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娥江流域孝文化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

2020-12-09倪江凌

山东青年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倪江凌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民族文化、人文情怀的智慧之源”。本文从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与当代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角度入手,挖掘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内涵,积極探究实践路径,创新孝文化教育体系,强化文化自信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关键词:曹娥江流域孝文化; 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内涵;实践路径

2020年1月,中国爆发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此过程中,具备较强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高校学生,在家庭、社区防疫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地宣传防疫知识,劝阻家人远离聚会,引导家人采取正确进行家庭隔离。在这一具有广泛而又有深刻影响力的社会事件中,当代高校学生在思想认知和精神感知方面的特征,有了全面的体现,这也引发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如何才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

孝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与命脉[1],其中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明精华。孝文化重视家庭伦理,强调代际和谐,为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建构了安宁稳定的精神家园。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仁孝文化分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推动作用。数千年来,该区域孝风延绵,涌现了无数孝行感人的人物,孝女曹娥的故事便源于此地,并成为激励人们传承孝文化的源动力。

本文就是基于对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深度理解,综合当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指导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效践行孝文化的精神内核,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群体对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和民族责任的认知水平,促成其思想认知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朝气蓬勃,才华洋溢,但在孝德教育上还是存在一些孝德观念淡薄,孝道实践不足乃至家庭伦理失范的现象。

(一)感恩意识匮乏

当今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们的精心呵护下长大,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父母长辈们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习惯了一味地索求,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付出则漠然视之。他们不感恩,不懂回报,不知为他人着想,不会换位思考。根据本人在全院五个系800人展开的孝文化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6.23%的同学每隔一周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没事就不联系和不联系父母的同学也不少,占10.67%;在问及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20.5%的同学表示不记得;12.3%的同学在父母生病时未陪伴照顾;21.7%的同学表示很少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情感沟通,而且还有7.6%的同学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出言不逊。更有甚者,当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无端要求时,恶语相向,甚至走向极端,出现“杀父弑母”案件。

(二)生命意识淡薄

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1]只有身体健康,才可以孝敬父母,才可以去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剧增,大学生在学业、恋爱、就业方面的压力增大,加上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面临压力时自己排解不了,很多选择逃避,沉迷游戏,荒废学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或杀人,这些现象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到了2005年,内地大学生自杀人数到达了116人。大学生自杀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这尤其应当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三)以自我为中心倾向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一部分大学生注重和强调对自我需要和利益的尊重,追求自身价值,不重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重视自我自由、独立,轻视社会制约,以自我为中心倾向明显。在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冲突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集体主义意识淡漠[2]。同时,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使不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日益功利化的趋向,他们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

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精神,结合时代特征,让当今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何谓“孝”,为何要孝敬父母,以及如何才算敬孝,得确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事情。当今大学生需要孝文化的滋养,孝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二、曹娥江流域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准则之一,是人们从维系家庭关系到融入社会的行为规范[3]。曹娥江流域是一个崇尚孝道,有着悠久孝文化传统的地方。“事亲至孝”的虞舜,恪尽孝道,名列“二十四孝”男孝之首;“孝感动天”的曹娥,被历代封为孝烈,名列“二十四孝”女孝之首[4];现代孝子辈出,有省吃俭用,克勤克俭,为家乡捐资助学1500余万元,建立21所学校的旅港乡贤张杰;有年愈古稀,依然为中国申奥奔波各国,最终成功申奥的体育外交家何振梁等等。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发挥孝文化的德育功能,从仁孝、感恩和自信三个方面挖掘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新时代价值意蕴,推动传统孝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融合,把大学生培养成敬爱父母,感恩他人,热爱祖国,勇担责任,乐于奉献的有志青年。

(一)仁孝

曹娥江流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仁孝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舜帝在仁孝方面的的典型事迹,还是孝女曹娥的感人事迹,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仁孝文化。在这一历史造就的人文语境之下,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积极吸收具有中华特色的仁孝文化内核,使之与当代家庭伦理、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等进行融合,依托高校思政教育的多样性,使曹娥江流域孝文化可以在学生群体中生根发芽。

(二)感恩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仁孝文化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中愚忠愚孝的成分逐渐被消除,反而被更具理性的感恩精神替代。在曹娥江流域的社会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当代人更重视感恩教育,希望人们能够以感恩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源于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感恩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表达感恩,能够将对家人的仁与孝延展到对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同学的感恩乃至奉献社会。

(三)自信

曹娥江流域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其社会影响力、表现力和传播力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在综合孝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注重传统文化自信的树立,让学生能够以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为蓝本,进行更深度的文化反思和文化自省,让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深刻内涵,得以有效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之中,并主动输出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中去,让曹娥江流域孝文化成为促成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来源。

三、曹娥江流域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

孝文化所承载的传统历史、传统事迹和传统精神,对于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孝德孝行、培育崇高品质、自觉艰苦奋斗都是鲜活而生动的教材。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要注重对传统孝文化内涵的时代解读,增强传统孝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力,探索形式丰富、运用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家风传承路径

家风奠定人们的道德人格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曹娥江流域孝文化是传统家庭孝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区域内的家庭伦理、家庭教育、家庭观念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注重区域良好家风的传承,鼓励学生诵读区域内的经典孝德故事、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观孝德纪念馆、在校园开设曹娥江孝文化大讲堂等多种方式,促使大学生深度感知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特质和精髓,培养大学生学习优秀孝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十大孝子”评比活动,评选出师生中的孝子孝女,为学生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通过这种良好家风教育活动的践行,来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水平,真正将曹娥江流域孝文化回归到现代家庭之中。

(二)融入思政课堂路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孝文化知识的内容,重点讲述传统孝文化知识的价值内涵,并引申至孝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教育价值[5]。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确诊病人的数据不断攀升,死亡病例也不断增加,人们深刻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可贵。因此,根据这一新时代特征,我们的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中就需要及时地增添孝文化的生命教育。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首先应强调珍爱生命价值,呵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爱惜自己是前提,只有将自己首先保护好,不娇纵,不逞凶,不违法,才能去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并进而为社会作贡献提供前提。

(三)社会实践路径

社会实践路径,主要是指参与社会福利事业,进行社区服务活动,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途径。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这一核心路径的实际作用较为突出。思政教育应当注重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还可以要求学生一学期至少做12-14课时的公益,作为评奖学金与评优的必备条件,同时也要对老师进行公益的考核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这样教育者道德训诫的话语,学生才会接受并模仿。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师生们可以深切感知社会民众所反馈的正信息和正能量,进而对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产生更直观的思想认知和思想体验。

(四)新媒体传播路径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因此,在曹娥江流域孝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对有关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内容和信息进行整合创作,传递孝文化。比如通过微信、微博、QQ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平台,开设孝文化专栏,传播传统文化精华;设置贴近生活的讨论话题,引導大学生自觉思考和实践孝文化[6];还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课堂等大学生喜欢的表达形式来开展孝文化教育。

此外,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一社会化传播的工作中来,形成高效的传播阵地,主动输出有关曹娥江流域孝文化的优质内容,从而肩负起推动孝文化发展,优化社会环境的发展使命,让学生在传播过程中获得更真切的孝文化感知和孝文化体验。

曹娥江流域孝文化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分支,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践行,已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对它赋予新的内涵,弘扬孝道,倡导孝行,把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摒弃自我中心主义,树立大爱精神,学会孝敬父母,并由孝及悌,尊重师长,友爱同学,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易臣何,陈金龙.中国传统孝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9(04):81.

[2]刘洋,李建宁.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价值[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38-39.

[3]徐玉琼.以孝廉文化涵养大学文化品格[J].学习月刊,2013(1):75.

[4]小田.论民众观念的日常存续—基于近代“曹娥文化”的扩展分析[J].历史研究,2013(04):63-79.

[5]高琛.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6]刘洁. 孝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22):24.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重点课题“曹娥江流域孝文化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135S024)。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浙江 绍兴 312300)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