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
2020-12-10吴俊轩张秦怡
董 辉 吴俊轩 张秦怡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红色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精神为文化内涵、以纪念地和标志物为载体的、弘扬中国革命时期所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的文化,它蕴含着许多革命年代的优秀品质,具有爱国教育意义,能够提升国民爱国情怀。它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汲取中外文化精髓而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精神的体现。河北省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基地,拥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址和事迹,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中的红色精神,可以加强爱国教育,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红色文化及其发展概述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和群众共同创造的、具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精神的体现。红色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物质文化是指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而非物质文化是指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色文化的主体和参与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主导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整体构成是以人物和事件来折射革命年代的红色精神,它反映了民族革命和解放的历史实践进程中凝结而成的意识形式和精神成果,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明成果基础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文化产物。红色文化是革命与进步、科学与实践、传统与创新的高度统一,它融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每一个领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红色文化近年来快速发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红色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我们也要看到红色文化软实力的薄弱环节。在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承时,我们也要反思这一种文化形态背后的历史环境,通过辅助历史文献资料,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土壤中,来深层次的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让红色文化形态坚定人们的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将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支撑环境的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通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尊重红色文化的发展规律,提炼和挖掘红色文化的精髓,展示红色文化鲜明的时代文化特色和魅力,并赋予红色文化全新的内涵,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红色文化是我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也具有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内涵。
二、河北省红色文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中国东部地区,东临渤海、内环京津,作为古老的燕赵大地,它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河北也是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传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它红色文化资源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质量很高,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比较集中的省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价值的历史沉淀,它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具有独创性的文化精神和形态,通过历史革命遗迹和自然资源融合,物化成了纪念馆、旅游景区、重点建筑物等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纪念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西柏坡中共中央遗址、丰润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西柏坡红色旅游区、狼牙山风景区、乐亭大钊故里红色旅游区、董存瑞烈士陵园等26处国家经典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同时河北省红色文化形态还有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大量的党的领袖著作、党组织各类文件及根据地出版的各种书籍和报刊杂志及红色文艺作品。这些都反映了中国革命时期的时代特点,传承了红色精神,弘扬了中国革命的传统,也凝聚着促进改革和发展正能量。河北省在对红色文化的保护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长期以来河北致力于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史料搜集、遗产还原以及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度研究,但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观念落后、市场定位不清、盲目利益驱动等,还需以红色文化资源特点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三、结语
红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阶段汲取中外文化精髓而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精神的体现。河北省作为我国红色文化阵地,拥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址和事迹,通过保护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弘扬中国革命的红色精神,促进爱国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