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背景下乡风文明重构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以雄安新区白洋淀为例

2020-12-10张嘉辰甄翠颖白旭贤薛佳佳

山西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风美丽乡村文明

张嘉辰 甄翠颖 白旭贤 薛佳佳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美丽乡村建设前农村发展现状

通过走访发现,先前该地村民在婚丧嫁娶、村民落后思想、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一些阻碍当地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兴大操大办之事,家家户户争相邀请专业乐队歌舞团操持该类事件,场面奢华且持续时间长达一星期之久,极其浪费资源;村民封建保守思想浓厚,村中建立寺庙、逢年过节烧纸烧香拜佛供奉神灵之事普遍存在,碍于村民解放思想,偏向于保守落后;水淀周边、村中街道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环境有待提升,与“京南水乡”之称不相符合。

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倡导乡风文明实践措施

(一)全面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家园

统筹规划推进村容村貌改造、房屋修建重造、村庄绿化美化等相关工作,整治生活环境。建筑用材、装饰方法整齐划一,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与村落环境浑然一体,房屋装饰与荷花、水淀、木舟、芦苇等周边事物交相辉映;街道干净整洁,柏油马路实现全村贯通,阡陌交通,井然有序。生活垃圾统一规范处理,增设垃圾放置点,增加街道清理岗位,定期定时开展街内垃圾清扫工作,彻底消除垃圾任意堆随处可见等影响居住环境现象。加大环境保护宣传以及监督力度,增强居民保护环境意识,拥有京南水乡之称的村庄周边水淀萦绕,该地村民依靠水淀哺育,对水淀环境尤为重视,村中同时开展淀中垃圾清理、淀边环境监察工作,致力于营造碧水蓝天。

(二)加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村中组织开展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文艺演出、文明礼仪教育宣讲等活动,以婆媳问题为例,婆媳关系是中国家庭中典型问题之一,为推崇友好婆媳建立,改善婆媳关系,村中积极倡导建设和睦家庭,时而通过广播向村民宣传相处方法、生活实例以实现耳濡目染,深入人心,并结合电影放映的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典型的事例,形象生动为百姓揭示婆媳相处之道,美好家庭建设方略。并且鼓励村民组建成立秧歌队,形成健康向上的娱乐方式代替以往打牌喝酒休闲方式,提高参与积极性时,加强邻里联系沟通减少琐事纠纷的发生。此外,加强乡风文明宣传力度,规范张贴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陈规陋俗”、“讲文明树新风”等乡风文明建设标语横幅,调查中,有75%的村民表示在村中经常看到该类标语的出现,并补充到村中严禁随处张贴宣传广告以防出现墙体乱涂乱画等影响村容村貌情况,只允许对健康积极向上进行统一宣传。

(三)积极开展“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助于培育良好乡风的评选活动

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县镇政府为激发调动百姓建设投入积极性,在村干部统一领导以及村民的协力配合下,围绕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家居环境治理、村中事务参与等方面公平公正组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给予相应奖励,树立模范、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之时,提升村民建设信心与积极性。

(四)缔结村规民约,规范百姓行为,改善不良风气

移风易俗树新风,崇简尚德倡文明。结合村民意志,听取百姓意见,协商确定村规民约是乡村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乡规民约的教育规范作用之时,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建设要求。该村从干部守则、村庄规范、新风形成、文化发展、邻里关系处理、人才建设、生态环境维护等十二个建设层面切入,明确建设目标方向并规范引导村民、村干部等主体行为,积极倡导破旧俗、守功德、敬先贤、讲诚信、树新风。

(五)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村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篮球场、电影放映中心、健身中心、图书阅览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改善农村文化基础条件,文化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定期定时开展电影放映活动,每月四次,题材多样,逐渐充实百姓业余生活。

(六)规范农村殡葬、嫁娶等红白事活动

近年来秉持“一切从简,禁止大操大办”的原则,摒弃彰显阔气,大摆场面等虚荣奢侈之风,严格把控红白之事解决方式,并做到时常监督。村民们表示,相比于时长三、五天的解决方式,如今的解决方案文明简单,节约资源,节省成本。先前,在该方面为家庭的一大生活支出乃至成为家庭主要负担或是债务成因,而如今,兼顾尽孝与节约,百姓皆大欢喜。由此了解到,该地的操办方式已由几天更改为一天或两天,节约时间成本,避免了一定时间内生活空间的挤压以及操办事中生活垃圾的集中出现,保护环境。简约操办,一定程度控制红白事操办花销符合较低经济承受能力者的愿望,同时惠及全民。

(七)村委会干部的严格执行与落实

村委会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接受党员教育,时常召开党员培训会议,提升党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领导能力,并开展党内监督工作,贯彻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切实负责组织便民、助民工作。调查中59%的被访村民认为村委会干部的认真执行落实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动力,并反映到干部亲民负责,天气多变时,时常来到百姓家中慰问看望房屋受损情况,出现漏雨时便帮助修理,着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三、乡风文明建设效果

(一)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农村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由问卷所得相关数据显示,算命、看风水、求神拜佛等封建落后行为得到有效管理与控制,封建迷信现象取得显著改善,村民表示村中一旦出现外来算命者,便会一起劝其离开;农村不文明行为减少,当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打架斗殴,打牌赌博等行为鲜有发生;此外,农村重视教育教学,对于辍学少年、适龄未上学儿童,干部会多加关注并询问具体情况,整体提升学生素质。

(二)村民勤俭节约,努力奋斗意识增强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倡导,该地在铺张浪费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79.5%的被访者表示通过精神文明宣讲,在大操大办方面的改善最为突出,当下农村节俭蔚然成风,同时有47.7%村民表示游手好闲之事也得到控制,目前大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已为生活外出务工属于就业状态,吃苦耐劳。

(三)邻里关系友好和谐

邻里关系是农村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走访发现,当前邻里团结友爱互助和谐,邻里间沟通交流增多,将心比心,宽容体谅,生活琐事纠纷问题的解决方式途径完善,并对于生活常见难题共同协商面对,形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团结局面,只有2.2%的村民认为邻里之间存在摩擦,关系较差。

(四)村民参与意识增强

当下村民对于各类事务、活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意识增强,积极落实响应乡村建设举措,在村民的积极配合下,村中多次顺利举办广场舞汇演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并由数据显示只有36%的村民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活动。

猜你喜欢

乡风美丽乡村文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乡风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美丽乡村之景观改造实践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