弄早就拣好了的麦秸莛子。选莛子也是一件技术活,奶奶凭着多年的经验,每逢麦捆运到麦场里,还未等拖拉机拉着铁碌碡在场里一圈一圈转,奶奶就开始选麦秸莛子了。挺脱的麦秸莛子奶奶用手一摸就能挑的出来,然后用准备好的镰刀把麦穗割断,莛子就在反复的劳作中准备好了。过了几年农业机械化普及了,麦地里用了联合收割机,麦莛儿就不用这么急着去选了,把麦子拉回家,闲下来的时候仔细地去选,时间就充足些了。

奶奶编织麦莛儿家什的工序和别人不太一样,这也是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所有的工序都是经过简化了的,这也应验了民俗文化工艺因人而异、各有千秋的道理了。选好的麦秸莛子要想颜色白皙好看是要经过加工的,要用硫磺熏,那味道是很呛鼻子的,喘不过气来。因为这种东西有污染,奶奶一般是把这道工序去掉的,奶奶说,自己的家什自己用,没有必要白白生生的,只要不害人,瓷实一点好。再就是开始压莛子了,把选好的莛子整整齐齐地放在水里,用石头压了,一天或者几天的时间,等莛子软了,拿在手里听使唤了就好了。

在传统上,编织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编辫、平纹编织、花纹编织,绞编、编帽、勒编等工艺。编辫是草编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没有经纬之分,将麦秸、玉米皮等原料边编边搓转,编成3—7股的草辫,通常作为草篮、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奶奶编织家什是土法子,来自于传统,又不沿袭传统,怎么省事怎么编,更加随意自如。等麦莛儿拿在手中,奶奶戴上老花镜,左手掐着一把麦莛儿,把一大把麦莛儿靠在膝盖上,右手灵巧地上下左右走动,一行行麦莛儿穿针走线,经纬排列,褶皱分明,像一排排七言绝句,整齐划一,平仄有韵。随着奶奶双手的舞动,一大块麦秸莛子编织的花纹向后移动,图案越来越新颖,结构越来越巧妙。在奶奶的心里,是编织一个窊篦子,还是编织一个笊篱,早就打好了腹稿,是用不着画图纸搞策划的,这就是民间工艺的奇妙之处。

等家什的形状初见端倪,奶奶在空中舞动的双手忽然在半空中画了个圆弧,麦秸莛子正好压在了最后的边沿上,不留一点痕迹。这正像舞蹈的最后定格,完美而精彩。

等一切都停当了,奶奶从蒲墩上站起来,用随身带的毛巾轻轻地打去身上的灰尘,去堂屋里打上一舀子开水,把编织的半成品在水里浸泡上半小时,再用平实的器物用力把编织品熨一遍,看着高低均整了,就去把准备好的高粱莛子拿来,用早就搓好的麻绳一圈一圈地镶边,整个的家什镶完边,往桌子上一放,就可以用了。这个时候,奶奶摘下老花镜,皱褶纵横的脸舒展开一丝欣慰。

我从老家来到城里的时候,奶奶把编织好的家什放到车上,说居家过日子,能用的着的。前几年租居民房,后来换了两次房子,奶奶用麦秸莛子编织的家什一直在厨房的角落里放着,这也是我家里最珍贵的民间工艺制品了,一件件都烙刻着历史的痕迹和情感的美好回忆。

猜你喜欢

麦秸编织奶奶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泥匠的预言
奶奶驾到
麦秸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温暖的麦秸垛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