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理论对大学生“空心病”问题的启示
2020-12-09卢欣欣
卢欣欣
摘 要:“空心病”是当今青年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自身价值观的缺失,很多青年人始终意志消沉,对生活提不起兴趣,这对个人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自我感指的是个体对处于社会环境中的自己所产生的一种即时的主观体验,我们依赖这种独特体验来确认自己是谁,并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自我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空心病”、自我感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空心病”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疗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空心病”;自我感;心理治疗
2016年11月,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副教授在《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提到,一些高等学府的优秀大学生,可以说是“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就像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孤岛一样,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他称之为“空心病”[1-2],它的成因包括当代社会、文化、科技演进的多系统变化的综合原因,本文拟从自我感的角度探讨“空心病”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空心病”相关概述
1.1 “空心病”的主要表现
(1)症状上可能符合抑郁症诊断[3]。“空心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但是与典型抑郁症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症状表现并不非常严重和突出,所以外表上看起来和其他人没有差别。(2)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患有“空心病”的大学生们感觉自己和世界及周围人没有联结感,尽管学业上成就不凡,但内心还是空荡荡,有強烈的无意义感。(3)通常人际关系良好。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做出的努力似乎都是为别人而做的,这使得自己疲惫不堪。(4)价值感严重缺失,有强烈的自杀信念,他们通常表示“自己不是那么想要去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活着”,感觉自己如行尸走肉。(5)负面信念持续时间长,有些从初中、高中甚至就开始了,且生物治疗和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不佳[3,4]。
1.2 “空心病”的成因
徐凯文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学校失败的教育方式是造成个体“空心病”的主要原因[1]。北大钱理群教授将教育商品化的结果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徐凯文认为,家长和老师是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通常只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予以重视,这造成了学生从童年时期内心便渴望被人关注。学生们在长时间“被安排”的生活中,他们形成了“成绩决定成败”的认知。以上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得这些学生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从高中升入大学,在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后,个体由于难以适应,最终导致了“空心病”[3]。
2.自我感的相关概念
当前,虽然研究者对自我感的概念内涵的理解总体一致,但阐述角度并不一致。第一类是自体心理学的观点。国内学者翻译Kohut的学说时,将“self”翻译成“自体”。因此实质上,自体心理学所指的自体感也就是本文的自我感。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就是我们当下体验到的主体感受,即我们当下所体会到的自己主体感受的种种,以及在过去到现在时间连续感中的自我感[5]。健康的自体必须依靠自体客体的回应,当缺乏自体客体回应时,人们会因自体感匮乏而产生对人际连接和亲密关系的深深渴望[6],从而产生抑郁、焦虑、自卑和空虚等心理问题。
第二类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Stern是首位对自我感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学者。他认为自我感是指个体关于自身概要的、不断整合的图式、概念或认知,是最基本的组织社会体验的主观视角,是构成社会性发展的主观体验的基础,是主导早期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角色[7]。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自我感是以量子跃进的方式发展,只有在新的行为和能力出现之后经过再组织、形成对自我和他人的主观看法,才能进一步发展。Stern认为自我感存在于一个单独的、独特的、整合的身体中,也在情绪体验、目标制定、构建规划、个人知识交流等活动中。当自我感受到损害或发展不足,则可能导致个体现实感丧失、快感缺乏、人格解离、文化排斥、社会化严重不足等问题。
3.自我感对“空心病”的启示
3.1 自我感对“空心病”的理解
徐凯文的案例经验表明“空心病”的大学生们可能出身优渥,父母关系融洽,从小接受精英教育。但正是如此,在功利主义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父母、老师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到了高中阶段,学校传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高考分数决定命运”的激烈竞争理念。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孩子本身的心理成长需求被忽视,原本应是与人建立连接关系的青春期被学习任务和学习分数充斥着,且父母对自己的处境缺乏共情,导致他们缺乏自主探索学习意义、生活价值的机会,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技能,致使在高度自由和理性的大学校园环境中,原本一直追求的目标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从而陷入价值真空和存在意义的饥荒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的自我感受到了冲击,身体、心理上体验到的感受变得缥缈不定,导致情绪低落、抑郁,内心空洞、快感降低,甚至是人际关系极度敏感的低自我感状态。针对此类情况,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重新建立来访者与外界的联结感尤为重要。因此,从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的观念出发,在干预“空心病”时,让来访者体会良好自体客体的感受。
3.2 自我感对治疗“空心病”的启示
赞美带来的镜映自体客体体验。米勒指出,当一个人感到被镜映,朝向主体的镜映他人通常结合了赞赏、理解和确认[8]。“赞赏”是指如实反射孩子夸大或自负骄傲的感觉。“理解”指父母或抚养者有能力给予充分的同调和共情。“确认”指在那些要求个体付出努力和掌握技能的活动中,确定孩子出现的各种感受。重要他人的确认放大了孩子对成就和能力渐增的内在愉悦。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能够善于发挥鼓励、赞赏和确认的作用,让来访者感到被认可和肯定、感到自己是被接受和欣赏的,那么他的镜映自体客体需要即被满足。SFBT始终肯定赞美的重要性,SFBT的实践者们认为要使来访者的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赞美能帮助来访者看到既存的优点、成功等例外经验是最先能用来帮助他自己的优势资源。当来访者看到其优势所在,他的自尊感立刻提高,面对问题的困难感或改变的恐惧感就会骤减。赞美带给人自尊,而自尊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9]。咨询师的赞美使来访者从赞美中认识自己的优势,并形成正向的自我价值感。个体的主体体验品质将以这种方式被提高,自体得以增强,以便个体愿意并能够投入日程生活的挑战中[10]。
倾听带来的理想化自体客体体验。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是个体需要感到与他人相连接,从而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的体验。它和我们需要与我们信任的某人融合或亲近有关,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安全、舒适和平静。理想化移情关系就是来访者渴望得到咨询师的力量、受到保护,以及从咨询师那里得到鼓舞和力量[11]。进入咨访关系后,来访者可能迫切希望能够被咨询师所接纳,并与咨询师相连接。在SFBT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倾听当事人想要表达的内容,筛检出言语背后感觉的线索,更要倾听来访者未说出的角度,包括那些有能量、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要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弦外之音”,倾听出对来访者来说重要的人、事、物,并在这种安全的氛围中,以当事人为专家的角度,来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从而让当事人产生与咨询师的连接感,体验安全、有力量的理想化自體客体感受[12]。
自然同理带来连接的体验。在自体心理学理论和实践中,一直频频发生对共情含义和强调共情的误解。常见的误解在于:一是利用共情来知晓和剥削他人;二是将共情和同情混淆;三是将共情和共情浸泡混淆;四是认为共情需要超越或悬置自己的主体性。SFBT认为咨询师的同理心,是穿透来访者生命的经验,并专心倾听来访者的一切,所以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展现对来访者情绪的接纳与理解,相对于负面情绪或语言的同理,SFBT更强调咨询师对来访者整个人及全体知觉的同理与理解。咨询师进入来访者认知、情感与行动的整体主观世界,并进行反应,使大学生来访者产生被连接的良好感受[13]。
[参考文献]
[1]徐凯文.时代“空心病”解读[J].陕西教育(综合),2016,(11):58-60.
[2]取自时代空心病——功利化应试教育之祸 - 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21651116.
[3]闫文迪.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空心病”现象[J].心理月刊,2018(09):12-13.
[4]朱思施,鲁林,文敏琳,马艺丹,涂燊.从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空心病”现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134-140.
[5]海因兹·科胡特.自体的重建[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6]亚瑟·乔拉卡米卡利,凯瑟琳·柯茜.共情的力量[M].中国致公出版社,2019.
[7]丹尼尔·斯滕.婴幼儿的人际世界:精神分析与发展心理学视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8]彼得·来塞姆.自体心理学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9]彼得·德容,因苏·金·伯格.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10]史蒂夫·德·沙泽尔,沙泽尔, 多兰, 科尔曼.超越奇迹: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11]曹瑞红. 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心理障碍中的咨询应用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12]海因兹·科胡特.自体的分析[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13]吕伟红.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理论对心理治疗的启示与助益[J].学术交流,2014(10):49-53.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