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裤装结构因素与其成型上裆宽的关系探讨

2020-12-09谢勇严琴戚雨节皇甫孝东王晓双

关键词:裤装偏移量缝线

谢勇,严琴,戚雨节,皇甫孝东,王晓双

(1.五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2.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3.广东杰恩纺织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31)

裤装款式变化丰富,其上裆部位的结构设计在裤装结构平衡及穿着舒适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上裆结构包含上裆宽与上裆长. 上裆宽设计偏小会出现卡裆,偏大又会在裆部产生多余褶皱. 上裆长偏小会产生勒裆,过大则产生吊裆,从而影响裤装美观. 吴基作等[1]在女裤结构影响因子模型中指出上裆宽由裆宽与下裆角决定,而上裆长可由臀围推算得到. 由此可见,影响上裆宽的结构因素要比上裆长的结构因素复杂. 在人体采寸的过程中,上裆长的采寸也要较上裆宽显得容易且便于操作. 近年来,基于体型及裤装样板变化与上裆长关系的研究较多[2-5],但针对上裆宽的研究较少. 裤装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上裆部位的结构,而与上裆部位相关的结构因素包括立裆深、裆宽、落裆、后上裆起翘量、侧缝偏移量等[6]内容,导致结构关系组合复杂,对裤装结构制图的准确性与结构平衡影响较大. 本文借助女裤原型,设计正交试验,利用富怡CAD制作裤装样板,分析裤装各结构因素与其成型上裆宽的关系,以期为裤装的样板制作及优化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裤装成型上裆宽的产生

图1为裤装原型与人体下半身的对应关系,裤装样板的上裆宽(A与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为了满足人体腹臀宽的需要,而下裆角α是裤装前后片下裆缝的夹角,其产生是为了满足裤腿造型的需要. 当裤装前后片下裆缝拼合后,即下裆角α变为0°时,使得A与B之间的距离变为A与B1,裤装样板的上裆宽(AB)增大成AB1,如图2. 由文献[6]可知,AB1为该裤装样板实际提供给人体的上裆宽,即成型上裆宽. 这也是在裤装结构制图时一般上裆宽取值(0.14H~0.16H)[6]小于人体实际所需裆宽(0.21H)的主要原因(H表示臀围规格).

图1 人体下半身与裤装原型纸样

图2 内侧缝合并后裤装样板裆宽的变化

1.2 实验用裤装款式

直筒裤作为裤装原型,通过其纸样的变化可以得到不同款式的裤装纸样. 因此,本实验选择直筒裤作为实验对象,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用裤装款式

1.3 实验设计与样板制作

根据GB/T 1335.2-2008《服装号型女子》[7],以160/68A中间体数据为参照,利用富怡服装CAD完成样裤结构图的绘制,样裤腰围、臀围尺寸统一设定为70 cm、94 cm,绘制方法参考文献[8]. 设置立裆深、裆宽、落裆量、后上裆倾角、中裆宽、后上裆起翘量、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为本文所探究的结构因素. 其中,立裆深、裆宽、中裆宽均与裤装臀围呈一定的比例关系,立裆深取值常用H/4±a(不含腰头宽,a为常量),裆宽取0.13H~0.15H,中裆宽取0.22H±a(a为常量),而落裆量一般取0~1 cm,后上裆倾角取12°~15°,后上裆起翘量取0~3 cm,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0~2 cm[9]. 针对各结构因素所设计的7因素3水平对照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各因素水平对照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2.1 裤装结构因素与成型上裆宽的关系

测量裤装前后片下裆缝拼合后的成型上裆宽,并对实验设计的各结构因素与所测量的成型上裆宽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2. 可知,在裤装结构设计因素中,与裤装成型上裆宽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结构因素为样板的裆宽与下裆角,这与裤装影响因子模型得出的结论一致. 其中样板的裆宽与成型上裆宽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大于0.8,这说明裤装下裆缝拼合后产生的成型上裆宽与裤装的样板的裆宽呈高度正相关;下裆角与成型上裆宽的相关性次之,相关系数大于0.5,呈中度正相关,表明裤装样板的下裆角越大,下裆缝拼合后所形成的成型上裆宽越大,如图4,裤装下裆缝的拼合(即下裆角变为0°)与裤装成型上裆宽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裆宽增量Δ的叠加,且该增量Δ随着下裆角的增大而增大. 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立裆深、落裆量与裤装成型上裆宽相关系数均小于0.3,呈极弱正相关;中裆宽、后上裆起翘量、后上裆倾斜角与裤装成型上裆宽呈负相关,且中裆宽的相关系数小于-0.3,这表明随着中裆宽的增大裤装样板的成型上裆宽呈弱递减趋势,后上裆起翘量、后上裆倾角与裤装成型上裆宽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3,相关性极弱,二者的变化不会对裤装成型上裆宽产生影响.

表2 裤装各结构因素与其成型上裆宽的相关性分析

2.2 裤装结构因素对上裆宽增量的影响

由2.1可知,裤装的成型上裆宽是在裆宽的基础上叠加增量Δ产生的,为进一步分析各结构参数对增量Δ的影响,取下裆缝拼合后的成型上裆宽与样板裆宽二者差值,即增量Δ,与实验设计的各结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 可知,在裤装的结构因素中,与增量Δ相关性最强的结构因素为中裆宽,其相关系数为-0.744,相关系数大于-0.8,这说明中裆宽对裤装实际上裆宽的增量Δ呈较强负相关,在同一裤型中,中裆宽设置的越小,裤下裆缝合并后产生的上裆宽增量Δ越大,中裆宽越大,裤装下裆缝合并后所产生的增量Δ越小,即裤装的实际上裆宽越趋近于裤装的裆宽,如裙裤[6];下裆角与裤装实际上裆宽的增量Δ的相关系数为0.703,呈较强正相关,由图1可知,下裆角是前后片下裆缝的夹角,其角度越大,下裆缝合并后所产生的上裆宽增量Δ越大;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裆宽量与裤装上裆宽的形成呈一般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5,如图5,后裤片挺缝线的偏移使下裆角θ′′大于挺缝线未偏移的原下裆角θ,合并下裆角θ′′所形成的成型上裆宽也要较合并原下裆角θ所形成的成型上裆宽大,因此,在裤装的结构设计中,为保持裤型及其舒适性不变,下裆角增大时一般会将裤装样板的裆宽进行缩小的结构处理[6].

表3 裤装各结构参数的变化与裆宽增量Δ的相关性分析

图4 裤装下裆角的拼合与成型上裆宽的变化

图5 挺缝线偏移与下裆角的关系

2.3 裤装结构因素与下裆角的关系

下裆角的大小决定了裤装与人体腿型的贴合程度. 当裤型由宽松变化为瘦腿裤型时,下裆角不断增大,但其具体在裤装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却无法直接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下裆角与成型上裆宽的关系,测量实验样裤的下裆角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4,与下裆角相关性最强的结构因素为中裆宽,相关系数小于-0.8,这表明中裆宽与下裆角呈强负相关,如图6,随着裤装中裆宽的缩小,前后片下裆缝的倾斜程度变小,继而下裆角α′<α<α′′;后裤片挺缝线的偏移量与下裆角相关性次之,且相关系数小于0.5,呈低度正相关,这表明裤后片挺缝线的偏移量越大,下裆角越大,如图5,下裆角θ′<θ<θ′′;裆宽、立裆深、落裆量、后上裆起翘与下裆角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均小于0.3,相关性极弱.

表4 各结构参数与下裆角的相关性分析

2.4 裤装成型上裆宽的模型

从上文可知,影响裤装成型上裆宽的结构参数主要有裤装样板裆宽与下裆角,而与下裆角密切相关的是中裆宽、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 为能更加直观的表征裤装各结构因素与成型上裆宽的定量关系,利用SPSS 25.0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成型上裆宽的结构因子模型,从模型汇总的输出结果看到,R2=0.973,这表示有97.3%的成型上裆宽可用该回归模型解释. 表5为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该回归方程显著,P=0.00<0.05,说明回归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度较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图6 中裆宽的变化与下裆角的关系

表5 模型方差分析

表6是回归分析的回归系数与共线性检验的结果. 设裤装成型上裆宽为y,裤装样板裆宽为x1,中裆宽为x2,后裤片挺缝线的偏移量为x3,则回归方程可见方程中的三项相关变量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模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由此可见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

表6 回归系数及共线性检验

3 结论

本文通过设计影响裤装上裆宽的结构因素,绘制裤装原型样板,并测量裤装下裆缝拼合后所形成的成型上裆宽,对影响裤装成型上裆宽的结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裤装成型上裆宽的结构因

素为裤装的样板裆宽与下裆角,且成型裆宽与裤装样板裆宽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对下裆角影响显著的因素有中裆宽与后裤片挺缝线偏移量,下裆角与中裆宽呈强负相关,相关性显著,而后裤片挺缝线的偏移量的相关性次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裤装成型裆宽的模型可为裤装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以便理清裤装结构设计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裤装偏移量缝线
基于反向P–M扩散分割的缝线断线检测
基于格网坐标转换法的矢量数据脱密方法研究
新加坡女性婚礼选择裤装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基于AutoLISP的有轨起重机非圆轨道动态仿真
卷烟硬度与卷接、包装工序相关性分析
干练裤装
以南北地震带为例研究面向地震应急的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偏移模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