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0-12-09高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4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师生互动措施

高艳

【摘要】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既有口头言语方面的互动,如问答、讨论、听讲、要求和评价等;也有非言语的互动,如身体动作、体态、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本研究针对的是师生的言语互动,即教师和学生在口头言语上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教师在课堂上所做出的教学口头言语,以及学生的回答行为和提问行为。

【关键词】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  教学问题  措施

【基金项目】2020年榆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课题编号:YWX20031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78-02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要求教学过程中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建立和谐、平等师生关系,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通过现代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单一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后,师生互动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经过长期的推崇和实践过程中,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有些教师不能够正确理解师生互动的真正含义,错误地认为师生互动只是一种通过教师简单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简单的问答式师生互动教学并非是其本质,所谓问题的本质即问题所具有某种意义。师生互动不能单纯将问题包含其中,而是将问题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传达。另外,还应该通过问答式教学对知识进行探究,才能实现师生互动的真正含义。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流于表面,没有实现互动的本质。在实际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对师生互动只是表面形式,简单的提问,使师生互动过于机械化、死板。最后,教师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能准确掌握互动的节奏,教师一般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回答是否正确标准、是否追上课堂进度等评价学生和自身教学成效,忽视对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公平参与、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从而不能使师生互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严重影响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以上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角度的表扬,提高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赞许、表扬、认可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当课堂上两位同学朗读时出现了不流利的情况,老师说:“其实我觉得他们俩读得都很不错,因为这段话确实不太好读,而他们读得正确、流利,这就很了不起了!让我们一起再把这句话读一遍好吗?”老师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两位同学也因为老师的宽容鼓励而重拾信心。在本研究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只有一次出现了批评与维护权威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基本都是积极的接纳和表扬,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强化影响[1]。

表扬内容要具体,不可千篇一律,可以表扬学生回答的内容、思路、语言、姿态等方面。教师的表扬绝不是简单的“你真好”、“你真棒”,还必须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具体的评析。当学生回答很好时,教师除了肯定学生的回答,还应对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进行评价:声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楚、思路是否清晰、语句是否通顺、姿态是否大方等。如《哪座房子最漂亮》课,学生说出了一个比喻句,老师这样表扬他:“你说得真好,把教室前的一排白杨树比作站得笔直的小士兵,你站得也像小士兵一样呢!”又如,《记金华双龍洞》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作者在空隙中行船,老师表扬:“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一分好奇,还有一分小心翼翼。”再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学生朗读“阮恒”献血时从坚决到犹豫不决再到坚决的过程,老师表扬道:“他带了自己的感情读,真不错,这样就真的进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呢[2]!”

三、声情并茂地讲解,深化认识,多样互动

如《永生的眼睛》一课,课堂开始时,教师便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这样讲到:“孩子们,我们可以走过祖国的山川大地,可以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欣赏五彩的世界,是因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世上有很多人渴望拥有我们这样的幸福,如果一个盲童,拥有和我们一样明亮的眼睛,看到这多彩的世界,该多美好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中立即进入文本的故事和情感,也为整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这就是利用讲解为学生搭建情感的支架。再如,《浅水洼里的小鱼》,同学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到小男孩捡起浅水洼里小鱼的动作之后,老师用这样的话引导孩子们学习小男孩和叔叔的对话:“同学们,生命最宝贵的,关爱生命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假设今天受到伤害的不是浅水洼里的小鱼,而是其它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呢?或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看来,我们也很在乎,我们也有一颗关爱生命的心。老师相信,有了大家的这份爱心,更多的动物会得到保护,更多的人们会得到帮助,世界也会因我们的互相帮助而变得更加美好!”老师的讲解总结并升华了学生对小男孩的感情,将学生的情感参与一步一步推向高潮[3]。

四、教学重难点处讲解,提高互动效率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启发要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时机: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之时;以及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之时就是启发的关键时机。简言之,就是要在教学重难点处讲解,给学生以启发,利用讲解,为学生搭建理解的支架。《杨氏之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杨氏子”的聪慧之处。

对杨氏子这句话的理解是整节课的重难点,而此时学生的理解情况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已经理解到了深处。此时就体现了教师讲解的重要性。教师及时的讲解,为那些没理解透彻的同学搭起了支架。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他们也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了杨氏子的聪明之处,并回答出“此时杨氏子才九岁”这一重要的信息。同时,那位被打断的同学也并未觉得自已被老师打断而不开心,因为她通过老师的讲解也明白了理解问题应该由浅入深的道理。

五、活用微课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微课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制作较短的视频,从而针对性地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既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创设更为真实和客观的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主要是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主要的时长控制在10分钟之内,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要运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从而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语文教学效果。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内容较为繁多,而课堂上占用的教学时间也比较宽泛,常常出现学生思想不集中的状况,因此教师要根据微课时间的限制,从而精心挑选制定讲课的内容,突出教学的主题,明确教学重难点,保证学生能够跟随课堂节奏掌握知识。语文微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而微课所选取的题材相对较多,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从而保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理论之间的有机结合。同时,有效地利用微课语文视频,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这对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来讲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具体典型的教案,既能够将情境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加强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牢固掌握语文知识。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设计微课必须要做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首先,教师不能因为微课的内容相对较少,或者知识点过于琐碎,从而将微课教学的内容零散地进行展示,在这种状况下不易表现学习的目标,导致学生学习失去方向感,不能把握重心。其次,筛选优质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网络素材参差不齐,而学生又常常缺乏选择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必须要精心准备,从而选择适合课堂,且易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素材来进行编辑。最后,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好语文目标,只有学生能够创新,适度应用,这样才能够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微课视频必须要控制在10分钟之内,从而呈现教学内容。微课本身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也不受地点限制,但是当前小学生年龄尚小且活泼好动,在课下完成任务的自主性相对较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微课的使用效果,通过良好的控制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提前准备微课教案,并进行时间规划。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准备教学器材,主要包括录制设备和教学设备,在录制微课视频之后通过相关的软件来对内容进行编辑。同时,在微课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要向学生呈现课堂内容,必须要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提前整合相关资源完成所需要的音频及图片等资源,并通过去粗取精的方式进行整合。語文微课中的图片和音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讲较多,所以在选取题材时要对知识进行讲解,掌握相关的语文技巧训练,重视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加强语文片段的赏析等,所以教师可以在根据教案设计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题材内容来进行语文示范。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微课的正确使用方式,通过在课堂的开始运用微课,用剩余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听取学生提出的相关意见,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追踪调查,从而来对微课的使用模式进行调整。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微课的有效运用,而微课只要是依托现代化的多媒体科技来实现教学,受到学生的青睐,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坚持相关的原则,加强对微课设计,从而能够将语文课堂的精髓,呈现在微课当中,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以宽容的姿态接纳学生情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安全感,是创造良好互动的前提。恰到好处的表扬,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进师生情感互动;多取向的中肯的表扬还能使学生对成功进行理性的归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采纳学生的观点既能将学生的思路串联起来,也能间接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师生互动的课堂一定是“眼里有学生”的课堂,是善于运用称赞和鼓励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彭晶.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9(29):346.

[2]张方.浅析现代教育技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师生互动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0):25.

[3]刘建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法的浅谈[J].读与写,2019(28):95.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师生互动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