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堂吉诃德》女主角杜尔西内亚的人物形象
2020-12-09林倩
摘要: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叙述了痴迷于骑士小说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带着他的侍从桑丘·潘沙四处游历、行侠天下的故事。疯狂冒险的过程中堂吉诃德将邻村姑娘杜尔西内亚视为自己的梦中情人,虽然通篇这位女主角基本上都活在堂吉诃德的幻想中,但却贯穿于小说的始末,支撑着堂吉诃德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令读者印象深刻。该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讽刺性,本文试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入手,对杜尔西内亚这一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堂吉诃德》 创作背景 杜尔西内亚 人物形象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自诞生之日起,就被不同时代和不同阅历的读者赋予了各式各样的解读。而它所诞生的节点正是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许多文学大师都对这部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直到今天,塞万提斯在西班牙文坛依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他所塑造的带有矛盾色彩的堂吉诃德形象恰恰符合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征和诉求,刻画的几个人物形象全都栩栩如生极具代表性,包括女主人公杜尔西内亚在内。
一、《堂吉诃德》的创作背景
16世纪的西班牙刚刚完成统一,这一“黄金时期”的西班牙文坛可谓百花齐放,各大文学流派争奇斗艳,骑士小说的风头在当时更是一时无两,因为通过它所传达出的为公民与社会牺牲的精神,在西班牙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尤为深入人心。后来,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西班牙传统的封建社会模式开始解体,社会的不断变化使得骑士小说已不再符合人们内心的需求,并且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到了塞万提斯所生活的16世纪,骑士文化因为现实中一些打着骑士旗号坑蒙拐骗的强盗行为的出现变得日渐庸俗,人们显然已不再热衷于阅读这类型的作品,骑士小说开始走向没落。
《堂吉诃德》正是顺应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一反原本歌颂骑士精神的作品,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双面特征的堂吉诃德以及桑丘·潘沙、杜尔西内亚等经典的人物角色,这些角色几乎浓缩了这一时期西班牙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特点,通过他们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批判。[1]书中的角色之所以到今天都能够为全世界的读者津津乐道,是因为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产生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16世纪的影响范围,著名的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世纪的人民,都一定要或将要读一读《堂吉诃德》。”
二、杜尔西内亚名字的来源
(一)名字自身的含义
杜尔西内亚这一女性名字音译自西班牙语,名字的西语前缀作形容词可翻译为“甜蜜的、温柔的”,作名词常被译作“甜食、甜点”,是一个让人听起来就充满了美好和甜蜜想象的女性形象。由于塞万提斯對这一似实而虚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画,杜尔西内亚一词在西班牙已逐渐成为“理想化的情人或抱负”的代名词,在大街小巷也时有看到用其命名的旅店和小酒馆,侧面反映了这一名字和人物形象的深入人心。
(二)小说中名字的命名
小说在第一个章节就对所有人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堂吉诃德认为每一位骑士都该拥有一个心仪的女子,“他要为她起个名字,既不次于自己的名字,又接近公主和贵夫人的名字。她出生在托博索,那就叫‘托博索的杜尔西内亚吧。他觉得这个名字同他给自己和其他东西起的名字一样悦耳、美妙、有意义。”[2]就这样,这位原本名叫阿尔东萨·洛伦索的农村姑娘被赋予了杜尔西内亚这个美妙的名字,成了堂吉诃德臆想中的梦中情人。
三、杜尔西内亚的形象塑造
(一)幻想中的贵夫人形象
在堂吉诃德的眼中,杜尔西内亚不再是一位普通的村姑,而是摇身变作一位美貌绝伦、气质不凡的贵夫人。“她的名字叫杜尔西内亚,祖籍托博索,那是曼查的一个地方。她的身份至少是一位公主,她是我的女王、女主人。她美貌超群,所有诗人赞美他们的意中人的种种难以想象的美貌特征,都在她身上体现出来:头发是金色的,前额如极乐净土,眉如彩虹,眼似太阳,玫瑰色的脸颊,珊瑚色的嘴唇,珍珠般的牙齿,雪白的脖颈,大理石色的胸脯,象牙色的双手,白皙若雪。”[3]
文段中使用了大量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将杜尔西内亚的眉毛比作彩虹,眼睛比作太阳,牙齿比作珍珠等,都为了能更形象地在读者脑海中映射出杜尔西内亚的模样,烘托出她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尽管有些地方让读者读起来略显夸张,但正是这种大张旗鼓的赞美方式,更突出了在堂吉诃德心目中这位梦中情人的独特魅力。纵观整部小说,除了杜尔西内亚,还塑造了多罗特亚、卢辛达等美貌的女性形象,在这里女子的美已不仅是浮在外部的表象,同时也构成了道德高尚和心灵纯洁的一部分,并且一开篇就对女主角进行如此高评价的描述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知道这位奇幻女子究竟还有多少未被发掘的秘密,为后文引出女主角现实中的形象埋下伏笔。
(二)现实中的农村姑娘形象
在开篇听到堂吉诃德的描述后,一个美貌高贵的女主角形象伴随着读者继续阅读,直到从侍从桑丘·潘沙的嘴里听到这样的描述:这位原本名叫阿尔东萨·洛伦索的姑娘其实只是个实实在在的农村壮妇,她有着粗壮的臂膀,可以拽得动一个男人的重量,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嗓门,半西里远的距离外都能听到她的叫喊。一反原本定格在所有人脑海中的杜尔西内亚的形象和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个时候使大家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外表粗犷、性格粗俗的女子才是现实中的杜尔西内亚,在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但桑丘也说了:“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丝毫不矫揉造作,很随和,到哪儿都开玩笑,做鬼脸,说俏皮话。”[4] 所以她的性格还是讨人喜欢的,淳朴又善良,即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依然让读者觉得亲切。
(三)被施了魔法的杜尔西内亚
小说第10章中,侍从桑丘·潘沙为了完成差事,指鹿为马谎称杜尔西内亚带着两个侍女来看望堂吉诃德,尽管堂吉诃德看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妇,长相也并不好看,但他却自我欺骗式地将自己套牢在心中的执念里——杜尔西内亚是因为被恶毒的魔法师故意施了魔法才无法显现她的真面目。
紧接着在第35章中出现了另一位中了魔法的杜尔西内亚,凭借着上一次堂吉诃德相信恶毒魔法师施魔法的经验基础,想要捉弄堂吉诃德的公爵让一位侍从假扮成杜尔西内亚的身份,说她是因为中了魔法才会是这副模样,只有让堂吉诃德挨够3300个鞭子才能恢复其原本的样子。出于骑士救美的精神,堂吉诃德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英雄”行为,他认为即使为心爱的人挨鞭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便着急催促着桑丘·潘沙快些打他鞭子来拯救梦中情人。
这样的杜尔西内亚的出场方式,有别于前面提到的纯粹的幻想中的角色和现实中地地道道的村姑形象,趣味十足,发生的一系列中了魔法的事件则间接折射出堂吉诃德这位男主角身上的讽刺色彩,全程流畅自然,丝毫不夹杂刻意的描绘,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也足见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刻画人物功底的深厚。
四、试从多角度解析杜尔西内亚人物形象的意义
(一)政治角度
塞万提斯所生活的年代——即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整个社会正经历着动荡不安的变革,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对外扩张中西班牙强大的无敌舰队被规模不大的英国舰队打败,惨遭毁灭性的失败,使得西班牙一直以来“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对内统治上西班牙丧失了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曾经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也由黄金时期的兴盛急剧走向衰落。[5]
作家塞万提斯一生仕途坎坷,堂吉诃德的遭遇很多时候是作家本人生活写照的映射,而这位小说中的女主角杜尔西内亚作为堂吉诃德眼中的完美女性形象,是否含带有西班牙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伊莎贝尔女王的身影?伊莎贝尔一世统治的西班牙处于鼎盛的黄金时代,在她统治下的西班牙,骑士依然顶着荣耀的光环存在。堂吉诃德是否也期望有着像伊莎贝尔女王一样的伟大女性来庇佑天下的骑士,让一切属于辉煌时期的秩序和光荣重新出现,堂吉诃德们才有存在的意义。
(二)宗教角度
当时的西班牙处于天主教的统治之下,“西班牙人的热情可以是洋溢而泛滥的,宗教和世俗缠绕在一起。西班牙人热爱圣母,她是他们心目中神圣纯洁的女人,她的位置是西班牙最理想的尘世和神界的过渡,象征着西班牙的宗教精神。她们对圣母的赞美和崇拜,也是半神半人的。”[6]小说中的杜尔西内亚实而虚的形象,正带着一些“半神半人”的特质,她的每一次出场都能从堂吉诃德的言语中感受到对她近似于神一般的景仰,而圣母玛利亚对天主教徒们来说就宛如神一般的存在,不难让人联想到杜尔西内亚的身体里其实住着圣母玛利亚的灵魂。
(三)文化角度
無论是面对幻想中高贵美丽的夫人,还是现实中粗俗泼辣的乡间女子,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亚的景仰和爱慕始终如一,这一点从作家塞万提斯的出身中是有迹可循的。塞万提斯拥有欧洲三大民族之一——凯尔特人的血统,北部加利西亚的凯尔特人素来拥有尊重女性的传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便能得知高傲的堂吉诃德在杜尔西内亚面前为何一向如此谦恭了。
经过400多年风雨的洗礼,《堂吉诃德》依然在世界文坛风靡。在大部分读者更多着眼于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和意义时,鲜少有人关注到塞万提斯刻画杜尔西内亚这一角色的内涵和用意。本文从现实和虚拟两方面入手,融合政治、宗教、文化多个角度剖析女主角杜尔西内亚,进一步感受作品中这一重要女性角色的独特性,由此解读《堂吉诃德》在历史长河中绽放的新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凤娟.伟大之中的渺小——解析《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J].语文建设,2015(11):32-33.
[2][3][4][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卷)[M].刘京胜,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12,72-73,168.
[5]王宪伟.可笑可爱可悲的疯子——堂吉诃德疯子形象分析[J].新东方,2007(07):54-57.
[6]林达.西班牙旅行笔记[M].北京:三联书店,2011:480.
(作者简介:林倩,女,硕士研究生,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西班牙语语言学、西班牙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