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入研究
2020-12-09金银实
金银实
(延边大学 吉林省延吉市 133002)
前言: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校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梳理,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前提与基础,更是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性工程。但在进行高效就业指导过程中,仍会存在爱国主义教育引入与实施方面的问题。对此,唯有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深度挖掘,并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其深度融合,才能确保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逐步加深,也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对青年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适用于我国公民的任何教育阶段,在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引导下,青年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这不仅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1]。通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能够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开阔眼界与心胸,以更为广阔的心境来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这种优良传统。
高校就业指导中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忽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入。现阶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其主要原因在于提升就业率与院校名气等方面。由此便会导致院校和指导教师,忽视爱国主义教育在此环节的引入。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就业率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面临高考学生的择校问题,使得很多高校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放到学生就业问题上来,而未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也未能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指导[2]。由此便会导致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侧重点过于倾斜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做出基于未来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指导学生依照自身优势、特点、以及喜好等,进行相关行业与领域的就业指导,但却对于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偏低或漠不关心,致使学生疏于对思想与精神层面做出爱国情怀的稳固,在遇到极端问题时难以把控。
未结合时代发展因素,抽象性明显。一些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虽具有明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及实践,但却未能结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出较为抽象的政党伦理理论,或片面的引导学生,使其所接收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缺少道德选择空间[3]。例如:在宣导就业过程中发生利益冲突时,一些指导教师会告诫学生,奉献是光荣,自私是可耻,如果时刻关注个人的利益得失,就将偏离爱国主义,甚至出现严重带有西方色彩的个人主义。出现此种情况,是指导教师仅站在带有局限性的道德标准上去衡量事物,在道德层面上仅能够做出单一性选择的产物。不仅未能引导学生做出清晰的道德选择,还错误的引导学生非此即彼,未能结合时代发展的步伐。
高校就业指导中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
促进就业指导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要做到就业指导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应在明确自身所具有的教育义务与社会责任同时,引导学生同时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与道德规范。大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一员,具有爱国主义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承担社会责任,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基础。作为时刻肩负“中国梦”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青年,既要明确树立起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以及个人的责任意识,又要在遵循环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恪守社会道德准则[4]。由此才能促进自身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为此,高校应在新生入学之日起,便对其进行自身未来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自此展开持续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指导学生就业工作中,更要使学生了解到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都和爱国主义密不可分。经过长期且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爱国主义对自身成长、未来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更能够由此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进而孕育出更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合时代发展现状,为学生做出清晰讲解。在新时代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并应做到理性且开放的宣导与传承。尤其对于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学生而言,培养其全球意识、倡导理性、宽容、以及开放的进行爱国主义学习,才能以更为理性的角度,来对爱国主义情感加以规范与调控,并能促进更为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境界上得以提升[5]。对此,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晰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爱国主义。同时,要告诫青年学生应开放眼界,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意识。
综上所述,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之中,既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又能使学生以“国之使命”为己任,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