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意义
2020-12-09许丹
许 丹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通过在高职德育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既可以更好的传承与创新文化,又能够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德育教育实践中,要深度融合与渗透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意义
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责,为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弘扬。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高职院校需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引导大学生于内心中根植传统文化,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促使大学生能够自觉传承、弘扬和升华中华传统文化[1]。
促进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思维观念尚未成熟,容易受不良思想侵蚀而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导致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出现偏离,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者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挖掘鲜活素材,依托典型案例、榜样人物等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切实改善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效果。
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原则
结合时代精神。德育教育主要是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为深化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效果,需切实融合新时期的时代精神,于德育教育全过程中贯彻和发扬时代精神,这样传统文化的指导意义方可以得到全面凸显。
符合学生兴趣。很多高职院校过去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时,没有将大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兴趣需求等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选择的推广方式与学生的爱好不相适应,导致推广成效不够显著,制约到传统文化精神力量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对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喜好等深入调研,选择贴切、有吸引力的结合路径。
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合理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为切实发挥课堂的载体作用,高职院校既需要将传统文化课程开设出来,又需要对课程课时严格把控。其次,创新课堂教育方法与手段。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讲,需对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所占比重大力提高。要结合新时代的特征重新解读传统文化知识,促使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得到提升[2]。从教学方法方面来讲,教师需将现代化技术深度运用过来。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广泛普及应用智能手机,教师在传统线下教学的基础上,也可构建线上课堂。如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向班级学生定期推送传统文化方面的优秀文章、视频等,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促使学生能够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渗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为基础设施,其属于显性文化的范畴。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其实用功能的发挥,又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进去[3]。其次,校园活动组织中的渗透。校园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路径,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加强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德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会对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需大力强化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促使德育教师的能力素养得到持续提升。首先,德育教师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自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切实践行传统美德,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和引导[4]。其次,高职院校需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引导德育教师深层次、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促使其能够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深度融合与应用,改善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此外,德育教师也需要与其他教师加强交流,互相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探索更加高效的结合路径。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素材十分丰富,将其科学应用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可以显著改善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接受能力,探索、创新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路径,引导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