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青年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2020-12-09崔林杰
崔林杰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89)
2011年初,埃及爆发的“一·二五”革命点燃了埃及民众运动的火焰。运动的起因是前一年即2010年年底,一名名叫M·布瓦吉吉的突尼斯失业青年在摆摊贩货时与当地执法部门发生争执,后自焚重伤而亡,突尼斯国内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抗议时任突尼斯总统Z·A·B·阿里(Zine al-Abidine Ben Ali)长达23年的统治,孰料,在被称作“和平绿洲”的突尼斯,这样一场社会风暴仅仅在4天时间内就颠覆了Z·A·B·阿里的统治。随后,运动迅速席卷埃及、利比亚、也门、巴林、叙利亚等国,并同样狂风暴雨般地在18天内将统治埃及30年的M·H·穆巴拉克政权推翻下台。
“罗马非一日建成”,阿拉伯社会尤其是突尼斯、埃及两国执政当局长期忽视的民生问题,被认为是“压垮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西方势力的干预和支持、新型社交媒体的搭载,将阿拉伯青年群体推上了这次运动的“浪尖”。本文选择埃及青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中东剧变”中,埃及青年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
青年人口的膨胀化。埃及是阿拉伯国家中青年人口膨胀式增加的典型代表。“埃及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总人口约 8900万,青年人口占 61%”“一段时间内,相较于其他年龄层群体,青年人口比例大幅增加”,青年人口的飞速增加,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青年人口的权益无法维护,福祉无法满足,青年群体的不满不断增加。
教育资源的失调化。埃及教育资源的分布和机构非常不合理,高等资源投入比重过大,但教育脱离实际,不能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埃及青年竞争力不足;相反,基础教育投入比重过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少青年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就业机会的贫瘠化。经历了“一·二五”革命和“二次革命”之后,埃及经济虽然展现了相对乐观地前景,但同时,高达10%以上的高通胀率令人担忧。“二次革命”爆发前后,大约有26.3%的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同时,持续的政治动荡波及产业发展,埃及经济持续衰退,劳动力市场遭遇严重冲击,劳动力市场遭受严重冲击,失业率由 2010 年 6 月的 9%升至 2015 年的 13.3%。更为严重的是,埃及 370 万失业人口中,70%为年龄在 15 到 29 岁的青年,埃及政府的就业政策遭遇空前考验。
社会地位的边缘化。考虑到人口过快增长、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就业市场持续遇冷,埃及青年的社会地位不断降低。经济上的不景气、政治上的被压制,日益凸显埃及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泛化,青年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被边缘化,这一方面是社会危机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也在一个侧面印证了埃及社会政治体制固化的危险性,即政令不通,改革受阻。
特点
宗教信仰的日益淡化。与以往穆斯林身份认同日益不同的现象是,埃及青年群体由于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不断地被边缘化,他们对自身的宗教身份、族群身份和派别身份的认同也日趋淡化,转而对政治诉求、经济利益的关注越来越多,埃及的青年运动更多地开始呼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等口号。
关注焦点的逐渐内化。在“一·二五”革命爆发前的十余年中,埃及青年群体更加关注国际事件,例如“九·一一”、伊拉克战争等,但是埃及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是的青年群体将关注焦点渐渐转移到国内,这也是全球性的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
组织模式的不断更新。与以往传统的组织和动员形式不同,“一·二五”革命中,埃及青年群体借助社交媒体,广泛动员,灵活协调,运动的广度和效度大大提升,“脸书”“推特”“油管”等成为青年运动组织群体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涂鸦艺术也被埃及青年大量使用,成为青年们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之一。
政治诉求的趋于细致。“一·二五”之后,埃及青年群体对国内事务的关心趋于细致,例如选举舞弊、警察暴行、官员贪腐等问题,使他们逐渐对国内的民生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综上所述,自“一·二五”革命爆发以来,埃及青年成为民众社会活动的主体,青年人口的膨胀化、教育资源的失调化、就业机会的贫瘠化、社会地位的边缘化等等围绕着民生问题的社会现象成为埃及青年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一·二五”革命爆发以来,埃及青年运动呈现出宗教信仰的日益淡化、关注焦点的逐渐内化、组织模式的不断更新、政治诉求的趋于细致等特点。青年运动成为埃及社会矛盾长期积累、集中爆发的表现形式,并对埃及社会的整合与变革产生巨大影响。
注释
[1]“UNFPA’s Support to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Egypt,” 2015, UNFPA, http://egypt.unfpa.org/english/Project/b24f98e8-7310-49ad-8966-d8b936ddf6e9
[2]Ragui Assaad and Ghada Barsoum, “Youth Exclusion in Egypt: In Search of ‘Second Chances’,” SSRN Electronic Journal,Number 2, 2007, p. 5.
[3]埃及“二次革命”,指2013年7月3日,执政仅一年的埃及伊斯兰党派民选总统穆尔西当晚被军方罢黜,随后埃及社会陷入剧烈动荡之中,示威活动及流血冲突频发。
[4]“Egypt 2015,” African Economic Outlook, 2015, African Economic Outlook, http://www.africaneconomicoutlook.org/fileadmin/uploads/aeo/2015/CN_Long_EN/Egypt_GB_20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