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研究

2020-12-10张嵩月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5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水资源理念

张嵩月

(河北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河北 三河 065201)

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和地下水研究工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当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为人类和谐相处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同时为构建完善的地下水系统,提供大力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效果[1]。

1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质上,是在当代人发展需求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护资源避免对子孙后代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世代伦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现代社会发展在未来世代发展方面有着最为深刻的影响,不论是过度消耗资源还是破坏生态环境,都会影响到未来时代发展,更威胁到未来世代生存可能性。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给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认真审视与调整。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不仅确保国家当前发展需求,同时还应当将眼光放远,依照大的时间尺度,对长治久安的对策科学探寻,不能仅仅通过零碎敲打的形式,采用一些治标措施,应当对至本的整体对策努力探寻,采用系统的思想与方法,分析诊断地下水系统和地下水环境系统,确保地下水系统和地质环境系统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基于此,下文主要对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2 水文、环境地质工作内容

详细勘察国际家整体水资源利用情况,依照人类生存和发展角度进行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推动了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与此同时,供水短缺问题却变得越发严峻起来,同时,水资源浪费现象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应当借助一些先进的方式,来更好地确保水资源质量。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常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引发道观和沉降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必须要做好水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深国家供水情况的全面了解,对水资源污染问题有效解决。同时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工程建设基地的科学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必须要将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充分做好[2]。全面调查和分析区域地质灾害情况,如了解和掌握地面沉降问题以及地裂缝凹陷和坍塌问题等,于有关信息数据充分结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另外,全面了解和掌握地下水污染情况。如对于某地区的垃圾场,首先应当对污染情况充分了解,掌握污水给水资源土壤带来的污染问题,以便有关部门借助数据信息调查,开展相应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3 当前水文、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1)水文地质。我国人口数量众多,而且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日渐加,各行各业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也有了很大问题存在,我国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总体利用水资源方面,不仅包括大型水域系统,同时还有中型和小型水系,还有很多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然而我国有着非常大的人口基数,而且工业发展程度日渐加深,在水资源人均利用方面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为了确保科学合理的应用水资源,应当对地下水资源科学的开采与利用。国家对水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来时,水资源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为了避免对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借助蓄水池修筑,加强农业灌溉渠道建设,或者淡化海水等各种工程措施来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浅层地表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加强能水北调工程建设,使北方用水短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保证科学合理的分配地下水资源,使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动地区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3]。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让民众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对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一步提升污水净化能力,科学处理污水之后,在进行排放,并依法惩处违法排放。

(2)环境地质。在地质勘察工作当中,环境地质勘察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地质地貌特征充分了解和掌握,来有效应对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黄河防洪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融入其中,结合区域实际科学确定,当前黄河防洪防汛。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黄河流域有着非常特殊的地形地貌,而且水流中泥沙含量非常大,这些泥沙不断沉积到河床上,引发河床不断抬高,还出现河道淤堵情况,为了有效应对河床不断增高问题,黄黄河防洪防汛工作充分做好加强环境地质调查一种。过去黄河防汛过程当中,主要采用堵的方式,避免河水蔓延,而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在遇有大量降水时,会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黄河流域加强治理,提高防汛防洪水平,应当有效控制洪水的破坏力,达到治标治本的良好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加固黄河两岸的土壤,控制和降低水土流失,避免黄河大量堆积泥沙,同时改造黄河河道,通过裁弯取直的方式,加速河流流速,将河床的泥沙大量带走,对堤坝进行修筑,加固处理蓄滞洪区,为了保证堤坝的高度与质量,还需要对水位线适当增长,加强防洪防汛管理,确保堤坝与建筑工程作用发挥。

4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方式

(1)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开展,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地下水系统科学合理应用,改善与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避免人们生产生活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环境资源开发以及使用体系科学构建,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应用,强化各学科之间关联性,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构建人与自然友好型社会,维持生态平衡。

(2)妥善处理人类之间的关系。环境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剧了和人类之间的矛盾,资源利用工作的开展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处理好,打破过去传统的思维,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5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自身特点不断显现,实际工作当中,要加强渗透多学科知识内容,富有深度的综合性的研究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系统,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的良性循环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当中,要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处理好,还要将人类存在的利益关系科学处理好,不仅要重视长远利益当前利益,还要重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工作实际采用的工作方法应当系统全面,从整体层面出发,既治标又治本,努力实现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持续粉不发展。

同时在工作实际,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对其自然变化规律有一个更加充分的掌握,并详细分析人为因素下产生的各种变化,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前提下,系统优化,水文地质以及环境地质系统,对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原揪于构建。依照全局角度,有效落实系统治本策略。如改造浅层咸水过程当中,应当对各方面条件影响因素展开全面的考虑,保证定额灌溉淡水资源,对咸水排出渠道科学配备,并构建完善的排减换淡方案,提高浅层咸水改造水平。另外,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高效开展,各有关部门还应当加强协同,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如水文地质人员和农业人员加强配合,同时,在治理防洪措施过程当中,水利部门应当和地质部门相关人员加强配合。然而,工作实际发现,由于各个部门存在不同的职能,相互之间有着明显的条块分割,同时利益冲突比较明显,这就造成工作实际,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存在很大难度。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存在,没有充分重视到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今后应当对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机制加强研究,更好的推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高效开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

另外,在优化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过程当中,还需要投入各种技术支撑于非技术支撑,如改造咸水投入的时间非常长,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单一的依靠政府很难实现,这就需要对社会民众思想意识积极转变,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让咸水改造工作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支持。

6 结语

总之,为了推进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的持续稳定进行,提高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这不仅利国利民,还能有效造福千秋万代。然而,这样的工作实现,不是一撮而就的,工作任务还十分的艰巨,需要在今后工作实际投入大量的努力,以坚定不移的毅力和踏踏实实的劳动去换取最终的成果。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水资源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