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业作为发展的根基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2020-12-09胡晓炼
胡晓炼
【关键词】 产业;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这些重要论述,为发展产业,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致富根本所在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山西考察,点赞了“小木耳大产业”“小黄花大产业”,这些都是通过产业扶贫,把小农经济改造成商品经济,进而实现稳定致富的鲜活实例。
进出口银行定点帮扶重庆市云阳县和甘肃省岷县。云阳县铜鼓村成立农民合作社,进出口银行给合作社提供资金栽种桃树近9000棵,树下种植蔬菜等低矮的经济作物,贫困户依托土地流转收入、桃园管理收入、桃园经营收益分红和树下作物种植收益等多元化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相比较而言,进出口银行对岷县的帮扶时间长达25年,投入的资金更多。但受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等影响,前些年岷县的产业发展得不好,稳定脱贫异常艰难。进出口银行多措并举,从提升人员素质入手,支持岷县发展中药材、养蜂等产业,脱贫攻坚有了新成效,甩掉“苦甲天下”的贫困帽子指日可待。实践证明,有产业才能有发展。
抓住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要抓住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这个龙头,以发展产业促稳定就业,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人的问题。人到哪里去、干什么;人的思想观念怎么提升,怎么培育特色产业所需人才,这是扶智、扶志问题。
二是钱的问题。产业扶贫需要资金,“输血”式的捐赠只能解决小部分资金需求,缺乏持续性;而贫困县本身产业基础差、经济底子薄、营商环境有差距,对经营性资金缺乏吸引力。岷县人口50万,2019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100亿元,而兰州边上的榆中县,人口46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了300亿元。
三是市场的问题。农产品生产多了,卖不出去,就达不到稳定致富的效果。由于稳定的产销关系没有建立,物流体系没有建立,缺乏品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原因,产业发展难以得到市场支撑。
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建立以人才培养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持续抓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落实各种减免、补贴、救助政策,减少因教育问题致贫、返贫现象。综合运用社会捐赠、助学贷款等手段,支持贫困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对两县考入北京的贫困大学生就读期间每人每年捐助1万元,目前范围已扩大到两县在全国各地就读的贫困大学生。二是培育新型农民,支持农民参加职业教育。近5年来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基层乡镇干部、技术员和农业合作社骨干力量进行培訓,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中草药种植等技能培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不仅在课堂中培训产业人才,也在地头实践中培育致富能手。
中国进出口银行投资500万元援建云阳县沙市小学,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建立以金融支持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一是用政府资金、捐赠资金引导、扩大对贫困地区的直接投资,吸引有关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联合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引导性产业投资基金。精选项目,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现滚动发展。二是把捐赠资金作为带动融资和贷款的杠杆,如贴息或风险补偿基金,降低农户和扶贫项目的融资成本。进出口银行安排捐赠资金89万元,为岷县产业扶贫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这89万元拉动了4400万元的信贷资金,发挥了杠杆作用。三是政府牵头建立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增强风险缓释能力。地方加大投入,进而适当扩大地方担保公司规模,提高担保能力;发挥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通过再担保等形式,增强欠发达地区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产业发展。四是发挥金融机构本职功能,助力招商引资,提供融资支持,吸引产业落地。比如,2017年推动九州通集团在岷县成立合资公司,第一时间提供融资6000余万元,当地政府配套了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政策,帮助企业迅速站稳脚跟。如今3年过去了,这家企业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7300万元、日均用工超过120人的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有力增强当地“造血”功能。五是要科学评估财政收支状况、集体经济实力和群众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投资规模、融资渠道、负债水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管控好风险,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以市场导向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从根本上还是要强化市场导向。一是加强产销对接,着力解决产销脱节和销售难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结对发展、定向采购等方式,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供应链相联结,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商超物流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市场流通主体下乡采购,签订长期购售合同。二是提高欠发达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培育农村快递业务,以最快的速度给消费者最好的产品。三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现在,云阳很多农产品给名牌商品供原料、做代工,外包装上贴有两个商标,一个商标是订货商的商标,一个是云阳县自己的商标。长远地看,也要有意识地培育和扶持自有品牌。四是政府搭台引导,发展农村电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实践中已有好的案例,比如,云阳的一些橙子种植大户的网络销量占总销量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