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价值旨归
2020-12-10许彩箫
许彩箫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在当今社会,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人民占主体地位。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对公平的诉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203次,“公平”二字出现了12次,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83次,“公平”二字出现了6次,由此可见我国不仅对人民如此看重,对公平也非常重视。在健康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健康有关的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健康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一些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有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要求和价值旨归,不断拉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代际、不同区域健康资源可及性差距,实现健康资源公平分配,让人民共同享有健康发展的成果。
一、健康资源公平分配——“以人民为中心”的考察
(一)健康资源内涵的界定
要解决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需要解决,分配什么?分配给谁?的问题。首先本文分配的是健康资源,那么什么是健康资源呢?健康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上的健康资源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认同感、道德四方面的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因素和条件的总和。狭义上健康资源即健康医疗卫生资源的总称。本文主要把狭义下的健康资源分成了两类,有形的健康资源和无形的健康资源,有形的健康资源是指可以看得到的能够为病人提供照顾的人和为病人提供载体的物,主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无形的健康资源主要是指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为维护健康秩序、增强健康保障的资源,主要包括健康资源的信息、技术和服务等。那么健康资源分配给谁呢?那就是构成我们整个社会的人民。下面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健康资源的分配有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当前我国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分析
当前我国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有违“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一,健康资源分配城乡差异性。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城市和农村的健康资源的分配失衡,根据中国国际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城市拥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占3.97%而农村只占1.68%健康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单方面的向城市集中。第二,健康资源分配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医院数占全国比重为35.3%,而中部和西部医院数只占全国比重的20%左右。造成了东西部健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现象。第三,健康资源分配代际差异性。根据贡献率和效益最大化原则健康资源的分配会倾向于年轻的人,认为年轻人会比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率高,为社会产生的效益高。根据代际公平的观点,这样的分配现象忽视了高龄人在年轻时所做出的贡献,造成了健康资源代际之间分配的不公平现象。第四,健康资源分配阶层差异性,忽视普通人民的生命价值。根据人民的收入、职业、地位的不同,我国健康资源的分配出现“三六九等”的现象。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代际之间还是阶层之间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都有违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以人民为中心”——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要求
(一)不断提高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解决我国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不断提高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无论是在而立之年还是在知命之年甚至是现在的古稀之年,我国一直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健康领域,我国也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降低人民的负担,国家实施“一优两降”,虽然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实现了“一升两降”。但是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比如我国健康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为加速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一份力量。
(二)不断提升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人民为主体地位,时刻关注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和获得感。人民幸福感的提升需要通过健康资源分配这一环节才能达到,因为如果人民没有健康的身体,那就没有了提升幸福感的基础,而健康资源的分配的多寡会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的优良。十九大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到健康资源公平分配问题上,还要求不断提升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那么,为什么不断提升最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以人民为中心对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要求呢?因为幸福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首要前提。追求幸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的幸福都来源于我们的健康,而我们的健康得益于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实现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是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愿望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刻回答了“怎么样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问题。也为当今解决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指明了科学的方向。也回答了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同健康资源分配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解决好健康资源公平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新时代下,健康资源公平分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得发展理念,把促进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愿望作为根本的目的,是因为健康资源公平分配是促进最广大人民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前提。
三、“以人民为中心”——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价值旨归
(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厘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我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不断的演变中,从过分注重公平,从而忽视了经济的发展,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的发展,再到公平与效率齐头并进和谐稳定的发展。在健康领域,要厘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公平与效率不能兼容的时候,需要公平优先于效率,保障人民的健康权利,公平的分配健康资源,使每位人民获得健康资源的机会是平等的。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遵守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解决我国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
(二)宣传“以人民为中心”增进公民权利意识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价值、权利和平等。在健康资源分配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人民对于健康权利的意识。首先,可以把健康权利作为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基本保障。健康资源是使人民维持生命的重要来源。健康权利是保障公民获得健康资源的基础,也是延续生命的权利。其次,我们可以把权利作为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手段。权利保障每位公民健康资源的公平分配,衡量所得与应得的正当性。最后,宣传“以人民为中心”增进公民权利意识,为有效解决我国健康资源公平分配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社会分配制度
制度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灵魂。灵魂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同理制度对一个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制度的约束那么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尤其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社会制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完善,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诉求,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地完善社会的分配制度,构建一个公平的分配制度,以保障公民基本的权力得以实现。在制度建设的层面,公平正义的价值显得更为基本。罗尔斯曾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在制定健康资源分配制度的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守公平分配的原则,鼓励公众参与、讨论健康资源分配制度的讨论,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做好统一制度和多元制度相整合,缩小不同程度中健康资源分配的差异性,实现健康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
四、总结
新时代,我国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健康领域,也存在着健康资源公平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健康资源公平分配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主体进行考察的。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有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健康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而公平的分配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健康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主要是公平与分配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这一矛盾呢?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健康资源公平分配的要求和价值旨归,不断拉近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区域健康资源可及性差距,实现健康资源分配正义,让人民共同享有健康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