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0-12-09易晓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阅读教学

易晓丽

【摘要】当前,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和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所起到的重要性作用。因此本文也就当前小学校园内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分析,重点了解到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希望能够发挥出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此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  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76-02

前言

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语文课堂上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小学语文课堂所具有的优势进行发挥,让学生真正能够深入到课堂知识学习的内部,了解到阅读知识的重要性,以此对其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而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在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大环境下,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最新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而为后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之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性思维所具有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揣摩作者所具有的思想,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活动,还是要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灵感。所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最大的方法,就是结合使用阅读教学的优势,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练习,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重视程度的缺乏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之中,阅读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通过有效阅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未来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阅读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本身,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意识不足,因为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期,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主,所以小学生会认识阅读文本中出现的一系列生僻的汉字和词语,理解文本大致的含义,以及相关的内涵。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性的思维。所以教师受到以往影响深厚,思想意识上无法及时的改善,这也导致教学方法依然沉浸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之中。

除此之外,在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理念影响的环境下,教师无法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课堂锻炼的机会。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围绕着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得以改善,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是听到了教师讲解的一些内容,机械地进行记忆和分析,但是却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思考文本中的哪些含义和内涵,也并不能够检测自己当前知识学习的效果。还有教师在课堂上也很少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些情况都造成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导致学生在阅读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遇到重重的困难,浪费资源的同时,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形成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缺乏

阅读知识的学习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效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众多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但是也由于受到了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本身的思想意识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形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都无法有效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知识的传授应该是以教师为主,自己只能是听到了教师讲解的一些内容,机械地进行记忆和分析,但是却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思考文本中的哪些含义和内涵,所以课堂的学习也需要以教师为核心进行知识的传递,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只有自己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地掌握其中所包含的内涵。所以这样的错误观点也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够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机械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整个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即便是教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开展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以在阅读学习的阶段只能够等着教师传递知识,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學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的热情程度,无法保证整个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阅读教学工作本身的优势也无法得以发挥,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改善,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自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之中,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就要求能够拥有一定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够突显出学生学习的效果,也能够在最佳的环境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阶段,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比较爱玩儿的天性,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采用自由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有感情地课文朗读,在不同角色朗读文章的过程之中,学生就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也能够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想法,这一点对于加深学生阅读效果和阅读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性作用。

當然也可以结合使用表演的形式,这种比较自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有着更好的积极性,也能够在课堂上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体会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课文中已有的意境,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朗读和表演。这样能够保证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灵活有效,也能够调动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进而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以此让师生在最佳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二)批判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想要真正发挥出阅读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就需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创新思维中批判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批判,这样就能够让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有人认为祥子是可悲的,而有人认为祥子的做法无可厚非,这就是一种批判性的阅读思维,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课堂中,学生熟悉的人物,或者情节进行学习,就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启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使学生学会变换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批判形式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展方法,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以及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利用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之中,校园教学工作也走上了最新的发展道路,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取代了以往的板书式教学模式,这也为学生带来了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简单的黑板写字,融入了多媒体的教学,把生动的图片、视频和音乐等方法应用到课堂教育工作之中,从而在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印象。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工作的阶段,就可以充分地把这一优势进行利用,让学生能够受到感官上的冲击,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文章阅读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时候,因为其属于童话故事,如果教师枯燥的用语言进行讲解结合板书的模式,学生很难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以及思想情感有所理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找到动画、视频,或者是图片在课堂上辅助教学,就更能够加深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小女孩当时又冷又饿的情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帮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

(四)补充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部所涉及到的文章,以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很难真正地发挥出教育工作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和眼界都会受到局限,这也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还需要找到正确的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利用补充的方法,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其中主要指的就是,对阅读材料的补充,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章内容,找到与其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性的阅读,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所涉及到的重点,然后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想象,再通过读书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实际开展中,教师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在阅读课堂上,很多教师习惯性地把文章的核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平铺直叙地灌输给学生,这也影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所以在以上内容中,本文针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分析,找到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希望能够发挥出课堂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学生后期的良好成长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桂阳.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59-60.

[2]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3]袁水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11.

[4]王立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20-21.

[5]郝淑菊.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124+135.

[6]赵明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99.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小学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