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教育境界叫共情

2020-12-10陈秀丽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诗诗共情我会

陈秀丽

“共情”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感人所感、想人所想。共情要求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理解和分担对方的精神负荷,给对方提供精神帮助。共情在人与人沟通时很重要,特别是在班主任跟问题学生沟通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去年新接手的班有一个叫黄诗诗(化名)的女生,瘦骨伶仃,脸色暗黄,眼神忧郁,孤僻内向。据了解,她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今年疫情后返校,她变化很大:上课缺席、迟到、打瞌睡、缺交作业。我找她谈心,她要么一声不吭,要么支支吾吾,似有所隐瞒。

为了解她的情况,一个酷热难耐的周六下午,我走进了这个孩子的家门,迎接我的是黄诗诗和她奶奶。奶奶约七十岁,身材瘦弱,头发花白,脸色青黑,眼神浑浊,双手长满老人斑,右手还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疙瘩。她家是一栋陈旧的三层楼房,周围是菜地,位置偏僻,远离学校。一楼大伯住,二楼二伯住,三楼自家住,客厅摆设简单。家庭经济状况略差。奶奶见我来了很高兴,嘱咐诗诗斟茶递水。

奶奶的热情让我感动,首先我谈了黄诗诗在学校的情况,奶奶听完,叹息一声,帶着无奈的语气跟我讲述了这个家庭的故事。三年前诗诗父母离婚,母亲改嫁,三个孩子归父亲抚养。父亲在佛山市三水区务工,没时间照顾孩子。诗诗念七年级,妹妹念四年级,弟弟念二年级,弟弟妹妹每天由诗诗带着去坐校车上学,然后她自己走路上学。三姐弟的生活起居均由奶奶照顾。而奶奶患有肾衰竭,每周需到医院透析,花费巨大。三个儿子为了母亲的医药费问题争吵不休。大伯娘还经常骂诗诗三姐弟是“拖油瓶”“扫把星”。网课期间,诗诗经常不上课,通宵玩手机,甚至夜不归宿,复学后依然如此……说着说着,奶奶声音哽咽,老泪纵横,旁边的诗诗泪水也夺眶而出。

听完这些,我终于明白诗诗为何经常迟到。我百感交集,深深感到这个家庭太复杂了,这个孩子太不幸了。一个疾病缠身的老人怎么管教得了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呢?

我用同情的诚恳的语调鼓励黄诗诗道:“诗诗,你的家庭情况如此,老师替你难过,要是我生活在这个家庭,我也会和你有一样的感受,我会恨爸爸、妈妈的冷漠,恨伯伯、伯娘的无情。但是,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你无法逃避。最恰当的对待方式是:乐观接受,坚强面对。你人生路上还有老师和朋友,我们都会爱你的!”我这番话是站在诗诗的立场替她说出了她的心里话,用了“共情”的沟通技巧。其实,换位思考,黄诗诗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出现问题行为是正常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问题行为与环境有特殊的联系。我观察诗诗的神情,发现她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临走时,我拍拍诗诗的肩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陈老师相信你会把身上的坏毛病都慢慢改掉的。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好好学习,努力拼搏,相信你的明天会更好,我会一直关注你的。”诗诗腼腆地笑着答应我:“嗯!”她哽咽的回答声里有一点莫名的感动。

归家途上,我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感觉之前自己对黄诗诗的批评教育有些不妥。她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经济困难。其实,她沉迷网络、手机游戏也是由于内心缺乏爱的寄托,因为她只有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才能得到精神的满足。

令我意外的是,家访后黄诗诗的表现慢慢好转。上课不再缺席,迟到减少,不打瞌睡,没有缺交作业,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此后,我特别关注她:她有烦恼,我会耐心聆听她的倾诉;她碰到困难,我会帮助她解决。让我惊喜的是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乐观,不再独来独往,跟同学开始有说有笑。

这让我陷入思考:像黄诗诗这类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帮助他们矫正错误行为呢?其实,问题学生需要更多的尊重、关爱。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精神世界的大门,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感他所感、想他所想,倾听他们的心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关爱,理解和分担他们的精神负荷,给他们提供精神帮助。这样,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进行有效沟通,得到学生的信任……也就是说,对待问题学生,教师应努力把关爱送给他们,春风化雨般感化他们,让他们形成自省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诗诗共情我会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会分辨
我会玩
和合痣
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是童话
顺利相亲记
聪明孩子说“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