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著名导演的匠心精神
2020-12-09李双鱼
文/李双鱼
穆青
著名导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深圳穆青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任中国首部说唱剧《解放》执行导演,第二届中国智力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歌舞剧《山里娃》总导演,中国首部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总导演,山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参与了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导演工作。二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其中有,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导演奖,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编导金奖等。
来到深圳是一种机缘
2000年,35岁的穆青在山西太原度过了风华正茂的17年,他在那里成长、工作、结下姻缘,在艺术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他是一个声名响亮的编导,桃李满园的老师。然而,在35岁的年头,穆青的人生分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途:一条通向海外的新加坡,在那里,一个规模颇大的演艺集团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甚至移民的手续都已办妥;一条则是伸向远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在那里,一个区级的学生艺术团在热情盼望着他的到来。面对这个人生的重大抉择,事隔多年后,穆青仍然说:“来到深圳真是一种机缘,那时候我对深圳虽然不能说完全不了解,但也没有一个很深的认识,不像今天,深圳的创新以及包容,深入我的内心,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穆青所说的机缘,其实早在1998年就已萌芽,当时的深圳有线电视台请他去执导一台晚会,开启了他对深圳的粗略印象。不过机缘的成熟,要到2000年,彼时穆青在中央电视台执导五一晚会,晚会还在排练时朋友向他求援,请他去深圳市宝安教育局帮一个忙,导一个节目。碍于朋友的情面,穆青只好答应了下来。五一晚会结束后,他就从北京直飞深圳。穆青面对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音乐没有,构思没有的作品,而留给他的时间只有7天。参加排练的演员是宝安区学生艺术团的学生们,穆青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短短7天时间里,他从作品的构思、音乐、道具等方面都亲力亲为,认真打磨每一个细节,最终这个名为《丢手绢》的作品,在四年一届的深圳市少儿花会上一举夺魁,荣获金奖。
载誉归来的穆青,回到太原不久,就被一个电话搅得心神不宁了。宝安区教育局人事科诚邀他以高级人才引进宝安,包括家属的问题也可以逐步解决。当时的情境下,穆青多少有些顾虑,他在太原已经拿到了那么多的艺术成就,假设换一个地方——当时人称文化沙漠的深圳,那他穆青是否还能够有所成就?这个问题,也许不需要答案了。因为答案就在穆青启程飞向深圳的那一刻开始记录,并且不断丰富和完整。
祝贺“黄河”完美呈现
2008年9月6日20时,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正式拉开帷幕,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个形如“鸟巢”的庞然大物,体育场中央出现一只巨大的白玉盘,仿佛是鸟巢里一枚格外引人关注的鸟蛋,正在孕育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和奥运会开幕式的画轴一样,残奥会开幕式舞台的重要道具——白玉盘,是演员们表演的中心舞台,整个白玉盘的直径为72米,而玉盘中心的内环直径为20米。此时白玉盘上正在魔幻般地变换出春夏秋冬四季美景:桃花朵朵的早春、荷叶田田的盛夏、麦浪滚滚的金秋、白雪皑皑的隆冬。盲人钢琴家金元辉在激情演奏肖邦的《即兴幻想曲》,在他旁边,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扮演的老人。一位盲人在弹琴,一位老人在听琴,同时观众看到的是四季的景象:绚烂的桃花在盛放,碧绿的荷叶在伸展,金黄的麦浪在翻滚,皑皑的白雪在纷飞。四季分明,时间流转,充满对美丽生活的向往。
2008年9月6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演出现场
舞台上盛开的桃花是怎样出现的?其实,白玉盘是由520本“书”组成的,这些“书”同时翻动就会形成一个场景,再同时翻下一页就又形成另外的场景,分别表现春夏秋冬。这些书不像我们通常所阅读的图书一样袖珍和轻薄,它一页的厚度就达到了10厘米。这些“书”其实是一个魔盒,里面藏有代表春夏秋冬的道具,如桃花、荷花等。要翻动这么厚重的书页,人工没办法实现,翻页是靠链条传动技术,在带动上一页翻转的同时做到下一页书的提升。
这个通过四季演绎时间旅行的节目,只有短短5分56秒,而那个隐身在幕后的“魔术师”——穆青,是以0.1秒在计算时间的。他在“鸟巢”地下指挥室,周围全是显示屏,他要同时指挥上百号人按指令操作翻书的开关,拢共1440本书都有一个编号:x1、x2、x3……,y1、y2、y3……,横轴与纵轴交错,编号与编号组合,因为书页不是从头至尾整齐地翻,而是呈现一种完美的不规则,是带着镣铐的舞蹈,稍有差池,全盘皆输。
5分56秒,分秒不差,另外一个节目接续往下走,但指挥室里仍然一片沉寂,直到穆青的耳机里传来代号“黄山”的张继刚导演的声音,“祝贺‘黄河’完美呈现。”金秋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穆青振臂高呼才发现背后的衣衫已经湿透,他和负责机器技术装备的负责人相拥而泣:“我们给祖国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积蓄已久的压力总算是舒解些许,这种巨大的压力从2006年3月,北京奥组委导演组正式下函抽调穆青参与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工作开始计时。
彼时的北京,已经进入奥运会的最后冲刺阶段,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开、闭幕式作为其中的重头戏,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身在其中的压力有多大,当穆青在春寒料峭的时候踏进办公室,才深刻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压力:迎面就是一面旗帜,白白的一面墙上,立体的红色泡沫板,上面只有一句话,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穆青回忆那段经历时说:“其实在参与奥运会之前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我们要为祖国如何如何,它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但是你一进入奥运会以后,真的是一个国家在政治层面,在思想层面,在艺术层面上,面对奥运会这样一项顶尖赛事,你要代表国家去面对全世界,我对那句话才有一种特殊的理解。”
穆青与来自全国的30多名编导集中在一起,大家分工不分家,所有节目都是互相的头脑风暴构思而成,没有人计较说,这个是我的创意,或者说那个是你的点子,大家都是站在祖国的立场,为了给全世界呈现一届完美的奥运会。穆青至今记忆犹深的是,2008年初,分管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中央领导在导演组第一次开会时,开口第一句话便是:“请大家扭头看你们身后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两边是两根柱子,这两根柱子,活生生的在你们背后立着,一个是光荣柱,一个是耻辱柱。我相信我们最后所有人的名字,都会镌刻在光荣柱上,谁的名字都不愿意钉在耻辱柱上。”
在奥运会的舞台上,穆青经受住了考验,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他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奥运会的洗礼,不仅仅让穆青在专业做事上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不断挑战自己否定自己,更是思想境界上的一个开拓,使得他在面对今后人生的种种遭遇和困难时,表现得更加从容不迫,精益求精。
二十年与四十年的对话
20年,是穆青在宝安生活的时间长度,4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跨度。两者之间的对话,以一场高水平的“宝安原创文化艺术精品巡礼活动”展开。两者都有太多的话要说,穆青立足生活了20年的宝安,他的理解和感悟虽为个人所有,但其中也交织着许多文化艺术的事件和人物。而宝安则是深圳的前身,被喻为深港文化之根,在四十年的时间长河里,沉积了太多可供打捞和珍藏的闪光记忆。
2020年4月底,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正式印发庆祝活动方案,并交由宝安文联牵头筹备。在向宝安区委宣传部汇报工作的会上,穆青与区文联主席史文集巧遇,史主席力邀他出任此次活动的总导演,穆青表示思考一下,怎么定方向和方案,尚未明朗。直到五一假期,正在厦门休假的穆青接到了区文联专职副主席赖为杰的电话,电话中已经流露出了紧迫感,并且一再着重强调的是这个活动的重要性,是以宝安区委区政府名义举办的高规格高水准的四十年宝安原创文化艺术精品巡礼活动。穆青当然能够听出话音那头赖主席的紧迫感,但千头万绪,一定要抓住主干和中心,这也是他在奥运会的洗礼中养成的习惯。一台活动,牵涉到方方面面,人力物力都是可以协调解决的,但活动的中心方向必须要把准,一旦走偏全功尽弃。
5月20日,宝安文联邀请穆青和宝安区音协、舞协、戏协、曲协和杂协负责同志进行座谈,集中梳理了40年宝安文艺工作的发展脉络,会后又整理、补充了相关的文字和视听资料。为了保证事件人物的准确性,区文联又邀请已退休的部分老领导、老艺术家座谈,穆青永远是那个埋头倾听,仔细记录的人,他不时回答相关的一些构思和方案,讲话速度不急不缓,仿佛已胸有成竹,有时候让坐在旁边的区文联领导都替他有些“捉急”。
经过多次调研、座谈,听取多方建议之后,穆青和他的团队开展了专题策划,确定基本的框架结构,然而在向宝安区委宣传部汇报时,宝安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周学良同志提出了三个关键点:“为宝安创作的,在宝安创作的,宝安人创作的。”穆青顿时茅塞顿开,原本束手束脚的创作有了“松绑”的感觉。在此基础上,穆青团队打开思路,拓宽视野,从“文化”这个大范畴出发,全面收集宣传、文化、教育等各有关部门的信息和资料,吸收融汇,进一步完善巡礼活动的策划方案。
深圳市宝安区文联为了整理40年间宝安文艺大事记,专门成立了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组,每人分别承担一项艺术门类优秀获奖作品收集、整理,为了尽早完成该项工作,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小组成员加班加点拼命工作,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任务。统计完成后,区文联还邀请老艺术家对资料进行了核对,确保资料准确、完整。穆青团队根据此份资料,对巡礼活动方案进一步的优化、完善。
歌舞剧《山里娃》剧照
大型说唱剧《解放》剧照
活动主题以及内容经过数十次修改,最终确定为“忆峥嵘岁月,看宝安今朝”,整场晚会共分六大部分:序《闪光记忆》;第一部分《潮起宝安》;第二部分《海纳百川》;第三部分《百舸争流》;第四部分《共享家园》;以及尾声《前面是海》。晚会采用讲述、视频呈现、精品再现等艺术形式,体现独有的文艺情怀。整场活动除去开篇“序”和结尾“尾声”之外,均以每十年发展历程为一个节点,构建了叙述篇章式结构,进一步呈现并呼应了晚会主题,将温暖的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和精神记忆拉近,让人倍感亲切。
2020年10月26日晚,深圳市宝安区体育馆内歌舞飞扬、灯光璀璨,笔者作为素材收集、整理工作组的一员,受邀观看演出,我在当晚的活动现场,看见绚丽的大屏幕上一本红色封皮的大书呈现出了1980年-1989年、1990年-1999年、2000年-2009年、2010年-2020年四个阶段宝安文艺取得的耀眼成绩,我不禁热泪盈眶,想到了穆青在奥运会上指挥变换四季的书页,两者重叠交织,仿佛时光又一次倒流回北京那个深情的九月。直到晚会结束,我才听见幕后传来穆青的声音,他在交待现场的演职人员排好队形合影留念,那个声音是沙哑的,也是透亮的,是饱含着深意的。这场二十年与四十年的对话,终于划上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