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2020-12-09许继超付少杰

山东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

许继超 付少杰

摘 要: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在传承法兰克服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也对其进行了修正。他批判但不拒斥理性的思想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二重的讨论得到证实。通过区分劳动和交往行为,分析出科技异化的根源,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通过明晰交往行为理论的构成、分析交往行为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探讨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深入了解哈贝马斯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哈贝马斯;行为交往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具备争议的代表人物,从其著作中不难发现对马克思、卢卡奇、霍克海默等人的理论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不同于霍克海默对技术理性的单纯批判,通过分析科学技术的两重性,提出了技术理性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要对技术异化进行扬起。区别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通过区别劳动与交往,深化技术理性发展的内化机制,其交往行为理论便是突破科学技术异化的关键。

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内容构成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源于其对科学技术异化的批判,他认为正是因为劳动活动的过分“合理化”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从而产生了科学技术的异化,因此,扬弃科学技术异化必须要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即用交往取代劳动的核心位置。

1.交往行为概念的内涵及实质

哈贝马斯认为,要想阐明交往行为理论,需追溯到相互理解所需要的媒介和背景的相互关系的原初状态,必须从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层面入手,考察不同的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以及它们间的相互理解的过程。他把社会行为分为四类:一是目的性行为,即工具性行为,就是我们说的“劳动”;二是规范调节的行为;三是戏剧式行为;四是交往行为。哈贝马斯认为,四种行为分别指代客观世界的不同方面且各有侧重。

工具性行为主要侧重与外在世界,或者是客观世界,即客观世界为我们提供一种最理想的达到目的的手段。规范调节性行为与遵循客观世界的共同价值约束相联系,我们遵守个体组织的价值约束必须与遵循客观世界的共同价值为前提;戏剧行为涉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世界的关系,其关键是通过自我表达来吸引他人的自我主观性的表现。交往行为同时考虑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行动者“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通过语言为媒介进行互动。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理论比其他行为理论更具有合理性,且由交往组成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生活世界。

2.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行为

社会行为协调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交往行为,而交往行为以语言理解所形成的意见一致,即语言理解为交往行为的核心地位。哈贝马斯认为,必须借助于语言为媒介,才能真正实现在主体之間展开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在目的性行为中,行为者想要实现影响改变客观世界这一目标,就必须先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来影响其他人;在规范调节性行为中,语言主要为我们提供共同的文化取向,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世界的合法关系,是人们建立规范和行为导向并取得意见一致的辅助媒介;在戏剧行为中,语言既是自我表现主观世界的工具,同时又是表现行为者的认识和情感的媒介。

语言理解在交往行为中占核心地位,那么建立平等的合理的言语行为模式并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的关键。要遵循两点要素,第一是要确立言语有效基础,遵循言语的可领悟性、真实性、真诚性及正确性。第二是要交往参与者必须具备遵循言语有效性要求而交往的能力,即具备交往资质。只有满足以上两点要素,才能保证交往行为过程中的语言理解。

3.交往与主体间性

建立交往行为还有一个必须要建立的关键要素即建立“主体间性”结构。建立自由的、平等的主题间的平等、合理的交互关系,语言理解是交往行为构建的内部核心,建立“主体间性”便是交往行为的外部要素。哈贝马斯认为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合理的交往行为才是合理的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同样对构建“主体间性”结构要关注的要素进行了强调。首先,言语有效性基础确立和交往参与者的交往资质提高,宗旨都在确立平等的合理的主体间性结构。要关注主体间性与外在世界、与给定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三重交往关系。其次,主体间性对个体存在和社会发展都极为重要,因为统一化了的个体自觉影响自身进化方向。因此,建立交往行为必须要关注“主体间性”结构的自由、平等。

二、交往行为理论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通过对其交往行为理论的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剖析后,尤其是“主体间性”结构的提出,不难分析出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态度。“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理论,区别于“主客体”结构为核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客关系升格为主主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加反思的历史客观唯物主义,过分突出生产力生产方式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却忽略了道德规范结构。哈贝马斯想要重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更全面合理的评价生产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的,这有利于更全面理解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哈贝马斯提出,是交往和策略等因素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协同机制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伟大的技术变革并不能带来社会变革,因此,生产力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基于交往和策略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推论,哈贝马斯进一步提出主体学习机制与社会进化的设想。即社会进化主要在于主体之间的交往,而在交往中驱动社会进化的动力机制便是主体学习机制。主体通过学习技术、道德获取交往更高级别的资质,提高交往资质后,主体间自我统一性促进个体的发展,每一个个体发展集成促进社会进化发展。进而完成其历史唯物主义主体间性结构为核心的交往关系的建立。

为此,哈贝马斯进一步构建了交往合理化的标准。第一,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认为,共同的、普遍的规范标准是能够为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标准,也是规范标准的普遍化,为此他提出了商谈学理论来论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第二,选择恰当的语言。在哈贝马斯看来,凡是有交往的发生都伴随着语言的发生,当语言行为受到歪曲的理解,不合理的交往行为就会产生。语言是调节交往合理化的关键所在,人们之间的交谈交往都是通过语言来使交往者或交谈着来实现那种包含实情、人情、以及心情的相互理解。当对话双方通过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并让对方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意图,这就达到语言调节行为的目的。第三,进行对话活动。交往必须进行对话,双方为了使各自的利益得以实现而提出的各种要求以及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对话同样是交往,民主、平等、和谐对话才能使交往双方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交往行为理论意义及问题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极具探索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内部核心内容是进行交往行为双方通过理解达成一致和共识,这个理解要通过言语的正确性、有效性等为前提。通过哈贝马斯的限定,这种共识是建立在非强迫的、平等的环境下完成的。在现实中,那种交往双方完全的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理想语境是极难实现的。这种情景的设想是带有浪漫的、理想的乌托邦色彩。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极具创新,并且富有建设性的理论,这也符合其理性批判不拒斥理性的态度。

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只注重了精神的层面,忽略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决定人们交往形式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即生产是交往的前提和基础并决定了交往的形式。哈贝马斯创造性的区别了劳动和交往,他把交往合理化寄托于交往者的真诚之上,这割裂了交往去劳动之间的关联性,又把社会的进步更是寄托在交往主体间的自我同一,这又割断了交往与社会生产和需要之间的联系,因此最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
如何理解现实的人——论哈贝马斯理解人的三个维度
牺牲内向化的多维度解析——基于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解读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作为交往理解的诠释学——哈贝马斯诠释学的研究对象
无“法律”即无“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