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

2020-12-09张树娟钱得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4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留守儿童小学语文

张树娟 钱得明

【摘要】当前农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决定了很多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这样子女就会留守在农村进行读书生活,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阅读教育,提升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能力,阅读感知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因此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提出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农村  留守儿童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94-02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带去的兴趣,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学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探索阅读,这是教师当前的重要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从阅读的世界中获得精神食粮进而丰富自己的视野和头脑。

一、关于阅读兴趣的阐述

阅读兴趣其实是一种心理表现,主要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于文本当中产生的信息符号内容有一种探索认知倾向,并且感觉十分快乐,反映了阅读意识。从狭义上看,阅读兴趣就是读者对于书籍的喜欢程度,现阶段农村学生阅读兴趣不是十分浓厚,并且阅读空间和时间都有限,这样将会阻碍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书籍是丰富人类精神的良药,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去陶冶人们的情操,也拥有更多的智慧。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閱读习惯。这样才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农村留守儿童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针对于农村现阶段的语文工作来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农村很多留守儿童缺少家长的教育与关心,在阅读过程中只能依靠教师和学校去培养起阅读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素养,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更加繁重。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还需要教师做很多工作。这也是农村教育能够与时俱进的一个途径和办法。当前开展精准性教育是减少城市和农村教育距离的一种政策,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不断地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让农村学生的阅读也能够进入到新的层次当中。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光要完成教学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狐狸和乌鸦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寓学于乐,让课堂上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寓言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教师还可以用扩写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想象狐狸和乌鸦第二次见面的场景再进行表演,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寓言故事。课后我们在安排亲子阅读,让学生带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阅读。农村的老年人大多数不认识字,听是没有问题的,能否听得清楚,这更加发挥了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他要把故事有声有色地讲给爷爷奶奶听,还得让爷爷奶奶听懂,并且说出自己的评价。学生有了兴趣后,我们根据图书室的藏书,给学生推荐不同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己在私下可以阅读,还可以带回家进行亲子阅读或独立阅读。教师根据学生近期的阅读,在班级组织开展“开心阅读”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同时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价都能鼓励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语文素养;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能从其他同学和老师口中得到更多的阅读小技巧。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阅读,阅读的兴趣自然越来越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培养策略分析

(一)为学生提供阅读条件,提升阅读空间

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本身缺少家庭的教育关心与照顾,并且在思想上、心理上十分孤独和内向,在这样情况下学习趣味性较弱,经常出现淘气逃学甚至厌学等情况。为了减少这种问题的产生,减少由于留守儿童给学生带去的不良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为学生开辟阅读条件。例如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入手,为学生选择购买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增强阅读材料的积累,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可以从童话故事科学小实验或者是人文故事等等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农村一些学校收藏有限,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起读书角,让学生去分享自己的阅读材料,如果学生手中的阅读材料有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己制作绘本故事,把自己读过的故事通过绘本的形式制作出来。比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先教学小水珠的片段,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让他们自己扮演这三种小动物,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夏天。最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画出来,配上圆圆的绿绿的荷叶。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四位小朋友合作,一个绘本故事就制作出来了,这能够给学生带去一定的新鲜感。还可以达到资源共享,起到复习的作用,同时联络了同学间的感情,团结班集体。还可以推荐书目,例如:和农村学生生活相关的读物《床边的小豆豆》《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还有名著童话《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格林童话》等等。在学生生日时家长帮助购买,或家长回家探亲帮孩子购买,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阅读材料,也让学生在这些阅读文章中找寻美好的童年,忘却缺少家庭关爱的痛苦,逐渐地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

(二)给学生带去阅读体验,增强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给学生更多的阅读体验与感受,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图片、照片等等形式为学生创建阅读氛围。在学习《端午粽》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以及包粽子的情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怎样包粽子,包饺子,包包子的美食,再把制作过程写成小文章,把教学融入电视、制作、写作中,三位一体,学生更愿意阅读这样的文章。如果农村条件有限,缺少多媒体设备,还可以运用表演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实际教学教师可以按照阅读的情境情节让学生去表演或者对话,更可以分角色的朗读,增强一些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也对优等生产生一定的调动与引导。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演绎,更可以对一些留白的地方做好想象,这样对于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阅读竞赛活动,语文阅读兴趣的高低与学生阅读能力和参与活动的次数息息相关,弱势学生无法理解文本当中所表达的内涵和人物思想情感,那么阅读就可能平淡乏味,死板并且缺少情感,那么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还有对文章当中思想情感的了解,教师运用竞赛的活动来实现。学生在阅读之后可能会产生一些感悟,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并且让学生大声地讲出来。若是存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种小组竞赛活动给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也让学生在竞赛活动当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充分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秋天》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去看看秋天,认识秋天,寻找秋天,秋天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视野当中非常熟悉,不但有金黄的麦田,还有纷纷的落叶,更有农民伯伯收获的景象,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将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阅读文章《乌鸦喝水》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的去表演,有人是旁白也有人表演乌鸦,这样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将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

(三)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加阅读探索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十分丰富,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想象力,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想象,特别是留白部分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想象学生就能够领会文章的意志和情感,并且掌握了阅读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续写扩写,将自己的想象和课文文本连接在一起,然后读给小伙伴们听一听,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也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教师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如果自己是文章当中的主人公,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和选择。有效的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之下,可以更好地调动起生活经验,续写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充分提升阅读写作综合能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方法是做事的捷径,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掌握的阅读方法读书,大幅提高阅读效率。例如,1.帮助学生量身制定符合他自己的阅读计划,首先提出基本要求和格式(内容、时间等等),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其次老师根据学生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分析学生喜欢的书目、类别、判断出固定的讀书时间,提出教师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师生共同讨论阅读计划、修改阅读计划、鼓励学生阅读、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的阅读计划,最后教师监督学生的阅读计划完成情况。2.做摘抄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课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做摘抄本,摘抄本除教师规定的栏目外,学生也可以写上自己喜欢的栏目,教师定期检查、评价、鼓励学生、指出摘抄本在某一时段的优缺点。班级内也可以设置互读摘抄本制度,阅读完学生写上自己简单的评价语言。这样做能相互监督、督促学生阅读,也能在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五)为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展示自我

一个学生的收获和特长得不到展示,那么他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失去原有的兴趣。教师为学生已经做了那么多关于阅读的事,学生阅读兴趣很高,这时教师就要给他们搭建平台,充分展示自我,展现阅读带来的快乐。除以上的班级组织“快乐阅读”主题班会、亲子阅读等等,这时我们老师就要为学生搭建校内的活动,不能局限于班级。比如,参加学校的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让他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参加阅读活动,给他们讲自己阅读成长的经历,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陪伴他们一起阅读等等。也可以在校内开设开放式班级图书橱窗,捐赠自己读过的书,定期更换、专人负责,让全校学生随意拿取、阅读,并让其他同学阅读自己在读书中的所得,快速、准确地掌握图书的主要内容和阅读收获。一方面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阅读真正的价值,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结交更多的读书朋友,在生活中不再感到孤单、寂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与分析,首先了解什么是阅读兴趣,其次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趋势所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拓展阅读空间,并且给学生带去阅读体验,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对阅读的探索。还例举了一些符合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以及后续如何继续巩固、提高、保持积极向上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陈莉颖.低年级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上),2019(11):117-118.

[2]乔丽.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7):56-57.

[3]靳倡利.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探究[J].考试周刊,2019(41):53.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留守儿童小学语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