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2020-12-09盛瑞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4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语文教师

盛瑞君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专语文教育已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水平,中专语文教师必须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和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精神教育渗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发展学生的品格素质。本文就如何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进行简要的探析,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师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精神  语文教师  工作品质  职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4-0003-02

人们的职业和职业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是现代社会精神体系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精神大多数都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每个因素之间都存在着互相配合、促进的关系,正是这一系列的事物构成了严谨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可以说也是不同需要的充分反映、职业特殊利益等,从一些比较特殊的职业岗位当中,可以发现极具多变性、具体性等特点。综合这些我们发现,职业精神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更好的工作品格等特点。

一、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职业精神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中职院校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模式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然发现有很多存在的问题。首先,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文化课的知识水平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这些学生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兴趣较低,导致了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不能够将注意力有效地放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精神观念。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陈旧,不能够有效地带领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仍是灌输式的教学,这就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甚至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最后,中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进行有效改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以学习成绩考核的方式为主,并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进行评定,更没有对职业精神纳入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中,导致了教师不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情况,进一步导致学生在中职语文学习过程当中,不能够有效地对自身职业精神进行规划。

二、中职语文教学职业精神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

处于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主要是以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能够在今后踏入社会的过程当中,对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与传统校园义务教育相比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中职院校的成长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心理以及身体上还不够成熟,在这个阶段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形成健康人格发展个性的关键阶段。因此,引导学生树立对职业正确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主要是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文字写作能力为基础,加强今后未来道路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对职业的正确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语文学习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另外,由于学生对语文这种基础学科的学习方式较为熟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学习内容容易接受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让学生对职业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二)有效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以及学校的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出中职教育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当中有较好的表现,这也是能够体现出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进一步为中职院校打好口碑。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逐渐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大部分的中职院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每一所中职院校都是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目标,进一步能够在各大院校的规模竞争当中脱颖而出。为此除了技能教学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展现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获得社会各界良好的口碑,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素养,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对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学过程当中,其文化知识的培养也是应当受到重视的,不能只单纯地对学生提升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能够有效提高文化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学素养以及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中拥有文学审美以及沟通表达能力,这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当中表现出个人综合素养的最高体现,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将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加以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职业精神培养,能够让语文学科得到有效的開展,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强化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职业精神教育的内涵和效用

顾名思义,职业精神是一种职业的工作思想和操守精神,它具有广泛的精神层面的思想基础。在实际职业精神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职业道德文化教学。通过深入研究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等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学习职业精神内质。通过统一和结合职业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建立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创业立业”、“诚实守信”等方面的知识体系,不断熏陶学生的职业思想。通过帮助学生认识职业内容,掌握职业中所蕴含的权利、义务、责任等要素,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中,依据正确的职业心态,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从某种角度上看,职业精神教育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实践职业精神内涵。

四、中专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和拓展文本思想,帮助学生感知职业精神

挖掘和拓展文本思想,是中专语文教师教学必备的素质能力。为了渗透职业精神教育,中专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职业精神的实质内涵,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挖掘出适合中专生领悟职业精神的语文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易经》时,可以对“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名句进行提炼。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名句的内在魅力,使学生能够从侧面去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职业精神”。为了使学生理解工作、生活之道,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文本教学的余热,引导学生学习职业精神。例如,教师在教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等名句进行延伸。通过利用此句,熏陶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使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养成豁达自信的工作品格。

(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直接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加强对教材内容中“职业精神”的筛取,是中专语文教师重要的工作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开发书本教材内容的深意,巧妙地利用一些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职业精神教育。例如,教师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读文章内容。通过讲解文章中的字、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此时,为了渗透职业精神教育,教师应重视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通过依托文章中“王”与“臣”的关系,对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如学习邹忌什么工作品质,学习齐王什么领导品质等。其次,教师应重视给学生筛选一些有关职业精神建设的文章。例如,教师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铁人王进喜》、《雷锋精神》等资料,带领学生直接学习职业精神,促进学生拓宽职业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身职业精神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职业工作内容,以及职业技能要求,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诉求,使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同时为职业精神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巧妙布置语文作业,间接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内涵深厚的学科。就其教学形式而言,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布置作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中专语文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地利用与开发。为了加强学生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托作文作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间接性的职业精神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后,给学生提供《创业者精神》、《辛勤的园丁》等文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写作。通过规范学生的写作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写作资料,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未来职业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感悟职业精神。另外,为了实现职业精神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关于职业精神的视频。通过利用感人的视频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职业精神。

(四)借助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理解职业精神内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精神内涵,教师可以依托开展课外活动,不断强化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首先,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话题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寻访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帮助学生丰富职业知识,感悟职业精神。其次,學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促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学。通过让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内部,观察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帮助学生认识上岗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最后,教师应在开展课外活动后,开展及时的思想交流会。通过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深层次的交流,帮助学生规划学习。通过依托职业精神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五)在良好的教学评价下,推进职业精神教育

教学评价是教师与学生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为了推进职业精神教育,教师必须要借助各种教学环节,熏陶学生的职业精神。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时,可以依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每个学生提供登台演讲的机会。通过让学生演讲“如何学习,学什么知识,为什么学习”等内容,不断拓宽学生的职业思想境界。通过对学生的演讲进行客观性的评价,找到正确渗透职业精神教育的方法,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提供竞争条件。另外,为了实现有价值的职业精神教育,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灌输一些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如礼貌用语、场合交际、肢体行为等。

结语

总之,中专语文教学对塑造学生工作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水平,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精神教育渗透。通过不断挖掘教材内容,拓宽文本思想,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未来就业创造竞争优势。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祁海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精神浅议[J].青海教育,2018(Z1):41.

[2]黄桂华.谈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3):235.

[3]刘毅文.中职语文教学中职业精神渗透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50.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语文教师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加强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