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及腹水中PCT、IL-17水平检测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2020-12-09郎晓林段银环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王 惠,郎晓林,段银环

(秦皇岛市第三医院肝病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并发症之一,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情隐匿,病人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肝硬化症状掩盖,因此,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难点,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1,2]。观察近几年的研究不难发现,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原因可能与肝硬化疾病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有关,这种肠黏膜屏障损伤后引起的细菌迁徙、种植入腹腔造成的机会性感染是并发疾病的关键,可见炎症因子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疾病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3,4]。推测检测肝硬化病人早期外周血炎症指标表达可能对预测自发性腹膜炎风险或诊断疾病发生有一定价值。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是T细胞诱导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启动因子,该因子可加速前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以此促进并放大炎性反应[5]。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的炎症指标,诸多研究显示,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价值[6]。目前,PCT、IL-17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中的表达已有报道,但多是关于二者对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或评估等,关于二者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关研究较少[7,8]。本研究主要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人血清、腹水中的PCT、IL-17表达情况,旨在分析二者预测肝硬化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或诊断的价值。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设计思路与方法均严格遵循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要求,且病历采集前,均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7-09~2019-09期间收治的110例肝硬化病人病历资料,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满足下列要求:(1)纳入标准:①肝硬化诊断满足《肝硬化诊治指南》[9]中诊断标准;②临床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内镜检查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③病人病历资料完善;(2)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腹膜炎,如因胃肠穿孔诱发的腹膜炎;②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感染;③合并移动性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④合并肿瘤、癌前病变等恶病质;⑤心、肺、肾脏等重要脏器相关疾病。

1.2 纳入对象

本次研究最终纳入110例肝硬化病人,根据病人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进行有效分组,自发性腹膜炎诊断符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10]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病人出现腹痛,体温升高(>38.5℃),体检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合并腹肌紧张;(2)腹水量迅速增多,且基于一般利尿剂治疗无效;(3)腹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超过0.5×109/L,或白细胞降低但腹水多形核细胞超过0.25×109/L;d腹水实验室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必须满足c、d其中一项可确诊。将入组的110例肝硬化病人中未合并自发性腹膜炎4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50岁,平均37.53±3.42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70U/L,平均55.12±3.85U/L。将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7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龄28~50岁,平均38.10±3.57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75U/L,平均56.21±3.97U/L。两组病人上述基线资料对比,均衡性良好(P>0.05),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检验标本采集腹水标本:收集入组病人腹水标本,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抽取10mL腹腔积液后立即打入血培养瓶中(郑州安图生物有限公司),立刻送检。全血样本采集及血清样本制作:入组病人入院空腹10~12h后,采集病人3mL外周静脉血,高速离心后(4000r/min)分离血清,保存在-70℃低温冰箱中待检。

1.3.2 PCT、IL-17水平检测PCT:利用胶体金免疫法检测,仪器选用LEPU Quant 800 Analyzer及其配套试剂(北京乐普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IL-17: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南昌长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所有操作方法均遵照试剂盒说明书在严格质控下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全部资料均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CT与IL-17之间的相关性检验采用双变量Perason直线相关分析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AUC<0.5无价值,0.5~0.7诊断价值较低,0.7~0.9诊断价值中等,>0.9诊断价值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及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比

观察组血清、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及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比()

表1 两组血清及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比()

images/BZ_66_275_2534_668_2667.pngimages/BZ_66_668_2534_1456_2600.pngimages/BZ_66_1456_2534_2243_2600.pngimages/BZ_66_1849_2600_2243_2667.pngimages/BZ_66_1456_2600_1849_2667.pngimages/BZ_66_668_2600_1062_2667.pngimages/BZ_66_275_2733_668_2799.png对照组(n=40)images/BZ_66_1849_2733_2243_2799.pngimages/BZ_66_1062_2600_1456_2667.pngimages/BZ_66_668_2733_1062_2799.pngimages/BZ_66_1062_2733_1456_2799.pngimages/BZ_66_1456_2733_1849_2799.pngimages/BZ_66_275_2866_668_2932.pngt images/BZ_66_668_2866_1062_2932.png0.31±0.15 6.872images/BZ_66_1062_2866_1456_2932.png35.23±10.15 16.074images/BZ_66_1456_2866_1849_2932.png0.36±0.07 28.678images/BZ_66_1849_2866_2243_2932.png42.12±6.15 12.580

2.2 PCT与IL-17相关性检验

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分析结果,血清中PCT水平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07,P<0.001),腹水中PCT水平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01)(见图1,2)。

2.3 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分析

将肝硬化病人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因变量,将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分别作为协变量,经二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升高均可能是造成肝硬化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分析

2.4 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对肝硬化病人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将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分别作为检验变量,将肝硬化病人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状态变量,绘制受试者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诊断肝硬化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AUC分别为0.973、0.950,0.916、0.949,均>0.9,预测价值均较高。(见表3,图3)。

表3 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对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发病机制过程繁冗,尚不能明确,多认为可能与疾病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细菌趁机迁徙、种植入腹腔,造成腹水抗菌活性下所致。众所周知,炎症因子种类、数量繁多,不同的炎症因子在诱发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表达、机制均不相同,因此明确炎症因子在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的表达与作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11]。

PCT属于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在机体甲状腺中C细胞内经酶的降解作用,可转化为降钙素及其他物质,健康状态下或非细菌感染病人外周血PCT表达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2]。机体遭受细菌侵袭后,除甲状腺外的多种器官也会合成并分泌PCT释放入外周血,导致外周血中PCT的浓度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13]。此外,内毒素与诸多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等均会阻碍PCT降解通路,加剧外周血中PCT水平的升高,一般情况下,感染发生3h后PCT水平会达到峰值,若感染得到有效控制,PCT水平可在有效治疗2d内下降,逐渐趋于正常[14]。外周血中PCT参数水平不会受到其他诸如免疫性疾病的干扰,无论对细菌与非细菌、局部与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评估均具有显著特异性[15]。

除PCT外,IL-17也是主要的炎症因子。IL-17主要由T细胞及其亚群产生,其免疫学功效主要是通过IL-17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来发挥。正常情况下,IL-17受体普遍分布在细胞表面,当遭受外源性抗原刺激时,诱导IL-17分泌的信号通路被激活,大量的IL-17生成,进一步促进白介素-6、白介素-8等炎症因子生成,诱导B细胞活化,促进T细胞增殖,继而介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发生与发展。不难发现,炎症因子诱导分泌IL-17,而IL-17又可促进更多的炎症因子分泌,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反应,这些被分泌的炎症因子又再次作为激动剂来刺激IL-17,增强IL-17活性,如此形成正向反馈调节。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IL-17为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多种慢性肝病病情发展过程中均可见病人血清IL-17水平升高,进一步研究显示,血清IL-17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赵霞等[2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水平的比较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肝硬化代偿期,指出IL-17因子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人后期病情进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自发性腹膜炎作为肝硬化病人失代偿期常见并发症之一,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人腹水中具有高水平炎症因子是有别于未合并腹膜炎腹水病人的重要特点,本研究也显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较高,表明PCT、IL-17水平过表达可能与肝硬化病人自发性腹膜炎发生有关。

为进一步明确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人诊断中的价值,本研究经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过表达均是造成肝硬化病人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得到各指标的AUC均>0.9,进一步证实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诊断肝硬化病人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由此可见,肝硬化病人可通过检测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来预测病人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或早期诊断腹膜炎是否发生。

综上所述,肝硬化病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过表达与其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预测及诊断,有助于提高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水平,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由于PCT、IL-17水平可能会受到药物、侵入性检查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未对病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可能会对研究可信度产生一定影响,未来还需开展更多动态性研究进一步验证,以提高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预测和早期诊断水平。

猜你喜欢

腹膜炎自发性腹水
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治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腹膜透析拔管与重置管同时进行成功治疗复发性合并难治性腹膜炎1例报道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
什么是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