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撒拉族篱笆楼建筑文化特色与成因的调查研究*

2020-12-10李燕燕阚东鹏盘冬丽马丽亚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篱笆民居建筑

李燕燕 刘 旭 阚东鹏 盘冬丽 马丽亚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124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聚居在青海省的循化县和化隆县及甘肃省的大河家等地。撒拉族是自元代由撒马尔罕迁入中国境内,因部落内部矛盾,所以撒拉族祖先阿合莽与尕勒芒两兄弟带着部落的人进行迁徙,他们带上了一匹白骆驼、一罐清亮的故乡的水、一袋肥沃的故乡土,一本《古兰经》,经历长途跋涉来到循化县街子镇,看见了一处清泉,此时的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先民们发现这里水质、土质与故乡水质土质相近,部落的人便决定在这里定居。后与周围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杂居融合、繁衍,逐渐形成了新的群体——撒拉族。

2007年时,篱笆楼被列入了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撒拉族原生态的传统民居建筑,是以土木石为结构的传统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树条笆桩制作而成,故得名篱笆楼。撒拉族篱笆楼具有牢固、美观、防风、防震、防寒、保暖、安全等特点,其建筑在形态上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和符号性。元末明初时期撒拉族篱笆楼开始建造,承载着撒拉族七百多年的社会历史文化,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其建筑在彩绘、装饰、雕刻、构架等方面吸收了汉、藏、回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展现出高超的技艺;篱笆楼是撒拉族社会价值观念下的产物,具有浓重的撒拉族文化底蕴,具有社会价值;篱笆楼作为传统古老建筑,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旅游价值,篱笆楼作为撒拉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具备较高学术研究价值。

一、篱笆楼诞生的成因

(一)气候条件

循化县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温和、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县内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春季多旱灾,夏秋季多雷暴雨,因从黄河沿岸到南部山区,海拔逐渐升高;光照、热量、水量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垂直变化。为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当地民居建筑大多为土堡式建筑,不仅抵挡夏日强烈的紫外线,还可以抵御冬日的严寒,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二)营建材料

篱笆楼是木土石混合一体的原生态民居建筑,这主要得益于循化县有着丰富的林木石资源。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紧靠祁连山脉,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四面群山,毗邻黄河水湾,处于浅山川水丘陵地带,该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山区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林木资源丰富,有着充足的杨树、云杉、松木、红瑞木、忍冬木等优良的品种。孟达地区因依傍于黄河水湾和峡谷中,有着丰富的石料资源,这些石料因受到黄河水的不断的冲刷,大多石头都较为光滑,其具有抗压性和装饰性,另外循化县四面环山,山上有较多的片石与石块。循化县有着丰富的红土、黄土、白土等土质资源。优秀的撒拉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了篱笆楼。

(三)文化要素

撒拉族自元代由撒马尔罕迁入中国,受民族根源的影响,撒拉族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民族根源的文化为主体,在民居营建中不仅海纳百川还始终固本创新。青海省东部是多民族聚集地,是甘青重要交通要道之一,聚集了汉、藏、回、蒙、土等多民族,在异质文化背景下,撒拉族先民吸收了其他民族民居建筑特色,为篱笆楼在院落布局、形制吸收了汉族的合院形式,借助其他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篱笆楼在彩绘、装饰、雕刻、构架注入了新的元素。

二、撒拉族篱笆楼的特征

(一)篱笆楼选址

中国传统居住讲究适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因而,篱笆楼的选址充分体现出自然与环境相和谐的观念。撒拉族人民因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与向往,所以他们在建造房屋时,会结合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区景观等一系列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从而创造出适宜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二)篱笆楼院落空间

篱笆楼的创造是撒拉族人民几百年的智慧结晶,有着独特的艺术色彩。因所处交通要塞地理环境的影响,撒拉族人建造的篱笆楼民居一般是封闭的向心性院落,厚重高大的庄阔院墙不仅能够防御外敌入侵,而且能够抵御寒风,起到保暖的作用。撒拉族的篱笆楼院落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庄廓院墙、古朴篱笆楼座、秀丽中庭、精致篱笆墙,篱笆楼在庄窠型院落中充当上房和厢房的角色。

(三)篱笆楼单体布局形态

篱笆楼通常坐北朝南,并在房屋南面设窗。前期篱笆楼单体布局主要有一字型、L型、U字型、底层架空型等四类形制。后期在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形制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栖居者生活方式的改变,L型篱笆楼演变成了钥匙头型与直角型,U字型篱笆楼也逐渐演变成虎抱头型与三合院制。篱笆楼多为二层格局,楼梯框架是由木质良好的松木构成,墙体分为两部分下半部分则用黄土和杂草共同累积而成,上半部分外层用杂木枝条编织的篱笆进行修饰,里面墙体用黄土草泥累积而成。

(四)篱笆楼室内空间布局

篱笆楼为两层格局,上层格局一般为家人休息睡觉的地方,而仓库、厨房、厕房、净房都位于篱笆楼底层位置并且在底层空间中有固定的位置。堂屋是篱笆楼重要格局之一,通常是接待宾客及举办家中重要活动的场所,家中八仙桌会安放在堂屋正中间位置,八仙桌上通常摆放了香炉、盖碗等,堂屋墙体上会装饰一些字画。

(五)篱笆楼装饰

篱笆楼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多样、别具一格,承载着撒拉族居民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撒拉族居民对篱笆楼的装饰十分在意,篱笆楼装饰最大特色主要体现在雕刻方面,其房屋的梁枋、雀替、门、窗篱等部位都注重雕刻艺术,篱笆楼主要雕刻类型为砖雕、木雕,主要表现手法有浮雕、高浮雕、圆雕等,其风格均为细腻,较为繁复。房屋檐下及大门的木雕被称为“花槽”,花槽展现了撒拉族高超的木雕技艺,花草、几何纹、卷云雷线条等图案是花槽中的主要雕刻样式。撒拉族民居檐下及大门檐下一般都装有几道甚至十几道的花槽,在当地居民眼中花槽的多少能够表现出自己家中的经济条件。

篱笆楼建成主要气候条件、营建材料、文化要素的影响,优秀的撒拉族人民在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创造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篱笆楼,林木资源常用于篱笆楼结构的选材及雕刻上,石料可用作搭建地基、墙基及柱础,院内铺地也常常需要用到石料。循化地区的红土、黄土、白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塑性、抗压性。对于房屋承重、院墙砌筑、围护结构都需要运用一定土壤,土资源的使用具有良好的防寒保温的性能。

与其他民族民居建筑相比,篱笆楼建造时的院落布局、篱笆楼单体形制、装饰上更为讲究,通过对撒拉族传统篱笆楼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定时期撒拉族篱笆楼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组织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及撒拉族人的审美情趣。具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篱笆楼的建造无一不是当地居民的智慧的体现,优秀的撒拉族人对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的建造出精美秀丽的建筑,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建筑体系,精细秀丽的建筑搭配色彩艳丽的庭院,物尽其用将篱笆楼的秀美尽情的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篱笆民居建筑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篱笆
花篱笆
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