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语言韵律研究进展
2020-12-10舒文卓肖永涛
舒文卓 肖永涛,2
自闭症谱系障碍、弱智、听障等特殊儿童大多言语发育存在问题,其中韵律相关问题使儿童的语调和重音等出现异常。韵律可以突显出语言中信息量最大的词语,未获得韵律突显的词语包含的信息量相对较低。特殊儿童的韵律障碍使其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出现问题,对其日常交流中的言语可懂度及流畅度均有一定程度影响。
1 韵律的概念及作用
韵律是语言的节奏,是将各种语言学单位组织成话语或话语中关联组块的系统组织[1]。韵律是语音学的一部分,是研究整个言语链成分中的音调、强度和(或)高于音素(音节、词组、句子)水平的言语组合长度的变化。韵律主要有辨义、分界和标记3个功能。韵律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发音,还包含语言理解功能。
韵律是语言意义与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听理解需要韵律辅助进行[2]。韵律特征通过基频、时长和强弱等超音段特征的系统变化实现。韵律特征归根到底是知觉的产物。在语言理解过程中,不仅是对词语本身感兴趣,还是对交流对象在语境中传递的内容(包括词语和语言背后的意义)感兴趣,语言的韵律形式在交流人意义的表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韵律不仅对语言意义的理解有帮助,某些韵律特征本身(如语调)也是有意义的[3]。
韵律特征是语言的一种音系结构,与句法和语篇结构、信息结构等其他语言学结构密切相关。韵律特征可分为语调、时域分布和重音3个主要方面,通过超音段特征实现。超音段特征包括音高、强度及时间特性,由音位或音位群负载[4]。韵律是语言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不同语言拥有的共同特点,如常见的重音、停顿等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种类的语言中。
韵律紊乱的人在发音时,对音调、强度和持续时间等方面控制不足,影响语言的可懂度和流畅度,从而影响情感的理解与表达,产生交流障碍。如听障儿童说话常一字一顿,拖长元音,句子间缺乏停顿,语句表达不连贯流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2 特殊儿童韵律特征的相关研究
正常的韵律可以帮助理解词义和表达情感,特殊人群由于发音时对音调、音强等控制不足,会有一系列韵律失常现象,这些韵律有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频率、时长和强度等方面异常。
2.1 听障儿童韵律特征研究
关于听障儿童韵律研究,大多是针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Steven等[5]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可懂度与韵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清晰度与韵律得分均低于健听儿童。高晓慧等[6]研究发现,听障儿童的言语韵律特点是语速过慢、存在不当停顿现象和拖延过多现象。万勤等[7]针对听障儿童的音调研究发现,听障儿童的基频显著高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在言语过程中声带振动速度更快,更易出现高音调问题。Hopyan等[8]研究发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能够正确识别快乐和悲伤的音乐,但识别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健听儿童。总结过往研究发现,重音异常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的韵律词重音模式存在差异,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实现韵律词重音的声学贡献不丰富,存在替代现象。听障儿童整句幅度升降控制能力远低于健听儿童,尤其是疑问句和命令句。听障儿童情感韵律识别能力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和基频范围起伏变化较小,与中性情感时差异不大。
2.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韵律特征研究
关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钟检秀[9]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感韵律识别无论是总体还是分别在情感强、情感弱两种条件下的表现均低于典型发展儿童,其情感韵律识别存在损伤,这种损伤是整体的而非仅针对于某些特定的情感,且自闭症儿童不能像典型发展儿童一样借助时长因素区别悲伤与其他两种语句。Joshua等[10]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模仿韵律模式方面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组,他们在试图模仿一种语调模式时,话语持续时间明显较长。Susan等[11]研究也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所有韵律任务评估,包括情感、句子类型、对比压力、措辞和模仿,都表现出低于年龄匹配对照组,韵律技能的缺陷可能是自闭症谱系群的一个可靠指标。从以上研究中发现,韵律技能的缺陷可能会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异常的韵律发声,表现为异常的语调、语速和重音模式。如他们会不合时宜地尖叫,说话时语调平板单一,句子之间缺乏停顿,并且无法控制音量等。
2.3 弱智儿童韵律特征研究
王芳[12]研究弱智儿童韵律发现,总体呈现非典型特征,同时在音高范围和元音平均时长上均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梁丹丹等[13]研究发现,弱智儿童的元音时长明显大于年龄匹配组,与语言能力匹配组相近,说明弱智儿童的元音时长发展滞后于实际年龄儿童,且个体差异较大;刘春玲等[14]研究发现,弱智儿童在超音段及音段的发展上与正常儿童不同,其语音获得与智力受损情况有明显相关,智力受损愈严重,语音发展愈滞后。大多数弱智儿童在语言获得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超音段发展是弱智儿童的一个较弱环节,且其情感韵律较词汇和句法发展存在滞后,表明情感韵律具有模块性,主要表现在弱智儿童发音的持续性、强度与变化上,他们很难像同龄儿童一样,在正常的范围内对音高变化进行有效调节。
3 特殊儿童语言韵律干预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语言韵律的干预措施较少,而语言韵律障碍个体化差异较大。李立勤[1]对4名韵律障碍听障患者进行可视音乐治疗个案研究,制订了音乐干预方案。张梓琴等[15]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韵律中的语调和节奏问题运用促进治疗法和重读治疗法制订干预策略,干预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异常的言语韵律有较显著的改善效果。许文飞[16]将音节长度、语速纳入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韵律感知的研究范畴,从听觉、视听结合两种模式下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韵律的感知特征,结合听觉反馈、视听反馈技术,制订了针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韵律感知的干预策略并进行了验证。国内对特殊儿童的言语韵律研究样本数量有限,尤其是特殊儿童言语韵律干预训练多为个案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还需要继续研究可推广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
4 小结
总体而言,国外对于特殊儿童韵律研究开始较早,但主要研究西方语言体系的韵律问题。西方语言多为语调语言,而汉语既是语调语言又是声调语言,国外的研究无法完全应用于国内。国内关于韵律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成年人,针对特殊儿童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的语言韵律的特征、影响因素方面更是缺乏,后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