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体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20-12-09石岩
石 岩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党中央明确指出应有机结合德育、美育以及体育等课程,强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高校应将体育课程有效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结合与互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缺乏融合意识,当前高校大多教师依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也没有了解体育教学的思政价值,以致体育教师在授课期间并未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意识内容,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与教育,影响了整体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侧重于说教,体育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无法落实体育教学三维目标。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没有结合体育课程特点进行思想融合,知识渗透效果较差。最后是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体现于教学评价中,更多只是在课堂中讲解部分思政内容,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降低了课程的教育功能,无法发挥指导作用[1]。
体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深入挖掘思政内容。为了在体育课程中有效融入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内容,高校体育教师在授课期间应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方面的元素,融入体育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如可以在个人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敢于拼搏与吃苦耐劳精神,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均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以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基准,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在结合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强化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思想政治内容的融合效果。
运用不同体育项目。不同的体育项目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对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各个体育项目,确定项目特征,以此为基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在田径类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训练学生意志力,使其在锻炼中始终保持忍耐力,在克服自身缺点的前提下获得成功。又比如在球类运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克服个人与自我主义,学会在学习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提升集体主义思想素质[2]。
采用多元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更好的渗透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分析各自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打下坚实基础。比如高校体育课程中,教师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采用集中性训练、规范性训练以及竞争性训练等方法,在立足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现代的教育方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活开展。比如在使用竞争性与对抗性教育方法时,体育教师应针对性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保证学生在掌握体育动作后,可以在班内组织项目的竞赛活动,期间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刻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团队合作过程展示自我与帮助他人,更好的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形成乐于助人与集体荣誉感的优良品质。又比如,在学习篮球项目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练掌握篮球技能,并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强化其竞争意识。当学生遇到犯规罚球时,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在竞赛中培养自身的抗挫能力,形成不轻易言败的优良意志。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准。为了科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应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注意自身言行,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榜样力量,形成标杆效应。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坚持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实自身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能力,保证在授课期间使学生不但可以掌握体育技能,还可以满足精神需求。
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体育的德育功能,没有针对德育项目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为了保证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效果,高校还应细化德育评价标准,使体育教师更为重视体育的德育功能,拓宽体育课程的育人范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跟时代要求,制定与时俱进的教学目标,并多方面建立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时反映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为教师提供依据,使其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除此之外,体育授课期间,教师还应在课堂中及时记录学生表现,包括体育常识了解、身体各部分技能情况、体育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等方面,通过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完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3]。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对此,高校教师应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立足点,保证体育与思想政治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使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