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020-12-09刘大伟王生力
刘大伟 王生力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实现混凝土施工的预期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 混凝土质量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要求
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要制定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使混凝土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从而进行使用。建筑工程要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和施工工藝。①混凝土的拌合宜采用饮用水,且水质的各项指标标准如PH值、氯离子、碱含量等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②要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施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用合适的水泥品种既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能控制好成本。③要严格控制骨料质量,好的砂石骨料才能制作出好的混凝土,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关键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检验。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要依据严格的比例进行,计算好材料配合比,做好相应调配,才能保证混凝土性能。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 混凝土浇筑准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首先,需要依据混凝土在使用的时候的成型设备与工艺、结构配筋与构件的形状来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工艺;同时在正式开展工作之前,应当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详细工作与责任;其次,在施工前需要准备还需要用到的作业工具与运输工程中的器材,比如,振捣棒、泵车等;然后在施工前需要安排好各项施工要求,检查用到的施工模板、支架、钢筋的数量与预计埋件的质量、数量与位置等,在这些要求都符合之后,再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同时还需要提前对模板与钢筋进行清洗,以防止其残留杂物;在地基上开展浇筑任务的时候,还需要把杂物与淤泥清理干净,同时做好排水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使用质量。
2.2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关键技术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一定要注意保持好卸料的高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搅拌材料发生分层以及离析等状况,通常情况下卸料的高度不超过2m。在浇筑竖状的混凝土搅拌材料的时候,在实际作业中浇筑的高度应该不超过3m,溜管以及串筒等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下料浇筑的方法。在使用竖状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用混凝土、砂浆以及水泥等将底部填充50~100mm的厚度,用实际浇筑的高度作为依据,可以适当调整混凝土中水和灰的比例,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分配,可以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做出保障。在对混凝土混合物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必须随时观察四周支架、钢条以及模板的各种情况,如果其发生位置移动或者外观变形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进行调整,只有确定位置正确及外观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对于在柱子与墙壁之间连接的梁板,在进行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因混凝土的下沉产生裂缝,首先应该对柱子以及墙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对梁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对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注意始终保持同步浇筑,如果梁板超过1m,则可以对梁板进行单独浇筑,进而保障混凝土浇筑后的工程质量。
2.3 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的关键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是否掌握振捣混凝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对后期振捣混凝土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在振捣的过程中采用插入式,那么就要控制好振捣过程中的移动间距,通常情况下移动间距要保持在1.5倍振捣半径之间。如果是对轻骨料进行振捣,为了保证振捣效果,应该把振捣间距保持在振捣半径以内。在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的时候,应该用0.5倍振捣半径作为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振捣最大距离,为了不影响最终的振捣效果,要注意在振捣过程中不要与模板、钢筋等物体发生剐蹭或碰撞。在使用振捣器振捣的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土的高度应该在50mm左右,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振捣效果。在振捣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使每一次振捣都贴合上一次已经振捣过的边缘,以此保障振捣的质量。如果在振捣过程中采用附着式的振捣器,就要通过实际实验来确定其移动间距,必须保证移动间距设计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振捣的混凝土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的振捣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测钢筋、模板以及支架的位置以及外观情况,一旦发现位置移动或者变形的情况,就要立刻停止振捣工作,对其进行修正后再继续。在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浇筑后的物体质量安全可靠,对于整个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升是极其重要的。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振捣器,并且在振捣过程中要符合规范,混凝土的表面不能有浮浆现象并且不能使混凝土下沉。合理控制振捣时间,否则易导致混凝土振捣不均匀,在后期使用中会产生分层现象,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严重威胁。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的优化措施
3.1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控制,针对各项不利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协调各施工要素的关系,为施工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另外,还需要加大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立即责令返工。除此之外,合理调配工作流程、合同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和施工人员,并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做好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2 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
现阶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和项目标准来设计相应的施工流程,设计完成后还要展开技术交流工作,向施工人员详细的解释该次施工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施工步骤,还可与其他技术人员分析该设计的各项缺漏,做到准确无误。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质量,充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符合标准,必要时工作人员可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材料、工人展开合理的调配。总之,若想有效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展开施工技术交流工作,此项工作可有效保障施工按照预期展开,也能够加强施工人员对工程的了解程度,进而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3.3 不断研发新的施工技术
通过研究可知,我国建筑领域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大多是从西方国家引进来的,我国在建筑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创新实力均不足,难以达到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以及建筑领域中的研发部门必须对当前建筑工程中的某些技术进行优化和革新,必要时还可研发全新的施工技术用于建筑施工中。此外,长期工作在施工前线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制定出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案,为中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准的增强奉献力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时的最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其质量与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最终效果。建筑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施工的时候重点关注,认真对待准备预施工的整个阶段。
参考文献:
[1]吴登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98.
[2]郝甲森,霍文涛,韩荣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167-168.
[3]蒙修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1):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