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干巴斯锰矿地质特征浅析

2020-12-10赵磊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4期
关键词:锰矿泥质热液

赵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三队 伊宁 835000)

1 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域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中天山陆壳板段西北部,北以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板块缝合线,本区亦称博尔塔拉大断裂)为界与哈萨克斯坦板块毗邻。其三级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包括赛里木地块、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区域构造成矿带属博乐中间地块铜、铅、锌、金成矿区和博罗科努金、铜、铅、锌、钼成矿带,区内以加尔巴盖断裂为界可进一步划分阿舒塔乌-且台克苏铜、铅、锌、银、金成矿亚带和田特克布拉克-玉肯马依汗-大青布拉克铜、铅、铁成矿亚带。开干巴斯锰矿构造位置处于玉肯马依汗早古生代岛弧带上,属田特克布拉克-玉肯马依汗铜、铅、铁等多金属成矿亚带的延伸部位上。

区域地层与金属矿化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中元古代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为陆间海盆地浅海相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夹有硅质岩建造,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改造,岩石普遍遭受低绿片岩相变质及大规模的顺层韧性剪切变形,并叠加了沿张性裂隙侵入的富含硫化物的块层状、角砾状石英,造成细碎屑岩中Cu、Pb、Zn 等元素含量较高,形成区域上最初的矿源层。随着地壳的抬升,韧性剪切带活化,热流和动力增高,在断裂破碎带和石英脉及其边部形成铜、铅矿化,并具有较好的铜、铅找矿前景。

工作区构造位置处于赛里木地块南缘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的结合处。区域上褶皱构造主要为赛里木微陆块隆起区边缘的次级褶皱,是区域控矿控岩和容矿构造。艾舒塔斯隆起区内较大的褶皱构造为且台克苏背斜,位于克兹勒达坂北侧且台克苏一带,核部和两翼地层由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上亚群(Jxksb)浅变质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成,地层中片理化作用极为发育,沿核部裂隙中有酸性脉岩贯入,成份普遍含铁,风化面多呈褐色,此外石英脉中有黄铜矿孔雀石和铜蓝等矿化。并随地壳不断抬升,叠加有脆性变形变质和后期张性阶段贯入的块层石英角砾等,该韧性剪切带中岩石变形、蚀变强烈,常形成规模较大的蚀变带,且叠加的脆性断裂是有利的控矿和赋矿空间。因此该构造单元及韧性剪切带与矿产关系密切,具有寻找韧性剪切带型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条件。

加尔巴盖隆起与玉肯马依汉早古生代岛弧带的接触带—加尔巴盖断裂(科古琴山大断裂)。接触带北侧地层为古生代中奥陶统奈椤格勒组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南侧为华力西期沏巴热尔恰二长花岗岩体呈岩基产出。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角岩带长上千米、宽达百余米,规模较大,含黄铁矿、铁锰矿、黄铜矿、方铅矿、辉锑矿等,具有形成铜等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是寻找矽卡岩型、热液型金、铜等多金属矿和蚀变岩型矿床的有利地段。

区内岩浆岩以华力西期侵入岩为主,主要分布在北西西向霍尔果斯岩带中,呈岩基、岩株、岩床及岩脉等多种形态产出,并在田特克布拉克-切特阿克苏附近的接触带上发现了热液交代型铅锌铜多金属矿体。岩体边部的蚀变岩带中常出现锡、铁、锰等矿化现象。

该区处于西天山地区重要的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矿产分布有铜多金属、铅锌、铌钽、钨锡、银金、钼、铁、锰等金属矿产,矿点众多,显示出工作区具有极好的区域成矿条件,与华力西中期第一侵入次二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有关的铌钽矿、钨锡矿和产于早二叠世火山岩中的火山热液铜矿、热液型铅锌矿等。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带的矿产有矽卡岩型金银矿、钨锡、锰、铜银—磁铁矿和磁铁矿、热液型铜矿、硅化蚀变岩型金矿,它们形成于华力西中期第二侵入次花岗岩体接触带或岩体内断裂破碎蚀变带内。代表性的有矽卡岩型铜、铜铅矿(咖拉窝勒萨依铜锌矿点)、沉积(层控)改造型铜铅锌多金属矿(阔托尔汉铅锌矿、阿舒塔乌萨依铜铅矿点)以及接触交代型矿(田特克布拉克铜铅、锑多金属矿、玉肯马依汉铜铅矿点、大青布拉克铜铁矿、开干巴斯锰矿)。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大断裂主要位于博罗科努加里东褶皱带靠北部,区域上北西向加尔巴盖断裂(科古琴山大断裂)从矿区北部通过,该断裂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该组构造的多期次活动为成矿元素的富集和迁移提供热流通道。

工作区内霍尔果斯岩体与奈楞格勒组(O2n)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Qnkr)接触带,发生强烈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白云岩、矽卡岩和角岩化等,与成矿热液有关的蚀变泥质粉砂岩蚀变强烈,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外接触带普遍发育矽卡岩化大理岩,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大理岩。

3 矿体地质特征

1 号蚀变破碎带呈北西西向,中部有扭转,近东西向展布,地表呈褐红色,褐铁矿化强烈,黄铁矿发育,呈星点状、粒状集合体、细脉状分布,氧化强烈,表面分化成粉末状。长1200 米,宽200 米。在蚀变破碎带中圈定锰矿体宽6 米、长120 米,锰平均品位15.88×10-2;矿体产状45°-60°∠55°-70°。

2号蚀变破碎带出露长500米,宽100米,东西向展布,产状190°-215°,锰品位在(5-14.5)×10-2,锰矿化呈薄膜状,黄铁矿发育,呈条带状展布。

4 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

4.1 矿床成因

开干巴斯锰矿床的形成与蚀变泥质粉砂岩及隐伏构造密切相关,并随之有沉积灰岩形成,蚀变泥质粉砂岩产于灰岩地层中和岩体接触带上,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碳酸盐化是本矿床中围岩蚀变的主要类型,此外有方解石化、黄铁矿化等。

矿体产于泥质粉砂岩中,但在追索圈定矿体边界时,矿体与粉砂岩层理清楚,因此矿体与蚀变粉砂岩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

综上所述,根据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出特征以及矿石类型、矿物的共生组合等因素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构造热液型锰矿床、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4.2 控矿因素

(1)地层控矿

开干巴斯锰矿床的矿(化)体受蚀变泥质粉砂岩严格控制,矿(化)体赋存于粉砂岩的层理和岩石中。

(2)构造控矿

受区域博罗科努加里东冒地槽褶皱带和加尔巴盖断裂的影响,区内碳酸锰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多沿构造沉积展布。北西向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岩构造和控矿构造,从而形成沉积泥质粉砂岩带;根据围岩蚀变特征,矿(化)体赋存蚀变泥质粉砂岩体中,而且蚀变泥质粉砂岩与灰岩、二长花岗岩接触面清楚并有摩擦平整迹象,接触带上岩石松散、蚀变为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

总之,碳酸锰矿化与蚀变泥质粉砂岩的关系密切,矿化的分布、规模、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化时代均受泥质粉砂岩控制。

5 成矿远景分析

工作区属博乐中间地块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区和博罗科努金、铜、铅、锌、钼区域构造成矿带上,具备有利的构造、岩浆岩等成矿地质条件。

本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低,进一步扩大矿床远景的空间较大。本次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对蚀变泥质粉砂岩进行了评价,并控制了一条锰矿体,通过地质勘查程度的提高,有望成为一个有开发价值的锰矿基地。

猜你喜欢

锰矿泥质热液
锰矿渣制备多孔整体式催化剂探究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青海祁漫塔格那西郭勒泥质岩地层水敏性及其钻井液配方研究
国外某铁锰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天然锰矿低温NH3-SCR烟气脱硝催化活性研究
泥质夹层的三维预测与地质模型的等效粗化表征
——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储集层为例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潘谢矿区深部裂隙发育特征的垂向测井反演分析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