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MP理论模式下的重庆文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20-12-09◎贾慧
◎贾 慧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 400067)
文博旅游资源开发,需从静态创新陈列方式、动态互动体验方式、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博产品、树立文博旅游整体形象等方面加大力度,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和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加大宣传,积极与地方媒体合作,提高融媒体、自媒体的使用,全面推动旅游者及参观者在文博旅游中的消费水平,从而为文博旅游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一、ERMP模式及文博旅游的内涵
ERMP模式是指从环境(Environment)、资源(Resources)、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四个方面对文博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的模式。文博旅游被有些学者定义为基于文博资源开展的旅游形式,具体指在各种不同的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等展馆以及各类古遗址、古建筑、古陵墓和近代建筑、石窟寺庙、石刻等作为旅游景点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近些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形式。文博旅游题材丰富多样、内容十分广泛,是具有一定知识内涵的旅游活动。
文博旅游把博物馆作为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实物载体,通过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形式(或者文化旅游产品模式)来展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博旅游作为一种互动体验模式下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方式,主要以各种各样的展馆(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陈列馆等)以及各种类型的会展(如博览会、展销会)为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通过这种方式,将旅游线路连贯性地展示出来,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独特的文博知识展示出来,从而使旅游者或者参观者在文博旅游过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和丰富多彩,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地域文化内涵。
二、文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有关文博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模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对上海、河南、桂林等地文博旅游开发相关研究。国内较多学者认为文博资源的特征主要是:随着时间的消耗而不断自然消耗的特性;受环境特性的影响、地域文化特性、不同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可再生性等。文博资源的这些特性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去满足参观者和游览者进行参观游览、欣赏、获得知识以及获取美的需求。
文博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其中的特征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发利用文博旅游资源。
学者吴必虎提出的RMP分析法,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基本操作思路。RMP分析的思想是区域旅游开发当中要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Analysis),并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Analysis),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林刚、周娟对桂林文博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认为在文博资源旅游开发的创意策划中,区域旅游环境(Environment,简称E)是产品开发立意的依据,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环境、政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考虑到区域旅游环境在旅游开发当中的重要影响,应该在RMP分析中增加环境分析,将RMP扩展为ERMP理论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开发的理论模式。
三、重庆文博旅游资源开发ERMP模式分析
(一)重庆文博旅游环境分析
独特的自然旅游环境。重庆有着复杂独特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地域组合格局独树一帜,其中,以重庆主城区、涪陵、万州为中心,长江干流横穿南北,乌江、大宁河等作为支流。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长达600多千米的“高峡出平湖”的天下奇观赫然而立,而整个三峡库区俨然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国家级公园以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目的地。
浓厚的人文旅游环境。第一,重庆既有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红岩革命精神,又有着独特的陪都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历史底蕴足,白公馆、渣滓洞、红岩历史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历史遗迹内涵丰富。第二,重庆有着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巴渝民俗风情和博大精深的巴渝文化,有奉节白帝城、张飞庙等以三国为背景的历史遗迹;第三,传统风俗文化、民间特色工艺丰富多彩。有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吊脚楼;有丰都鬼城、大足石刻等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景点。
人文旅游活动频繁。2019年先后赴38个国家(地区)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60余次;重庆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较多,其中“重庆文旅融合发展全球金点子大赛”、舞剧“丽人行”西安快闪活动等效果都十分明显;“重庆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首次惊艳亮相于新加坡,重庆文旅融合元素再次走入国际视野。2019亚洲旅游“红珊瑚”被重庆摘下;“十大最受欢迎文旅目的地”和全国唯一的“抖音之城”都荣归山城重庆。
(二)重庆文博旅游资源分析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重庆地域文化十分丰富,三峡文化、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因此,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白公馆、渣滓洞等成为了主要的文博旅游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智慧APP平台的传播,重庆成为国内公认的网红城市,城市影响力剧增。
重庆市文博旅游资源分布表
随着旅游者体验与参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重庆极力发展智慧文博。其中,重庆智博会举办地(即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是一座功能齐全、服务全面的现代化智能场馆,将展览、会议、演艺、赛事、餐饮、住宿等多种活动集中于一体,也是西部最大的专业化现代新型场馆。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是西部地区设备最先进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及展览场地,是西部地区以及国内外的会议、展览和其他商业文化活动的主要选择地。智慧博物馆的发展,主要是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最后到智慧化的过程。
文物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价值和优秀文化内涵,需要智慧博物馆去挖掘和揭示。由于原有的文创产品逐步进入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或衰退阶段,需要有新的旅游产品来延续文博旅游的吸引力。
(三)重庆文博旅游市场分析
据重庆文旅委的资料统计测算,2019年重庆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量为6.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了5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其中:接待入境游客411.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和15.3%。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297.11万人次,增长6.1%。
结合重庆市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将重庆文博旅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可分为三大市场:第一是大众旅游市场。这部分游客虽然不是特意来参观文化景点的,但到达重庆后,通过品尝重庆美食、了解当地饮食文化,通过观看重庆夜景、了解山城重庆,通过参观白公馆渣滓洞等,了解重庆陪都文化,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发对文博旅游的兴趣。第二是大学生旅游市场。在校或毕业大学生一般都要在家人陪同或者一个人来到重庆进行深度游,他们通过发达的网络信息,了解重庆的独特景区,了解巴渝建筑文化特色,深入了解重庆的内在文化。第三是科研市场。许多科研工作者来到重庆进行科学考察调研,主要有文物修复学、博物馆学、历史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人士,为重庆文博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重庆文博旅游产品分析
在对重庆文博旅游资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文博旅游资源不同的开发深度、不同的市场开发角度,将重庆文博旅游产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景观观赏型文化旅游产品,是对文化资源的表层开发,是以景观性文博资源为基础,针对大众市场而开发出的一种观赏型的初级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类型多为实物展示型,以静态展示,游客观赏为主。第二种类型,是参与互动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是在观赏型文博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开发的一种通过双向互动参与的方式,来实现旅游产品的消费。此类产品主要是为了吸引文化旅游爱好者。此类文博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大,更能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第三种类型,是智慧艺术展演型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深入开发。通过大型舞台实景表演等方式进行,大多针对学术研究型旅游者或考古学专业人员的文化需求,客源市场的规模较小。此类产品需要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文博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