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光辉

2020-12-10鹿璐

北京档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邵飘萍晨报京报

鹿璐

报刊在我国出现很早,当时的报刊和现代报刊不同,是类似文书的抄本,主要是官府抄发皇帝诏书、命令,政府法令、公报和大臣奏议等文件或是各地情况汇报的刊物,称为“邸报”。“邸”最早指来京师朝觐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后指地方官员为传递消息而在京设立的办事机构。新闻出版业认为“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刊。

汉代的“邸报”为《宫门抄》,唐代为《开元杂报》,宋代称谓多变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而宋代的“邸报”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报纸。明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出版“邸报”的机构——通政司。清代“邸报”改名为《京报》,成为官员、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而且还设有报房进行管理经营,类似现在的报馆或杂志社。近代京城报业始于明朝末年,当时出现了第一份私人出版的报纸,这张报纸的出现,打破了官办报纸的垄断。1902年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出版发行。

历史的车轮进入20世纪,京城的报业蓬勃发展,据粗略统计,自1912年至1928年,共创办各类报刊千余种,涌现出《京话日报》《燕京时报》《帝国日报》《民国公报》《语丝》《莽原》《未名》等报刊。此时的报刊已经不再是刊登皇家信息的地方,而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新的思想和新的文化逐渐登上报刊的版面,成为舆论宣传的中心,形成北京报刊史上的一次办刊高潮。

拉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新青年》杂志

《新青年》是20世纪初期重要的刊物之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并主编了《青年杂志》,一年后《青年杂志》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易名为《新青年》。而陈独秀在改刊号上刊发题为《新青年》的文章,更是开宗明义地号召青年要做:“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以自力创造幸福,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的新的青年。

1917年,陈独秀来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之他主办的《新青年》杂志也来到京城。陈独秀来京后的寓所在箭杆胡同,《新青年》杂志的编辑部也就设在了这里。《新青年》杂志来到北京以后它的影响更大了,编辑的队伍也壮大了。当时颇具影响的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等人都曾是新青年的编辑。文学革命的旗手胡适尚在美国时就与陈独秀有书信往来,并开始向《新青年》杂志投稿。此后,胡适又陆续发表一系列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和书信,成了《新青年》颇具影响的撰稿人之一。

就在陈独秀迁居北京的同一年,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青年》杂志顺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从1919年出版的第六卷起成立编辑委员会,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分期主编。在李大钊的主持下,《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了李大钊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为了宣传新文化,《新青年》还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刊发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等文章大力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标点,并开始刊登新诗、新小说。1918年5月,鲁迅先生著名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首次刊登,这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20年,《新青年》迁往上海编印。

堪称《新青年》姊妹刊的《每周评论》

京城与《新青年》并称为姊妹刊的是《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在米市胡同的安徽泾县会馆创办了《每周评论》。随着当时国内外局势的迅速发展,每月一期而又主要刊登长篇论著的《新青年》已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了。为了及时分析形势,指导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和李大钊决定创办一份“短平快”的刊物,《每周评论》应运而生。《每周评论》采取小型报纸的形式,每周日出四开一张,分四版。《每周评论》的特点是发行周期短、政治性强,陈独秀、李大钊不断地对重大政治问题发表评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社论《新纪元》,提出“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悟的新纪元”。李大钊的这些论述,可以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每周评论》成为中国最早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刊物之一。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

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作了连续系统的报道。五四运动发生当天,《每周评论》即在出版的第20号头版,报道了巴黎和会上日本帝国主义的狡诈态度,披露了北洋政府外交部电令和会代表采取对日妥协退让的消息。从5月11日出版的第21号起,又连续5期详细报道了五四运动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发表评论,引导群众斗争。

《每周评论》非常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它第一个将1919年5月4日那天的愛国学生行动定名为“五四运动”;也是《每周评论》第一个提出学习“五四精神”,《每周评论》在它刊登的文章中指出,要学习那种在关系到中国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五四运动精神。

京城颇具影响的《晨报》

《晨报》是20世纪初京城颇具影响的一份大报,它的发行量和发行范围是当时其他报纸无法比拟的,不仅如此,这份报纸还是李大钊一手创办的。

很多人知道李大钊是革命先驱,但是却鲜有人知李大钊还是著名的报人。李大钊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了他的办报活动。而《晨报》是李大钊亲自主编的第一份报纸。1916年,李大钊应汤化龙之邀来北京创办《晨报》,不过最初这份报纸叫《晨钟报》,1918年12月改称《晨报》,报社就设在丞相胡同。

五四运动之前,《晨报》最早披露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北京大学国民社、新潮社等学生社团的同学在《晨报》上看到这一消息后,在5月3日晚上连夜召开了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大会,议决次日在天安门举行群众集会,抗议卖国外交。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了!正是《晨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消息的披露,使中国的历史在这一天被改写了。

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即5月5日,《晨报》突出报道“五四运动”北京学生集会、游行示威的消息,刊发学生散发的传单、标语和外交委员会会长等向京师警察厅要求保释学生的呈文,并配发社论《为外交问题警告政府》。不仅如此,这一天《晨报》还创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著,其中包括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最早中译本。该栏目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彼此呼应,对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传播起到重大作用。

宣传进步思想的《京报》馆

《京报》的馆址在北京南城的魏染胡同,与米市胡同里的《每周评论》隔街相望,《京报》在北,《每周评论》在南。《京报》是由我国近代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于1918年10月创办的。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邵飘萍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世凯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时间里撰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

1916年7月,邵飘萍在珠朝街创办了北京最早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北京新闻编译社既主编本国新闻,又翻译重要外电,以“消息最灵、记载最确、信用昭著”而誉满京城。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了独立办报的生涯。此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员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人。在五四运动中,《京报》始终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运用报纸的优势,传播了国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呼声。1920年后,《京报》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

《京报》旧址是20世纪初这些报刊中罕有的社址保存完好者。《京报》创刊之初报社不在魏染胡同,先在前门外延寿寺街三眼井38号,后迁至琉璃厂小沙土园胡同。由于《京报》积极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时弊,1919年曾遭当局查封。1920年复刊后新址设在魏染胡同。现在魏染胡同的中段路东就是《京报》旧址。这是一座西式的二层小楼,门楼上方有邵飘萍手书的“京报馆”三字题额。走进小楼有木楼梯可上到二楼。《京报》复刊后继续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倡導民主革命,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

邵飘萍于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运动做了大量的报道。1926年4月26日,奉系军阀政府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将邵飘萍枪杀于天桥。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邵飘萍遇难后,他的夫人汤修慧女士重新复刊《京报》,直到1937年7月日军入侵北平,北平沦陷后《京报》停刊。汤女士一直居住在《京报》馆后院,直到她去世。

贴近国民的《国民》杂志

1918年10月20日,国民杂志社在南池子的欧美同学会正式成立,当时北京大学文科学生邓中夏、许德珩、周炳林等人任编辑。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1919年1月20日《国民》杂志正式出版。《国民》杂志与20世纪初创办的其他报刊相比堪称“小字辈”,但是这本杂志以“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研究学术,提倡国货”为宗旨,反帝爱国色彩十分鲜明。

李大钊是《国民》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曾在该刊一卷二号上发表题为《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揭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将锋芒指向当时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日本。应该说李大钊具有革命预见性,在他发表文章十余年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的东三省,接着进逼长城,占领长城内外大好河山。1937年,日本又挑起卢沟桥事变,占领北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民》杂志作为北京学生救国会的机关刊物,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北京的学生中影响巨大,有力地推动了当时青年的思想解放和意识进步。

由共产党员创办的《梓光》杂志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北京地区的共产党员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当时在北京的中共党员中有大批潼川籍的党员。1925年,居住在潼川会馆的党员贺诚、左道之、谭卫根、王蕴中等人,利用潼川会馆做掩护,在馆内建立起进步青年组织——梓光社,并创办了《梓光》杂志。

《梓光》杂志于1925年冬出刊,在中共北方局书记王荷波的领导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反动军阀于1927年10月18日查封了《梓光》杂志,逮捕梓光社成员。梓光社成员被迫纷纷转移至外地,梓光社解散,中共北方局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党员王蕴中因未及时逃走被军警捕于潼川会馆内,此后,他与被捕的中共北方局书记王荷波等18人一起英勇就义。

近代京城的这些报刊犹如火炬般照亮了时代前进的道路。这些报刊传播的革命思想在历史中如星星之火,始终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邵飘萍晨报京报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邵飘萍的保证
5个人 50万粉丝 500万营收——都市晨报微信号是怎样炼成的
从2013年《新京报》书香总榜看我国国民畅销图书购阅现状
邵飘萍结缘《甲寅》
邵飘萍之死:为钱还是为自由
↑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