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9张雅文刘君玲
张雅文 刘君玲
摘 要:提高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这个口号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近明确指出,国家教育部也在2014年12月出台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目的就是能够全面提高促进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加快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走访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解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明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定义,找出影响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制约因素,通过构建信息化领导模式提出有效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信息化领导力; 有效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88-0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方面建设、教育教学资源二次开发和教学中应用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尤为薄弱,无法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从而影响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制约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怎么有效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成了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一、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
中小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在国外文献中,有关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词汇有Leadership、Leadership Challenge、Leadership Skills、Information leadership。在国内的文献资料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被定义为“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校长的教育技术领导力”“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等。国内的专家学者对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大多数学者更加赞同“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这一观点,大家都认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有效开展的核心要素,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需要指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本领,而是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领导才能,这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有效促進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创新。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领导力,是新时代校长领导力的延伸和扩展,是促进学校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二、影响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挥的制约因素
1.自我定位不清晰、发展意识薄弱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更多的扮演着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角色,只为了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传达的任务,认为完成上级教育部门的任务就是一名合格的校长。至于学校信息化推进工作,许多校长都认为难以有效地开展,觉得此项工作是否开展,对学校影响不是太大,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实际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面对日新月异技术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巨大挑战,校长仅靠执行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命令是不行的,而是应该主动担负起带领学校发展的领头羊,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布局,校长需要给自己的角色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把学校信息化建设搞好。现时代校长需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广阔的发展视野、精湛的信息化领导力,清晰地认识到只有自身具备信息化领导力,才能顺利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且取得好的工作成效。
2.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体系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大多针对中小学教师而进行的,没有形成体系地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和相应的资源平台,虽然各别地区针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培训,但仅限于经验分享会或短期能力提升班等,仍然达不到长期引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即使部分中小学校长的能力突出,管理高效,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学校信息化建设中会出现经验不足的短板,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形成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当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3.缺乏信息化团队的支持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提升了一定的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为中小学的校长更应该在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上,营造学校的信息化氛围,可以通过自身的表率、学校评比比赛、学校信息化研讨会充分与教师交流沟通信息技术建设方面的问题,切实提升个人的信息化水平。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中,校长是氛围的营造者和实施者,同样也是领导者,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会面对各种繁重的任务,而学校整体信息化的建设不能耽误,这就需要在学校内建立一个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里信息化管理团队的作用尤为重要,需要校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形成信息化团队来帮助自己提升学校的信息化建设。
三、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
1.制定落实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训计划
通过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信息技术理念和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直接影响着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发挥,科学合理的培训能够有效地帮助校长了解到在他们工作生活中信息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拥有技能使用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强大动力,进行自主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校长必须积极地参与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相关培训,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如何将电脑用于复杂的工作,熟练掌握计算机各种软件工具的操作、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学校网站的日常管理等应用,有助于校长有效解决领导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减轻校长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校长可以根据自身所储存的知识量以及实践经验走进教育教学改革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为全校师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且也把握住了在教学改革中需要注重的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既是校长和校长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提升自我的过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训还应把领导、教育和管理各方面内容结合起来,从多方面出发,以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为主要内容,开设信息化领导力、校长技术领导力、教育信息化规划与评估等课程,并让校长在自己学校中进行实证研究或叙事研究作为课程培训的课题作业,设定一个期限按时完成,通过切身实践达到培训目的。
2.加大对校长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使培训方式多元化
要加大对校长的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身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要熟悉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带来的促进作用,不断有针对性地制定校长信息化培训。改善校本培训内容,根据校长们自身的实际基础水平与接受程度的不同,实行分层次培训,各取所需,循序渐进,接受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然后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将这些技术融入其中。改变培训方法,有针对性地把原来内容单一的信息技术培训转变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上,将所学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培训。可以依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为培训形式,通过在学校组织“微课”比赛、教学技能比赛、示范课评选等活动,展示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成果。通过自身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升,从而提高信息化领导力,到达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3.建立一支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校长的日常工作既要關注教育教学的工作、校园建设,也要管理行政事务。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学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教学的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学生档案的管理以及人财管理等。要建立与自己学校有关学习成效、教育质量管理的系统,财务及人才管理的信息系统,管理校园网络的系统,管理安全与卫生的系统等,利用信息技术更好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校长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团队,让团队成员充分了解学校一些信息,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帮助校长管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共同推进教职工、学生、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校长应适当下放一些权力给管理团队,帮助他们协调好学校资源、设备、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配合,尽可能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各方面需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共同实现学校信息化发展。此外,校长还应注意协调好信息化管理团队中成员间的关系,公平对待,保持团队和谐。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青年课题“乌鲁木齐市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5624270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关松林.教育信息化校长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
[2]刘美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4)
[3]董艳,黄月,孙月亚,等.校长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内涵与结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
[4]王洪江,王清清,杨莉等.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