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睡眠的特点及其影响*
——以川渝地区为例
2020-12-10段春明吴冯豆
段春明 吴冯豆
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2.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四川 德阳 618000
当代大学生晚睡情况相当普遍,失眠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也使大学生睡眠呈现出独有的特点,其中的部分特点在高校的不同办学层次中表现不同,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特点
(一)普遍晚睡
根据调查,川渝地区大学生能在22:00之前入睡的仅有2.53%,超过60%以上的大学生在22:00—24:00入睡,还有35%左右的大学生在0点以后入睡。大学生晚睡如此普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大学往往是在22:00左右结束课程,所以学生想在22:00之前入睡是比较困难的。而手机成瘾更是加剧了这一情况,大部分大学生在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耍手机。此外,室友影响、电子游戏等也是造成大学生普遍晚睡的重要原因,而学业功课是本专科差异较大的一点,本科大学生因这一原因晚睡的概率高于专科。
(二)入睡困难
大学生入睡困难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长和容易惊醒两个方面,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影响和心理压力。大学宿舍主要为六人间,室友间的生活作息并不十分一致,而为了维持宿舍关系,大家往往都是相互迁就。大学宿舍时常出现一人不睡,全寝熬夜的情况。心理压力则一般集中于新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大学生往往跨地区求学,新生需要独自熟悉全新的环境,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心理压力。即将毕业的学生则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根据调查,80%以上的专科生存在入睡困难,本科则在75%左右。
(三)呈现季节差异
川渝地区冬冷夏热,夏季最高温可达40°C,冬天最低温则接近零度,学生难以入睡,且容易惊醒。目前,这一情况已经随着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得到了缓解,但还有一部分川渝地区高校的学生宿舍没有空调。本科老校区在这一点上较专科而言更为明显,因为本科大多建立时间较长,存在老校区设备老化和文物保护等现象。大学生睡眠呈现季节差异的原因不仅在于气候,还在于春秋往往是开学季,学生学业压力不大,而冬夏季节,大学生则多面临考试,此时熬夜复习是常有的事。
(四)睡眠时间错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正常睡眠时间应为6-8h。根据调查,川渝地区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专科在75%以上,本科则在80%以上,也就是说川渝地区的大多数大学生睡眠时间是足够的。但普遍晚睡的特点让大学生的睡眠违背人体正常的休息时间,而无论是早起还是晚起,都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足够,但睡眠时间错位,这一现象让川渝地区的大学生时常处于低迷状态。
二、影响
(一)对大学生自身而言
川渝地区大学生的睡眠呈现出晚睡、入睡困难、季节差异、睡眠时间错位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所产生的影响将率先冲击大学生本身。对大学生而言,睡眠质量下降会致使其出现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和学习能力的下降。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晚睡都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下降,出现上课精力不集中、睡觉,甚至逃课现象。
(二)对高校而言
对高校来说,无精打采的学生往往会营造出一个暮气沉沉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对老师而言,面对一批昏昏欲睡的学生,会降低其教学热情,影响教学进度。学生昏睡,专业知识不扎实,会引发用人单位的不满,导致就业率下降,影响高校在社会上的口碑与地位。个别学生或寝室晚间喧闹,会影响寝室内部和隔壁寝室的休息,引发寝室矛盾,不利于高校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
(三)对家庭而言
大学生熬夜,沉迷游戏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与父母的沟通减少,会加剧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导致家庭不和谐。如果子女因为在学校熬夜,患上了生理或心理疾病,父母往往也会跟着忧虑。此外,家庭成员的生活作息会相互影响,在未来,大学生会组建自己的家庭,而习惯了熬夜、晚睡的大学生势必将影响自己子女的睡眠习惯,出现父母熬夜却逼孩子早睡的现象。
(四)对社会而言
大学生睡眠质量不佳,会影响其身体与心理,造成潜在危害,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会造成员工体质不达标,上班时间无精打采等问题。而学习时间昏昏欲睡,会使得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不能快速的适应工作创造新的价值。有的大学生则喜欢进酒吧、夜店等场所,不仅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也会有损新时代大学生的形象,更会给社会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川渝地区大学生的睡眠特点绝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也不是某一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想要做出改变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