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创新

2020-12-09刘佳慧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关键词:跨学科创新

刘佳慧

摘 要:“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先进》中,该篇说到了孔门的“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里所谓的“文学”泛指所有的书本知识和文字著述,基本上与“学问”一词对等。到六朝时期出现“文、笔”之分,“文”指的是有韵的文辞,“笔”指的是无韵的文字。这时“文”的观念逐渐与现代的文学观念接近起来,但也仅限于有韵的诗文。

关键词:跨学科;文学研究;创新

一、“文学”与“文学研究”

对“文学”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作为学术体制中关于文学研究之“学科”的界定。“美的文学”虽然从概念的角度大致上区分了文学与史学、哲学、宗教等相关学科,但是,从文学研究的实践看,在当时我国的学界,学科性的文学研究并没有因此聚焦于“审美性”这一“质点”展开,相反,其重点却落在了文学之外的相关学科上。

在五四之前,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文学研究多属于随感和评点式散论,缺乏理论的深度和体系性,因此,诸如诗论、文论、词论都算不上现代学科和学术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总体上不过是古代文人对自我阅读经验的感悟性表达,其实古希腊时期关于“诗学”的表述也大致属于此类性质;另一方面,其“研究”和“评说”的内容多为文体学和文章学、版本学方面的议论、评述或者考据,而较少作社会历史和文化思想方面系统而深度的阐发。但是,到了五四以后,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研究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这种转型的标志,一方面表现在西方式“文学”与美学思想主导下对文学的艺术技巧与审美价值的研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表现,是对文学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思想文化内涵的阐释。两个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梁启超与王国维。

二、“方法论热”与文学跨学科研究

为了寻求文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跨学科研究正好成了当时“方法论热”所追求的重要途径。从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角度看,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热”所取得的成效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学研究方法由单一的社会学研究拓展为多元多层次趋向,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纷纷涉足文学研究,打破了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家独大的僵化局面,同时也使人们对文学之本质、文学之功能的认识得以重大改观。文学不再被认为是简单地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文学研究也就在人文社会科学之多学科视阈中展开了跨学科研究。

第二,文学研究除了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展开跨学科互动之外,自然科学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也是一种别具新意的学术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奔向人文社会科学的潮流在新时期的一种表征,文学研究也因此展现出更大跨度的跨学科互动研究。

第三,比较文学研究的崛起。比较文学生发于19世纪的欧洲,但它在我国兴起得较晚。正是在80年代“方法论热”持续升温之时,比较文学也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新方法、新学科应运而兴并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和“中国声音”在国际学界崭露头角,如曹顺庆的比较文学“变异学”。众所周知,比较文学除了强调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之外,跨学科研究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强调对文学进行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跨学科、多学科、多元多层次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或者说,跨学科研究就是比较文学的重要范畴。在比较文学快速发展的态势中,跨学科研究则进一步走出比较文学本身的学科界阈,成为整个文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和普遍实践的方法。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伦理学研究、文学生态学研究、文学心理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文学文化学研究等,都是文学研究界普遍关注的跨学科研究課题,推动着整个文学研究的出新与出彩。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伦理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有了较大的影响。总之,比较文学在我国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同时也有效地拓宽了我国文学研究的创新之路。

三、跨学科互涉对文学研究的“异化”

在看到几十年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所取得的十分骄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实际研究中,有的研究者过度运用非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文学,导致了文学研究的“异化”和“边缘化”。所谓的“过度运用”,类似于我国学者指出的西方文论中存在的“强制阐释”现象,指的是非文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或方法运用于文学评论与研究,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成了论证某种非文学之理论的材料,从而丧失了文学研究的自我立场,文学研究被“异化”后蜕变为非文学的研究。实际上,这种所谓的跨学科研究把文学研究引入了“非本质主义”的误区。

从国际学界的情况看,大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以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为主导,西方理论界出现了大量文化研究理论:后现代主义、后殖民理论、新历史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东方主义、女性主义、生态主义审美文化研究等,一时间它们成了理论时尚,堪称为一种“理论热”或新的“方法论热”。这些理论虽然不无新见与价值,但是,它们明显存在着理论与文学/文本“脱节”的弊端,有“非本质主义”的倾向。

四、学科间性与文学研究的“本质主义”

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除了“审美性”的本质属性之外,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之间都存在着学科间性,因而各学科都存在着与文学展开跨学科互涉与对话的学理依据,这是文学研究的又一本质特征。因为文学描写的内容——人和人的生活——可谓是千姿百态、无所不包,有人的精神—情感世界的生活,也有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的方方面面。受文学本身的知识包含的统摄性所决定,文学研究无可避免地也关涉除了审美性之外的与人相关的各种人文学科乃至社会科学。文学研究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统摄性而言,就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这种研究本身的多学科性,也就是文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学科间性。

在“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要寻求文学研究的创新进而摆脱其一段时期面临的种种“尴尬”,一方面需要在跨学科理念引领下更广泛地接纳和借鉴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动态地完善作为“学科”的文学研究的主体性构架,并且这种研究的核心对象和知识生产依然属于文学范畴,拥有审美意义上的“文学性”。另一方面,虽然要保证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但是这种研究也不是囿于文学审美主义的固有原则,以唯一的“审美性”作为学科自主的学理依据,坚守所谓的文学“本质主义”,却无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学科间性的客观事实,拒斥与文学之外的众多学科展开互渗与对话,致使走向另一种“单一性”偏狭的文学研究。事实上,如果一定要从学科自主性角度谈文学研究的学科本质属性,那么,文学研究的本质属性除了“审美性”意义上的“文学性”之外,还包括学科知识的包容性与统摄性。因为,文学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对人类活动和知识蕴含的无所不包的统摄性,所以文学研究即便是在现代学术体制中学科分工愈加细致完善的条件下,也依旧天然地、不可避免地具有学科内涵的包容性、知识生产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就此而论,无论是中国文学研究还是外国文学研究,都不仅始终离不开学科间性基础上的跨学科互涉,而且这种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提升、拓展与深化,又永远是整个文学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创新方面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跨学科创新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六足园生态实验室:儿童跨学科探究学习的实践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指导高中生跨学科学习的探索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