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打扮素材”的好本领
2020-12-10扬扬
扬扬
写作文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明明有很多可写的素材,但不知从哪儿下手,也不知如何取舍,于是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不太理想。那么,如何将零碎、烦琐的素材“打扮”成优质素材呢?以下四招可要记好了。
“化功大法”
打扮前:李老师最喜欢喝茶,有时候课讲到中途也会停下来,咕噜咕噜地喝上几口。
打扮后: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手拿起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想试探水烫不烫吧。接着,他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喉结也不停地抽动着。眨眼工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像这样,把“李老师喜欢喝茶”这一素材,分解成一系列连贯的小动作,原始素材就生动、具体起来了。
给素材“涂脂抹粉”
打扮前:张小虎最擅长爬杆,在校运动会上第一个登顶,爬得比猴子还快。
打扮后:只见张小虎走到爬杆前,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随后猛地往上一蹿,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身子就往上挪动一截,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转眼间,他就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了。
在素材中加入修饰语,细致地表现出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
給素材“配上声音”
打扮前:张小虎最擅长爬杆,在校运动会上第一个登顶,爬得比猴子还快。
打扮后:张小虎最擅长爬杆,你看他,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身子就往上挪动一截,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发出了“咝咝”的摩擦声。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很快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他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在动作中载入声音,比如人物的语言描写、适当的象声词等,就会使动作描写不那么单调。
给素材“融入心理”
例:当老师抱着试卷走上讲台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焦灼感。我一边在脑海里快速回忆着这两天复习的内容,一边下意识地看着周遭的同学,大家表情各异,却都神色紧张,看得我浑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我开始检查文具是否齐全,心里却在想:桌子里那本语文书不会让老师误认为我在作弊吧。
在描写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像这段描写中,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内心的焦灼,这样的描写就比没有心理活动的强多啦。
张甫卿摘自《红领巾·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