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馆总分馆建设实践与探索

2020-12-09褚红斌

参花(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

摘要:在全国许多县级市尚未建立综合性非遗馆的大背景下,桐乡市充分借鉴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创建的成功经验,开创性地提出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创建,这一做法具有前瞻性和探索价值。桐乡市非遗馆总分馆体系以县(市)级综合性非遗馆为总馆,重点扶持省、市级以上并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彰显地域特色性的非遗项目,建立了一批集展示、体验、交流、培训、研究为一体的多功能专题性非遗馆分馆,形成了“一体多翼”的场馆布局,极大地弥补了总馆在场地、人员、保护方式上的不足和壁垒,实现了让非遗回归社区,融入现代生活,让群众更广泛、更直接、更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并传承非遗,进一步促进非遗馆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是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中的一次全新探索和有效实践。

关键词:非遗馆总分馆 实践 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脉的精华、人民智慧的结晶,生在民间,长在乡村。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以传统农耕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留住乡愁记忆,守护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更大限度地展示县域优秀非遗项目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扩大非遗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如何促进传承力度的提高和传承人群的大量涌现,如何激发非遗项目的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非遗馆建设与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非遗馆总分馆的实践探索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非遗场馆建设蓬勃兴起,非遗馆建设已成为一个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集中展示、展演、传播、传承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标——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于2014年建成开放,开馆以来,受到社会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2015年,桐乡市在充分借鉴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市级非遗馆总馆资源优势,大力发挥企业、个人工作室等社会力量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省、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为重点,搭建县(市)级非遗馆为总馆,镇(街道)级专题馆为分馆的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实现非遗资源有机整合、合理利用、宣传展示、传承传播的目的。标志着桐乡市非遗馆运行模式从“一枝独秀”到“一体多翼”的区域性发展模式,成为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一)立足总馆,逐步建立专题性分馆

非遗馆分馆建设秉承求质不求量,稳扎稳打的理念,以1年设立1至2个分馆的原则逐步推进,确保设立的每一个分馆都具备区别于一般展示馆的“非遗”属性。2016年以传统工艺振兴为主题的第一家分馆——蓝印花布分馆在石门镇丰同裕正式揭牌。2017年以传统民俗弘扬为主题的第二家分馆——蚕俗文化分馆在河山镇八泉村开馆。2018年以竹编匠人为传承人群村落,形成产、学、研于一体的乌镇竹编产业生态为主题的第三家分馆——乌镇竹编馆在乌镇陈庄村对外开放。2019年以打造非遗传承课堂为主题的麦秆画分馆在河山镇石栏桥文化礼堂精彩亮相;非遗馆总馆牵头制定分馆日常开放、管理,绩效考核、相关奖励等制度和措施,分馆承担总馆部署的各项任务,策划、组织本地特色文化活动以及项目挖掘、保护、培训、推广等相关工作,逐步形成了“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活态传承、生动展示”的非遗馆总分馆服务联动体系。

(二)提高门槛,制定准入标准

1.选定建设主体。分馆建设原则上以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为专题建设,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是区别于綜合性展馆的专题性展馆,与总馆实现资源共享,是总馆的延伸和补充。在镇、村两级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上,重点鼓励当地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分馆建设,并形成主流模式。选址时,鼓励优先选择非遗项目原生地,与当地人文环境有机融合。

2.规范运行管理。非遗分馆统一命名为“桐乡市非遗馆XX(非遗项目名称)分馆”,使用统一形象标识。开放时间一般不少于每周30小时,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分馆,具体开放时间、开放范围可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预约开放。每个分馆的馆长,原则上由镇村、相关企业、个人工作室等建设主体的负责人担任,并配备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总馆牵头制定《非遗馆总分馆管理办法》,规范总分馆日常开放、管理,绩效考核、奖励等制度执行,业已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总分馆工作机制。

3.明确分馆功能

一是展陈功能。分馆在展陈设计时,鼓励运用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再现、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呈现项目特色以及当地风俗习惯、生活智慧及审美取向。

二是传习功能。非遗分馆要强调传承人的主体作用,每个分馆(特别是传统技艺类、美术类项目分馆)原则上必须进驻1名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强化社区参与和社会教育,满足公众互动和体验需求。

三是展演功能。非遗分馆在空间功能设计中,还应根据展示非遗项目的特点,结合传统节日、节假日、预约性活动等方式开展固定式或临时性现场展演、展示及民俗活动,充分体现非遗的活态性、人本性特征。

四是研发功能。鼓励条件较好的分馆设立传承人工作室(间),从事非遗项目收藏与研究、创新与研发,激发项目后续发展活力,倡导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五是销售功能。鼓励条件较好的分馆设立非遗项目成品及衍生品的售卖区,满足参观者基于纪念价值、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购买性行为需求,促进项目传承与弘扬。

六是文旅融合功能。倡导分馆建设与当地旅游发展、乡村振兴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等实现融合发展。鼓励分馆选址在景区村庄、旅游线路、历史文化保护村落等原生态环境保存良好,文化资源富集、乡村发展与振兴潜力集聚之地。让分馆建设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本。

(三)上下联动,实现创新发展

桐乡市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创建力求打破传统展示馆“建一座房子,放几块展板”的固有概念,实现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2017年以来,在历届“传承人对话设计师”全国传统染织技艺论坛召开之际,桐乡市非遗馆蓝印花布分馆的高质量运行机制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与会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的高度赞誉。桐乡市非遗馆蚕俗分馆作为桐乡蚕桑习俗的保护地,依托传统节日活动,成为“我们的节日”——“清明轧蚕花”民俗活动的固定举办地。乌镇竹编分馆、河山麦秆画分馆开馆后,也成为广大爱好者、相关从业人员在原生态环境中研习竹编、麦秆画的好去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总馆在资源和场地上的不足,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强大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二、非遗馆总分馆的创新成效

(一)充实展陈内容,扩展活态传播途径

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市非遗馆总馆对全市的非遗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展示,但由于经费、场地等多种客观因素,尚不能全方位的展示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全貌。非遗馆分馆的设立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壁垒。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这一国遗项目,总馆虽然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展示,但由于展示区域有限,无法设置体验区,展出的展品数量也只是一小部分。而石门镇的蓝印花布分馆,则设有600平方米的蓝印花布展示厅,3900平方米的活态展示区以及2000余件实物资料。对总馆的展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也进一步扩展了项目的传播途径,有利于项目的保护和发展。

(二)沉浸式原生态体验,增强保护传承效果

非遗项目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和其生存的文化空间十分重要,而总馆在地理因素上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在项目保护地设立分馆更具保护意义。此外,活态展示以及体验是每个非遗馆分馆的必备属性,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展示馆的特别之处。而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展示或者体验,将参观者和体验者沉浸式带入到原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增强了该项目保护和传承效果。如蚕俗分馆的育蚕室,蚕忙时节当地蚕农在里面养蚕,参观者就可以真正参与其中;在蓝印花布分馆的蓝染区,参观者可以真实地闻到靛蓝的独特味道,感受亲手染一块布的乐趣;再如乌镇竹编馆,在竹编手艺盛行一时如今逐渐式微的陈庄村,在竹林掩映的工坊里感受竹子从破竹、劈篾、拉丝、编制到成品的整个过程,体味“不可居无竹”的雅致生活。在这样的原生态环境中,去保护和传承某一个非遗项目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一代传承人群,增强保护和传承效果。

(三)注重研究與创新,激发传承实践活力

非遗项目的研究和创新是其振兴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总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制约,无法满足每个项目的发展需要。分馆的设立,为总馆填补了专业研究型人才的缺失,还弥补了其在物力、财力上的不足。特别是企业、个人工作室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使项目的发展在立足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创新,激发出项目的发展活力。如蓝印花布分馆,在致力于收集蓝印花布老件的基础上,进行传统面料、图案等的深入研究,并与北京服装学院等知名院校以及创意设计公司合作,制作出既具有蓝印花布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意产品,如渐变色系列、草木染系列等,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及市场的良好回馈。如乌镇竹编分馆,创办人在传承父亲竹编手艺的基础上,推出竹编材料包,并通过竹编私房课、网上教程等线下线上不同的传播方式,普及和传承竹编这一古老的传统手艺。

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县域内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创新与重塑。通过非遗馆分馆建设的实践行为,来激发社会力量的主体活力,让优秀非遗项目以不同的形式和呈现平台,回归自然、茁壮乡村,是实现县域内非遗资源有效保护与传承,创新和提升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必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褚红斌,男,大专,桐乡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

(责任编辑 肖英奎)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