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修复:陶瓷烧制温度与其修复性能的研究
2020-12-09刘宇帅温建华
◎刘宇帅 温建华 邵 芳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 101399;首都博物馆 北京 100045)
【关键字】陶瓷工艺 陶器种类 陶瓷烧制温度 陶瓷修复性能
本次的研究在数据检测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显微观察;其二是质量、吸水率等常规检测。显微观察是为了观察陶瓷胎体的结构。本次研究使用三种不同工艺制作试片,为了了解同一温度及同一类陶土,因制作工艺不同,相应的显微结构也是不同的。硬度测试,主要是测量陶器与瓷器烧制后,划分陶器与瓷器的界限与差异。耐水性检测,主要是为了了解不同温度烧制后的陶瓷试片是否具有耐水性,同时这也是对陶器与瓷器是否烧熟的一个判定。吸水率检测,要了解不同温度与种类下陶瓷吸水率性能。
本研究选择市售十二种陶瓷土。每种陶瓷土一共要烧制23种不同温度的试片,制作捏塑法和泥板法以及注浆法进行制作。
一、实验材料
本次研究黏土来源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地区,陶瓷黏土分别是粗陶土(粗陶器)、灰陶土(普通陶器)、浅黄陶(细陶器)、紫砂土(炻瓷器)、高白泥(普通瓷器)、超白泥(细瓷器),共六种陶瓷土[2]。在制作试片中,遇到了制作工艺的问题,采用三种不同工艺(捏塑法、注浆法、泥板法),尽量避免质量等误差。制备完试片后,将进行相关性能检测:显微观察(体视显微镜)、质量、硬度、耐水性、吸水率。
(一)粗陶器(粗陶土)
粗陶土,属于高黏性黏土,同时也是二次生成土,一般可以在河道旁冲积处地层下挖出该类陶土。粗陶土的黏性很大,干燥后收缩率比较小。粗陶土主要是在史前时代多用此种黏土制作陶器,一般烧成温度在700℃-1000℃之间,主要特点是吸水率大,孔隙率高,密度不大。
(二)普通陶器(灰陶土)
灰陶土,也称作细陶土或泥质陶土,同时是二次生成土,远离河道旁的腹地地层及下游地层中可以挖掘到此种黏土,属于泥质沉积土形成的黏土。一般情况,烧成温度为1000℃-1200℃,烧成后吸水率小于粗陶土。
(三)细陶器(浅黄陶)
浅黄陶,也称作黄陶土,也就是一般的陶土。浅黄陶加入了比较少的瓷土混合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与黏性,也提高能烧成的温度,在生活中,陶器用品如酱釉大缸等都是此种类型的陶土烧成,一般烧成温度为1000℃-1200℃,烧成后属于细陶器的范畴,胎体偏黄白色。
(四)炻瓷器(紫砂土)
紫砂土,又称作紫砂泥,可以分为紫泥、绿泥、红泥三种。紫砂土主要产地是江苏省宜兴地区。一般开采紫砂土主要是用隧道式开采,经过粉碎、过筛、加水搅拌、陈腐、锤炼众多工序后,才能制成紫砂土。紫砂土含铁量很高,具有很高的黏性,是我国重要的紫砂类陶瓷原料。紫砂土烧成温度大约在1100℃-1250℃左右,温度需要严格控制。
(五)普通瓷器(高白泥)
高白泥,又称作白泥、白陶土,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常见种类,该黏土是从非天然地层中所挖出来的,经过人工配方后,加入了很多瓷土进行混合,配置出该黏土。日常使用的瓷器都是使用高白泥作为原料,烧成后,一般称为普通瓷器、半瓷器等,一般烧制温度大约在1150℃-1300℃左右,是一种类似瓷器,但是有没有瓷器密度高,敲击声音比较清脆。
(六)细瓷器(超白泥)
超白泥,又称作特白泥,是烧制瓷器的主要原料。超白泥是黏土中,主要成分为矿石中一次生成的瓷石,再加上高岭土后,形成二元配方瓷土。高岭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及其三氧化二铝,可塑性比较低,一次收缩率很大,黏土致密性较高。烧成温度大约在1250℃-1300℃左右,烧成后胎体是洁白、致密,敲击声清脆,胎体薄时有透光性,是我国重要的发明。
二、实验过程
(一)质量测量
(1)陶瓷试片烧制前后,选取试片,进行测量,试片需要测量五次并且进行平均值计算。
(二)硬度测试[3]
(1)使用邵氏硬度测量机(D款)进行硬度测量,并且给予检测试片5kg的重力砝码,进行检测。试片需要测量五次并且进行平均值计算。
(2)按照要求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且求平均值。
(3)200℃—13000℃,每50℃烧制一片试片(共23片)整理数据,并且对每组试片进行检测分析。
(三)耐水性检测
(1)将待检测试片分类,依次放入盘中,并且固定试片。
(2)盘中注入纯净水且没过试片,放到阴凉处静置48小时浸泡,观察耐水情况。
(四)吸水率检测
(1)测量出干燥陶瓷试片的质量,并记录。
(2)将测量完成的试片,放到铁盘中注入纯净水,水面应没过试片超过10mm。
(3)经过二十四小时浸泡,试片饱水的状态下,进行二次测量质量,并且记录。
(4)吸水率计算公式:[4]
式中:
W=(m1-m0)/m0*100
W——试样的吸水率,%
m0——干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
m1——吸水饱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根据要求,计算出吸水率。
(五)显微观察(体式显微镜)
(1)使用包埋试片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时应打磨表面的污染物,减少误差。
(2)使用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放大350X倍数,对陶瓷试片表面和部分断面观察。
三、实验结果
(一)质量检测
图1 陶瓷试片捏塑法烧制前与烧制后对比
图2 陶瓷注浆法制前与烧制后对比
图3 试片泥板法烧制前与烧制后对比
(二)硬度测试
图4 陶瓷试片烧制400℃三中制作工艺硬度值对比
图5 陶瓷试片烧制800℃三中制作工艺硬度值对比
图6 陶瓷试片烧制1000℃三中制作工艺硬度值对比
图7 陶瓷试片烧制1300℃三中制作工艺硬度值对比
(三)耐水性检测
图8 陶瓷耐水性温度汇总
(四)吸水率检测
图9 制作不同工艺陶瓷试片吸水情况
(五)显微观察(体式显微镜)
图10 体视显微镜-粗陶器-950℃
图11 普通陶器-普通陶器-1100℃
图12 体视显微镜-细陶器-1000℃
图13 体视显微镜-炻瓷器-1250℃
四、结果和讨论
(一)质量测量
捏塑法烧制前后几乎没有变化,注浆法和泥板法烧制前后略有变化。本次实验无法完全的控制试片的含水量,因此选择质量测量,避免误差。
(二)硬度测试
在1000℃之前,相同温度下,捏塑法和泥板法的硬度超过了注浆法,烧制到1300℃左右,三者可以达到基本持平,甚至部分超出了捏塑法和泥板法的硬度,在未烧熟和烧熟的情况下,陶瓷胎体本身的硬度受制作工艺影响,但是过烧后,不受制作工艺影响。
(三)耐水性检测
陶瓷胎体耐水性主要是在400℃-600℃中间,因此陶瓷本身受烧制温度的影响,不受陶瓷制作工艺的影响。
(四)吸水率检测
图14 体视显微镜-普通瓷器-1300℃
图15 体视显微镜-细瓷器-1300℃
粗陶器注浆法吸水率最高,其他种类的差距不是很大。经过48小时浸泡,测出不同温度的陶瓷试片的基本情况。根据国家标准法,陶瓷试片吸水率一般不超过5%(烧熟状态)。日用陶瓷中细瓷器、普通瓷器、炻瓷器吸水率分别为≤0.5%、≤1.0%、≤5.0%[5]。
(五)显微观察
1.粗陶器
捏塑法与泥板法制作的试片显微结构基本相同,结构紧密,密度大,孔隙率小;注浆法制作的试片显微结构略有不同,结构疏松,密度小,孔隙率大。粗陶器整体断面起伏较大。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下,可以看出粗陶器中有含沙颗粒物,长石(白色)、云母、石英,氧化铁(红棕色)。粗陶器本身胎体颜色偏红,表面质感疏松,孔隙率大,耐水性弱,吸水率强。
2.普通陶器
捏塑法与泥板法制作的试片显微结构基本相同,结构紧密,密度大,孔隙率小;注浆法制作的试片显微结构就略有不同,结构疏松,密度小,孔隙率大。与粗陶器相比,普通陶器的结构、密度、孔隙率都有明显的紧密现象。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下,与粗陶器对比,表面的颗粒明显变小,主要成分是长石(白色)、碳酸钙(白色)、石英(白色)、云母(白色)氧化铁等。普通陶器胎体偏红,表面起伏比粗陶器略有平缓。普通陶器表面疏松,孔隙率大,耐水性弱,吸水率强。
3.细陶器
三种方法显微结构基本相同,结构紧密,密度大,孔隙率小。细陶器的结构、密度、孔隙率等比普通陶器都有明显的紧密现象。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下,与普通陶器对比,表面的颗粒明显变小,主要成分是长石(白色)、碳酸钙以及氧化铁等。细陶器胎体偏白和紫,表面比较平整。细陶器表面紧密,孔隙率小,耐水性强,吸水率弱。
4.炻瓷器
捏塑法与泥板法的显微结构密集,密度大,孔隙率小;注浆法的显微结构不同,密度小,孔隙率大。与细陶器相比,炻瓷器的结构、密度、孔隙率都有明显的紧密现象。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下,与细陶器对比,表面的颗粒明显增多,主要成分是长石(白色)、氧化铁(褐色)颗粒物。紫砂土中含有二氧化硅(因含铁量较高,在图中呈现淡黄色)等主要原料已经完全进入了烧熟凝结。炻瓷器胎体偏深红,表面平整精密。少量的黑色颗粒,有可能是磁铁矿物质,红色胎体主要是氧化铁含量高所致。炻瓷器表面紧密,孔隙率小,耐水性强,吸水率弱。
5.普通瓷器
捏塑法、泥板法、注浆法制作的试片显微结构相似,密度大,孔隙率小,耐水性强。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下,与炻瓷器对比,表面有细小的颜色颗粒,有可能是赤铁矿(灰色)或氧化铁(褐色)。普通瓷器主要成分是长石(白色)、石英(透明)。普通瓷器偏浅灰蓝,表面紧密,孔隙率小,耐水性强,吸水率弱。
6.细瓷器
捏塑法、泥板法、注浆法显微结构几乎相同,密度大,孔隙率小,耐水性强。
在350倍的WIFI数码电子体视显微镜观察下,与普通瓷器对比,表面的颗粒几乎没有。细瓷器主要瓷土完全的烧熔后,形成的器物。细瓷器胎体偏浅灰蓝,表面紧密,孔隙率小,耐水性强,吸水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