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不可行
2020-12-09
文题呈现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了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言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一个或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次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严格来说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有以下几个任务需要达成:
1.体式驱动:要选择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对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一個或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一定要不偏不倚,应要求而动。
3.对象驱动:(1)“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就事论事”或“融理于事”。也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泛化说理;(2)“就其中一个或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
4.思维驱动。文章是对问题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展开讨论:(1)选择角度,确定主旨。如选定“吐痰男”,可确定以“可怕的不文明”为主旨。(2)依事设问,列好提纲。提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①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②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③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做到心中始终有数。
佳作展示一
争执止于君子 高一民
在地铁上随地吐痰,与劝阻的乘客对骂,这种行为是对是错?不需多言,这种行径肯定是不对的。那么在劝阻无效后,以暴制暴,将吐痰者一脚踢翻,这种行为又是对是错?
这是发生在上海的一起真实案例:一名黑衣男子被吐痰者激怒后走到跟前二话不说就是一脚。此举效果奇佳,之前气焰嚣张的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黑衣壮汉怒踢吐痰男子”这一行为,看似是在恶惩小人,是在伸张正义,却让我无法认同。
不妨试想一下,若这名吐痰男也是个虎背熊腰的暴脾气壮汉,结果还会像此案例所说的那么简单吗?这两位一个不服,另一个更不服,势必会在车厢内大打出手,甚至伤及无辜。这说明以暴制暴这种行为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事例。在很多冲突中,矛盾刚开始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若其中一方试图用武力,用拳头“说服”对方,矛盾往往会被激化,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知名导演诺兰也在自己的作品《守望者》中讨论过相同的问题。在美国,某些拥有过人力量的超级义警往往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在政府颁布法令让所有超级义警依照法律行事后,仍有些人为了自己心中的正义一意孤行,最终闹得天下大乱,自己也不幸殒命。该电影还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谁来监管监管者?套用在上文的事例中就是:黑衣男在揍完吐痰男后,另一个人不满黑衣男的行为,与他争辩。这时又有一个人不满之前那位的行为,与他争辩起来……争辩无穷无尽,事情永远无法解决。
照我这样说,似乎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答案其实很简单: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在地铁上发生骚乱,本该是地铁站保安或民警应该解决的事情,在场的人都没想到,或者想到了没有去做,这就说明人们的素养不够高。在这一事例中,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平息事端,打人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
争执止于有素质者。只有提升了素质,人们才有可能远离无尽的争论与暴力。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七中高二202班学生,指导老师:方滢】
点评
本文采用了议论文惯常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结构行文。开头使用漂亮的二连问,第一问自问自答,强调吐痰男的错误行为;第二问问而不答,引发对黑衣男行为的思考,继而亮出自己的态度、立场。第三段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假设分析,得出“以暴制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结论。第四段举例论证,用电影《守望者》来分析论证为何不能以暴制暴,思维缜密,逻辑清晰,直击本质。结尾先提出可行建议,最后呼应标题,响亮有力。
纵览整篇文章,深刻的内容背后一定有独立的思想,清晰的论证背后一定存在清晰的思维逻辑。
佳作展示二
正义的最好姿态 刘婧
一男子在地铁上随地吐痰,遭众人斥责后不知悔改,反而破口大骂,遭到一名黑衣壮汉的“正义一脚”。随后人们对黑衣壮汉的行为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我认为,正义的姿态应有更好的样子。
“不随地吐痰”是我们从小就明白的道理,而“知错就改”更是难得的品质。当有人违背了这些原则时,自然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所以黑衣壮汉这么做我们能理解,但黑衣壮汉以暴制暴的做法我却没办法认可。
一直以来,以暴制暴、以黑制黑这样的方式饱受争议,而在我们坚信正义永远不会缺席的同时,伸张正义也得与智慧和温情同行。因为我们的社会是有温度的。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错就是错,不论因何而错。假如心中的正义感驱使你以错误的方式去伸张正义时,其实恰恰使你走向了邪恶。“以错治错”式的正义是原始形态复仇意识的体现,是社会的倒退,不论谁错在先,“以错治错”不是出路,依情治错、依智治错才是社会进步的钥匙。
当别人犯错时,我们应该去提醒他,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情绪去为所欲为。或者多理解他,猜想他是不是受了什么打击?或者心理有什么问题?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该男子被踢了一脚后噤了声,之后呢?是会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向大家道歉,还是会叫人把黑衣壮汉暴揍一顿?黑衣壮汉又将怎样应对呢?或许我们不用那么冲动,毕竟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我这样做合适吗?应该吗?然后再采取措施,难道不比踢一脚更让人服气吗?倘若黑衣壮汉能扒开人群大喊一声“安静”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这名男子,使其从心底感受到愧疚与后悔,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如果最开始从人们口中蹦出的不是尖锐的指责,而是“您需要一张面巾纸吗”这样饱含善意、充满理解的帮助,就不会有后面一系列的问题了。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争执化解于智者,争执止于仁者。智者不忧,仁者不惧,与智慧与仁爱同行的人能在弹指一挥间风轻云淡地平息这场争执,不动声色地维护他人的自尊,又能给予犯错者改过自新的勇气与方向,而不会使矛盾越来越大,场面越来越混乱,这也许就是正义最好的姿态。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雅礼高级中学高二1806班学生,指导老师:陈艳辉】
点评
作者对地铁上的“黑衣男”脚踢“吐痰男”,从而引发热议这一事件,提出中心论点“以错治错并非正义”“正义的姿态应有更好的样子”,一改大多数人点赞“黑衣壮汉”是仗义执法的观念,观点新颖独到。随后多层次地分析了以暴制暴的后果和危害,伸张正义的正确方式应当是智慧与仁爱并行。最后回归论点。
全文结构完整,就事论理,立论深刻,说深论透,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