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范畴化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之中的应用

2020-12-09李智宁

西部论丛 2020年13期

摘 要: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学习英语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必要的技能,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学生未来的学业和工作中都有很大几率会用上英语,但如今的英语教学过于功利化,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提高纸面的分数,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中学教师的教学也侧重于“刷题”这样的重复劳作,学生对于英语词汇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学习英语词汇缺少一定的技巧,实际上英语词汇如今已达上百万个,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把英语学好,学通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技巧,本文利用范畴化理论,解析英语学习之中的词汇问题,将单词分类(Categorize),并利用家族相似性来巧记英文单词。利用原型理论来找出一组看似无序单词中的原型,再利用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来将英文单词分类记忆,以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范畴化;原型理论;主动词汇;家族相似性;词类划分

1.引言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记忆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点,不少人在记忆英语词汇时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很少有同学会将单词进行分类记忆,这也造成了我们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的时候用词较为匮乏。并且依靠死记硬背记下来的单词大多都是被动词汇,潜藏在我们的脑海中,很难主动记起,更别说流畅地应用了。学生最需要提高的是主动词汇的词汇量,所谓主动词汇,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可以轻轻松松驾驭的词汇,听到立即就能反应,想用则信手拈来。由于经常使用,它们已经储存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成为长效记忆或者说技能记忆,也就是不会被轻易遗忘的词汇。 主动词汇越多,在它们的支撑下,学生越方便理解吸收新单词,形成良性循环。而在记忆单词之时,我们可以借助范畴化来将词汇分类,并利用原型理论找出原型,最后再通过家族相似性来将词汇联系在一起,将一个典型的原型词汇辐射为一个词汇的集合,这样就能快速地积累主动词汇,学生腦海中的主动词汇数量增加了,范畴化过程辐射的单词数量也就变得更大了。这样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也就提高了,因为一个单词所能辐射的单词数量变多了,本文就是通过范畴化理论来将词类划分,让学生脑海中的主动词汇不断地增殖,并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范畴与范畴化

人类认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对外部事物进行分类,而对外部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称为范畴化。范畴和范畴化包括三种理论: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家族相似理论和原型理论。被归为一类的事物在某些方面一定有相似之处。在人类的思维、感知、行为和语言中,范畴化过程是最基本、最本质的。同时,范畴和范畴化又与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

范畴是指在认知中对事物的分类,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范畴化是一个非任意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看到各种事物的相似性,并根据相似性对事物进行分类,形成一定的概念。范畴化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范畴理论经历了古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时期。家族相似性是范畴化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加深了人们对范畴的理解。

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是指人类从自然、形态、功能等各个方面看到事物的相似性,从而将不同的事物视为同一范畴,从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它是一种基于主客观交互作用对外部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过程。它是以客观事物的主观概念和分类为基础,赋予世界以结构的理性活动。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和结果,是概念、词义形成和语言使用的起点,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Taylor(2001)认为范畴化是把我们认为相似的事物归 为一类的心理过程;范畴化是概念和词义形成及语言运用的 出发点,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王寅(2001)认为范 畴化是一种基于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 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 是一种赋予世界一 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也是人类认识 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

范畴与范畴化就像两兄弟一样。范畴化是指事物的认知过程,范畴是认知的结果。因此,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和结果,是概念、词义形成和语言使用的起点。

3.原型范畴

原型范畴理论有着以下四个特点:

1.范畴成员的原型性

范畴的成员确定主要依据与原型成员,原型范畴多是人们所熟知的事物,原型范畴是其他范畴成员的参照点

2.原型范畴和范畴内其他成员具有着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与范畴边缘成员都具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即AB—BC—CD—DE,范畴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决定了不同成员是否属于同一个范畴。

3.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范畴成员之间的边界并不明确,有时候同一范畴内的成员也属于其他范畴,很难清晰地界定范畴的边界,导致了不同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常常会有交叉联系。

4.范畴边界的开放性

由于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的范围可以扩大或者缩小,范畴内的成员数目可以不断变化,范畴才具有开放性。范畴边界的开放性与范畴边界的模糊性息息相关。

4.浅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范畴化理论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学生需要面对的第一座大山,足够的词汇是学生英语进步的衡量标尺之一。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了初中阶段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英语词汇量,但这些大多都是被动词汇,也就是学生只有在见到单词之后才能联想到其意义,而很难灵活地去运用它们。我们要做的就是扩大学生的主动词汇量,所谓主动词汇,即那些学生可以轻轻松松驾驭的词汇,听到立即就能反应,想用则信手拈来。由于经常使用,它们已经储存在大脑的潜意识中,成为长效记忆或者说技能记忆,也就是不会被轻易遗忘的词汇。英语单词量浩如烟海,如今其个数已达到百万之多,且今后随着社会发展也会不断增多,这时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

原型范畴化理论的引入,让英语词汇学习变得有迹可循,首先我们先找出一个“原型”单词,在掌握原型单词的前提下,再通过家族相似性原理让学生举一反三。由于词汇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无法明确界定的,所以学生理论上可以通过一个原型词汇引申出无数的词汇并记忆。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存在三个概括性程度的范畴, 即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下位范畴。 词语的基本层次范畴是 人们认识世界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有力工具(匡芳涛,2015)。任伟亚(2012)认为:词汇基 本层面之上更抽象、 更具概括性的语义聚合称之为上位范畴,反之基本层面之下更具体的语义切分称之为下位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词汇日常出现次数较多、词性变化较少、 且通常容易用构词法引申出新的词汇,是英语学习者较为轻松能够转化为主动词汇的单词, 如“fruit”一词,将它看作基本范畴的一个词汇, 其意义为水果。 “food”是它的上义范畴,同时“apple、banana”等词汇又是它的下位范畴。通过基本层次范畴的学习,我们可以引入上下位范畴给学生,成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强的收获感。在词汇教学之中,教师应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当作重点,因为通过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上下位范畴的词汇也能得到学习。如通过学习基本范畴词汇:movie和car,我们可以引申出上位范畴词汇Art和Vehicle,也可引申出Actor和Motorbike等下位范畴词汇。在英语的词汇学习中,教师应该把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当作突破口,以基本范畴词汇为中心,引申出上下义范畴词汇,构建以基本层次词汇为中心的词汇网络,使学生词汇的掌握边界扩大,以达到扩充学生总词汇量的效果。

当学生将基本范畴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时,教师便应通过原型范畴理论将这些学生的主动词汇当作原型范疇。由于原型范畴具有开放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扩展一步一步将原型范畴词汇扩大。同时根据原型范畴的向心性:范畴边缘成员不管位于这个连续体的何等偏远的末端,也必须与这个连续体较靠近中心的成员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AB-BC-CD-DE。正是具备这种家族相似性,才使得一些事物被束缚在一个范畴中而另一事物被束缚在另一范畴中。所以范畴具有向心性。将学生的词汇网络慢慢扩大,科学地将学生的词汇量提升,而不是枯燥地重复背诵单词。学生掌握的词汇通过家族相似性交织成一个具有各种相似性的网络系统。有时大体相似,有时细节相似。学生在这个网络中能够通过一个成员(某个特定词汇)引申出一个词汇网络,同时引申出的词汇又引申出另一个词汇网络,无穷多的网络不断交织,学生引申词汇的过程也是对其他词汇的复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让词汇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5.总结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将词汇进行合适的范畴化运用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技巧。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英语的基石,学生脑中的英语词汇量直接关系到了学生英语能力和成绩,学生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词汇量,特别是主动词汇量,才能攻克英语阅读,才能更好地将词汇与语法应用起来,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英文文章。

范畴化理论与英语词汇学习的结合是系统地学习英语的捷径,将范畴化理论引入英语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发散思维,构建出一个环环相扣的词汇网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一个新词汇的同时复习到更多的同范畴内的单词。同时上下位范畴的引入也让学生对词汇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学生能够发现英语词汇学习其实是相互包容的,上下位范畴都包含着同范畴的词汇,同时上下位范畴词汇的扩充也让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加强以原型范畴词汇教学为中心的词汇教学,辅以基本范畴词的上下位范畴词汇的放射性,将范畴化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Taylor, J..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F. Ungerer,H. J.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3]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

[4]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 冉海勇.范畴化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文教资料,2019(27):216-219.

[6] 周园. 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7] 匡芳涛. 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

[8] 魏洁.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1):377-378.

作者简介:李智宁(1997-),男,汉族,福建省三明市人,研究生,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