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转喻机制作用下的疾病命名

2020-12-09钟文硕

山东青年 2020年11期

钟文硕

摘 要:人类具有认知局限性,所以往往基于自身的体验,用相对简洁的语言符号表征一个概念最具突显性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特征,以此为事物命名。概念转喻机制在疾病命名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概念转喻机制作用下,疾病命名遵循体验原则、突显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由于疾病命名的特殊性,在追求准确性的同时,也要避免污名化和误导。

关键词:概念转喻;疾病命名;命名原则

一、概念转喻理论与命名

命名既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万事万物的出现都伴随着命名。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命名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中国古代的命名观在诸子百家的“名实之争”中有所体现。如《论语·子路》中提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老子《道德经》中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墨家的思想则是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针锋相对的,他们认为“名”来自于人的实践,“名”要与“实”相符合。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认为在“实”和“名”的关系中,“实”是第一性的,“名”必须符合实际。[1]。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指称论”,也就是“命名说”。所谓指称论,就是将语义与所指对象联系起来[2]。在指称论阵营中,又主要有罗素的“摹状论”和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

认知语言学出现之后,概念转喻这一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为命名提供了新的思路。认知语言学承认人类的认知局限性,认为人类会在体验的基础上倾向于经济而又省力地对于突显出来的部分进行表征,用一种事物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或某一特征对整个事物进行命名。正如万事万物的命名一样,疾病的命名既有表层的语言编码问题,也涉及深层的认知机制。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来阐释疾病命名表象之下所隐藏的转喻机制,并且分析概念转喻机制下疾病命名的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来源于人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互动产生感知体验,逐步形成概念,概念再转化为语言意义,最后则是语言编码。在整个概念化过程中,有一些认知机制在起作用,而转喻就是一种认知机制,也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传统的修辞学认为转喻(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段,只存在于语言层面,就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另一种事物。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转喻是一种深层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转喻的实例,例如:

(1)白宫不会接受控枪。

(2)他是坐三轮来的。

(3)我在网上买了一把王麻子。

例句(1)用“白宫”替代“美国政府”,属于地点替代机构名称的转喻。例句(2)用“三轮”替代“三个轮子的车”,属于部分替代整体的转喻。例句(3)用“王麻子”替代一种菜刀,属于人名替代产品的转喻。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转喻主要有三种类型: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命名问题涉及的主要是指称转喻。

二、概念转喻机制作用下的疾病命名分类

疾病的命名要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同时最大限度体现出疾病的特点,在准确性和语言经济性之间找到平衡。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存在一些具体的疾病命名类型。笔者将疾病命名大体分为以下几类基本模式:

(一)身体部位(器官)+症状:最常见的疾病命名方式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器官加上诸如“病、症、炎、痛、疮、癣、肿、骨折、损伤、衰竭、结石、梗阻、肥大、硬化、增生、闭锁”等症候类修饰词。例如:心脏病、肺炎、腰腿痛、肾衰竭、胆结石、肝硬化等等。这一类疾病的命名机制是用“身体部位或器官与疾病感受或特征”相结合组成的名词词组命名疾病,属于疾病特征替代疾病的转喻。

(二)修饰词+身体部位(器官)+症状:本类属于第一种类型的下位范畴。这种名词性或形容词性修饰词多数放置在身体部位(器官)之前。例如:急性肠胃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神经性皮炎等等。这一类疾病的命名机制与第一类基本相同,是在第一类基础上的具体化,属于疾病特征替代疾病的转喻。

(三)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还有一部分疾病以人名或地名命名。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雷诺综合征、克山病等等。这类疾病的命名机制是用发现这种疾病的人或第一个患这种病的人的名字来命名,抑或是用这种疾病第一次被發现的地点来命名。这一类属于专有名词替代疾病,是典型的转喻。

(四)外来语音译或直译:有一些疾病的命名来源于外来语的音译或直译,如艾滋病、登革热、猩红热等。这类疾病多为从国外传入的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疾病本身的特征或病人的症状比较复杂,很难准确描述,所以采用音译或者直译的方式,属于用外来语词汇替代疾病的转喻。

(五)对症状的描述:还有一些针对疾病症状描述的命名,如肥胖症、癫痫、百日咳等。这类疾病命名多数并不包含身体部位或器官,它们只是对疾病症状的简单描述,属于用症状替代疾病的转喻。

三、概念转喻机制作用下的疾病命名原则

同其它事物的命名一样,人类对于疾病的命名基于人类基本的认知规律,命名本身是概念结构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疾病经过命名后不断被使用,逐渐固化下来。疾病的命名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如转喻机制作用下的体验原则、突显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等。

(一)体验原则

体验是人类认知的起点。体验观是认知语言学众多理论的基础。一个事物从出现到用语言符号进行命名,是“体验”的过程。在转喻机制下,人类对事物进行命名,需要遵循体验原则。

上文提到的各种症状,例如,“梗阻”是“阻塞、不畅通”的意思;“闭锁”指“严密的合拢”;“硬化”是“变得坚硬”的意思;“结石”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器官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而狭窄、肥大、增生等症候名称则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人类的体验。这种体验基于人的身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所产生的感知,再此基础之上逐渐抽象形成概念,而概念正是语言意义的基础,也就是命名的基础。转喻机制作为认知加工和心理操作手段,将人体的体验转化为概念并与语言层面联系起来,实现在语言层面的命名。所以,万事万物的命名都是基于体验的。

在体验原则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倾向于用具体的事物替代抽象的事物,以此进行命名。比如上文提到的用人名、地名、症状描述来替代疾病的转喻模式。这类具体事物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概念。如“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由于症状比较复杂,所以它的名称很难用一个简洁而又准确的名词词组进行表达。而采用疾病被发现的地点来命名,则体现了人类倾向于用具体的事物替代抽象事物的认知特点。但这种命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可能带来污名化,对公众产生误导。

(二)突显原则

从概念层面到语言层面,转喻机制的作用还涉及到“突显观”。也就是说用一个名称来命名一个事物时,概念中最突出最明显的部分会显露出来。事物显著度的差异有一些基本规律,如有生命的比无生命的显著,具休的比抽象的显著等[4]。例如下边的句子:

(4)大个明天会陪你去。

在例句(4)中,“大个”是这个人众多特征中最明显、最容易辨认的一个,所以用“大个”来命名这个人,属于“部分”替代“整体”的转喻,体现了认知突显性。人的认知往往对于特点最鲜明、最容易记忆的事物更加注意,例如“肥仔富”、“光头强”等昵称的命名也体现出身体特征的突显性。人类是具有认知局限性的,在面对复杂概念时,能加工的信息是有限的,人类更容易注意到那些相对明显的、外显的特征。

突显原则是疾病命名的基本原则之一。用一个词把一个新的名称与之前出现过的名称区分开,是人类的底层认知机制在起作用。比如上文疾病命名类型中的第二类,就是在突显原则基础上对于原有疾病名称的细化分类。例如“肥厚型心肌病”突显了“肥厚”,“急性肠胃炎”则突显了“急性”,突出了和其它类型肠胃炎的区别。底层转喻机制指引着人们对于一个事物最明显、特点最鲜明的某个方面或特征进行语言编码。

(三)认知经济性原则

人们之所以用已经存在于生活中的词汇来表达新意,涉及到认知经济性原则。认知经济性导致语言经济性。语言经济性原则在语音层面、语义层面和语法层面均有体现。语音方面的连读、省音,语义方面的缩略、旧词新义,语法方面的省略主语等现象都是经济性的体现。例如,很多人有给小孩子起乳名的习惯,如“乐乐”、“欢欢”、“苗苗”等昵称。用简单、容易记忆的词汇对人进行命名,本身就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在语言经济性的背后,则是追求高效、省力的人类认知经济性原则在起作用。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出现一个新的概念就用新的词汇来表征显然是不现实的,人类认知世界的简便方法之一是赋予已有词汇以新的意

义[5]。“艾滋病”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时,面对它的英文名称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官方最终选择了“音译”的方式,将AIDS翻译成“艾滋病”,而没有采用“对译”的方法将其翻译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正是认知经济性原则的体现。

四、疾病命名的特殊性

疾病的命名带有人为因素和主观色彩,容易带来污名化,也可能对人产生误导,其中尤以传染病的命名问题最为严重。面对这种情况,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会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人类传染病的最佳实践》。这份指南规定了一些传染病命名的基本原则,如在命名中不出现地名和人名,不使用物种或由不同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认同所定义的人类群体,也不能出现容易引起恐慌的字眼[6]。

比如在“艾滋病”的中文译名中,“艾”不应写成“爱”,因为后者会造成一定的误导。众所周知,艾滋病的傳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如果在翻译时使用“爱”字,可能会对普通民众产生误导,误以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性传播。所以疾病的命名需要在准确传达疾病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避免污名化和误导。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疾病命名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在于如同对其它事物的命名一样,疾病命名的背后是人类的转喻认知机制在起作用。人类寻求用准确、简单、突显的方式命名疾病。命名的实现要遵循体验原则、突显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同时,疾病的命名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人为纠正一些可能带来污名化和误导的命名。

[参考文献]

[1]牛汝辰,程 锦,邓国臣.中华命名观视野下的政区命名对策研究[J].测绘科学,2014,(12).

[2]王寅.指称论新观:命名转喻论—从摹状论、因果论到转喻论[J].外语教学,2012,(6).

[3]黄曙光.转喻认知运作机制中的概念突显[J].当代外语研究,2014,(9).

[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5]王馥芳.认知语言学反思性批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6]斯扬.“西班牙流感”与疾病的命名[N].文汇报,2017,(6).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