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叙事作文中人物动作描写方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0-12-09张瑜

教师·上 2020年10期

张瑜

摘 要:叙事作文中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五年級描写跳长绳活动为例,通过课文引路,素材积累、技巧指导、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精准锤炼动词、善用修饰词语,巧妙运用修辞、综合五官感受等,让学生不断尝试练笔,掌握叙事作文中人物动作描写方法,以期提高学生人物动作描写的能力。

关键词:叙事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0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8-0037-02

一、叙事作文中人物动作描写方法的实践探索

黑格尔认为:“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也就是说,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活人,人物形象才能真正立体起来。

(一)以课程范文引路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不乏动作描写。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通过反复朗读、合理想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动作描写,感悟动作描写的作用,学习动作描写的方法。比如,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景阳冈》,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动作描写,体会动作描写的好处,如“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作者用“揪、按、踢、提、打”等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奕飞动,让学生能感受到武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让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搜集各类动作描写,进行摘抄、分享并背诵。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好处及方法,培养其良好的语感与表达能力,同时为学生的作文素材库增添丰富多彩的语言模板。

(二)以积累素材为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没有生活素材,再优秀的学生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生活也是动作描写素材的源泉。以描写跳长绳活动为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建立观察架构,分阶段描写

在写作之前,让学生参与“跳长绳”这一活动,从中体验跳长绳的滋味。教师录下活动视频,在课堂上用“慢镜头”的形式反复播放,以便学生看清楚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同时,引导学生分阶段观察活动过程,把“跳”这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并按动作发出的顺序进行口头表达。通过分阶段观察,聚焦镜头,让画面慢下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体会跳长绳比赛过程的细微变化,做到言之有序。以本班某学生的作文片段为例:

跳长绳比赛开始了,只见领头的李小悦同学纵身跃向长绳,顺利地跳了过去,像一只小燕子一样轻盈、灵活。

这段话虽然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但读起来总觉得缺少什么。那是因为该同学描写跳长绳的动作时一笔带过,没有抓住人物的细微变化,不够生动具体。教师可以通过“慢镜头”的方式,引导学生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然后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按一定的层次具体描写,让人如临其境。通过观察,学生将这个镜头分解成:准备、起跳、落地这三个阶段。于是,有了学生修改后的习作:

跳长绳比赛开始了,(阶段一:准备)只见领头的李小悦同学不慌不忙,双眼紧紧地盯着绳子上下飞舞,大概在计算什么时候跳进去才是合适的时机。(阶段二:起跳)当绳子落到地上的那一瞬间,她迅速地冲向绳中,双膝微弯,脚尖踮起,绳子飞过她头顶的那一瞬间,她赶紧一抬腿,绳子就从她脚下一闪而过。(阶段三:落地)她稳稳地着地,如闪电般跃了出去,那动作像一只小燕子一样轻盈、灵活。

人物的动作往往一闪而过,既难观察又难描写,这也是人物动作难写的原因之一。通过用“慢镜头”的方式、分阶段描写来指导学生习作,学生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了起来。

2.运用动作描写,凸显人物特点

性格不仅通过态度反映出来,还通过行为习惯和方式体现出来。在跳长绳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勇敢,有的却很胆小;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却踌躇不前。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注意不同人的动作特征。

片段一:她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绳子甩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头一点一点地数着节拍,待绳子甩了多次后,才闭着眼、弓着背跳进长绳中。

片段二:他面对粗而长的绳子,毫不畏惧,找准时机,快步冲上前去,双脚使劲一蹬。同时,身体向右来一个360度旋转,就这样轻巧地跳了起来。

通过这两个片段对比,一个害怕被长绳甩到自己和一个跳绳技巧娴熟、毫不畏惧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写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动作描写,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把人物刻画得更加生动,富有个性。

3.运用动作描写,善于捕捉典型

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人物,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描写。比如,在描写跳长绳时,应对人物有所取舍,抓住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代表,通过非常细小的动作来刻画人物,突出典型。

(三)以技能训练为本

除教授写作方法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多练笔,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习作能力。在“叙事作文中的动作描写——跳长绳”这堂习作课上,教师进行了多次试教,及时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指导下一段研究。

在第一次试教中,发现修辞法、分解法、修饰法设计顺序不合理,分解法环节设计不够灵活,学生参与度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及时采取措施,合理调整写作方法的顺序,依次运用分解法、修饰法、修辞法,让学生把找出的动词板书在黑板上,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在第二次试教中,发现学生修辞的运用比较局限,对人物的描写只运用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于是,教师加入五感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修辞手法。

在第三次试教中,教师发现学生說出的动词、修饰词不够丰富。为此,建立观察架构,引导学生有序观察,使动作分解更细化,丰富动词,丰富修饰词。并且让学生细致观察,关注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精准用词,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叙事作文中人物动作描写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精准锤炼动词,给动作“量体裁衣”

古时诗歌创作中多见“炼字”:“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经反复推敲,最终成为千古名句。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使用的动词过于单一,甚至千篇一律,导致描写的人物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推敲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个动作的特征,让学生学会筛选动词、精准用词,使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跳长绳》片段一描述:她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绳子甩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头一点一点地数着节拍,待绳子甩了多次后,才闭着眼、弓着背跳进长绳中。小作者观察细致,运用“盯”“抱”“闭”“弓”等动词,准确贴切,展现了一名胆小的学生跳绳的形象。

(二)善用修饰词语,让动作“活灵活现”

在人物动作发出之前,恰当地添加修饰词,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较为细致地表现出来,更能表现人物的形态,使人物更具活力。

《跳长绳》片段二描述:他毫无畏惧地跳进绳中。如果改成“他跳进绳中”,不加修饰语,就不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果改成“他畏畏缩缩地跳进绳中”,加上不同的修饰语,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恰当地使用修饰语能使人物个性鲜明。

(三)巧妙运用修辞,令动作“神采飞扬”

要想把看到的、接触到的生活,通过动作描写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除了要如实记录外,还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这就需要进行丰富大胆的想象,让内容更加具体,更有创意。而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跳长绳》片段三描述:“她找准时机,轻快地跳了起来,像蜜蜂采蜜一样跳起了‘8字舞;她见绳子即将落地,双腿并拢,飞快地一跃而起,像轻盈的蝴蝶……”这名学生把观察到的同伴跳绳的一系列动作,进行了丰富的想象,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刻画出同伴娴熟、轻盈、自信的跳绳状态,让读者身临其境。

(四)综合五官感受,使动作“有声有色”

要想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光靠眼睛还远远不够,还要调动五官感受,也就是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一起工作。在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五感法,挖掘人物背后的情感,让人物更加真实。

因此,片段一还可以做如下修改:“她的双眼死死地盯着绳子甩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抱着脑袋,头一点一点地数着节拍,当她听到绳子有节奏地拍打着地面,发出清脆的‘啪啪声时,内心无比害怕,生怕绳子会甩到自己。待绳子甩了多次后,才闭着眼、弓着背跳进长绳中。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绳子不偏不倚地打到了她的小腿上,她顿时感到小腿处一阵阵火辣辣的痛,同时,绳子也勾住了她的左脚,她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在眼眶打着转,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她忍住眼泪,挣脱绳子,跑了出去。”加上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这些感官后,丰富了人物的动作描写,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总之,教师如果要促进学生在叙事作文中动作描写的运用,则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乐于表达、勤于记录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揣摩动作描写在叙事作文中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动作描写的写作技巧,把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1]崔 蕾.教作文有窍门:作家老师的58个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哈丽娜.绘其行,现其人——精雕动作描写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4(5):78-79.

[4]吴琴芳.让人物鲜活起来的金钥匙——动作描写[J].语文学刊,2012(16):78-80.

[5]朱德兵.动作描写的指导策略研究——以我校中年级描写体育比赛为例[J].语文学刊,2015(1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