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研究
2020-12-10郑英
郑 英
(日照市东港区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解决了“三农”问题,同时对于精准扶贫与小康社会的建设等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养殖规模与养殖数量不断地增加,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确保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融合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1.1 畜禽排泄物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畜禽排泄物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例如一头猪每年平均的排泄物是2.5t,养猪场的粪便污染非常的大,倘若在畜牧养殖的过程当中,没有及时且合理的处置动物排泄物,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破坏问题。因此,必须提升畜牧养殖的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污染,才能够确保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发展。
1.2 药物残留的环境污染问题
养殖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药物,这是无法避免的,日常的畜禽疫苗接种与养殖消毒等环境运用的药物,畜禽疾病的诊治中运用的药物等,提升畜禽抗病能力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药物残留物,这些药物残留可能在畜禽体内,或者药物残留会排放在自然环境当中,进而造成养殖场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对土壤以及水源等造成污染,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1]。
2 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路径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实现畜牧养殖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环境保护理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以及督促基层畜牧养殖户与城乡居民能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生态养殖的绿色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饲料以及养殖技术手段,不断地提升禽畜粪便以及尿液的净化技术以及工艺水平。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基层畜牧养殖场的整体规划、养殖以及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建立健全生态养殖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相关政策法规具备较高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为基层畜牧养殖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当做好生态养殖绿色理念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养殖户能够充分的了解到生态养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养殖户能够明确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病,针对生态养殖所具备的优势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从而不断地增强禽畜粪便以及尿液的科学合理的治理力度,把清洁生产的现代化理念渗透到基层畜牧养殖的各个环节当中。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养殖的政策法规,不断地规范畜牧养殖场的科学规划以及养殖,还有防疫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性[2]。
2.2 积极转变养殖理念,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为了确保畜牧养殖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能够协调发展,相关部门应当引导基层畜牧养殖人员积极地更新养殖观念,积极的创新以及完善生态养殖模式,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理念科学合理的应用自然资源,建立健全由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产品的全新养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上的确保物质和能量之间高效的重复循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废弃物最少排放,实现能量高效流动以及物质反复循环,进而解决或者改善传统模式当中存在的生态和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发展矛盾,促进畜牧养殖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基层畜牧养殖业在创新发展的过程当中应当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动植物与微生物存在的相互关系,从而降低畜牧养殖当中废弃物的实际排放,例如禽畜的粪便与尿液利用生物发酵之后生产出沼气,其中沼液与沼渣能够用在池塘养鱼中,农作物的施肥等,进而产生可持续发展机制。
2.3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强化畜牧养殖的环境整治
我国基层地区为了能够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同时还应当有效的落实以及严格的执行制定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覆盖整个区域的畜牧养殖监管系统,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等建立健全实时的畜牧养殖监控系统,结合畜牧养殖当中环境污染问题和危害情况,展开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与预警,还有防控等各项工作,进而为生态畜牧养殖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促进畜牧养殖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污染管控体系,把养殖污染都融入到环保管控体系当中,实施且定点监控规模化的畜牧养殖场。鼓励以及引导社会大众都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鼓励基层群众能够主动举报环境违法行为。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畜牧养殖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基层养殖户能够充分的了解到生态养殖模式的优势,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管机制,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从而确保畜牧养殖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