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2020-12-09梅发明
梅发明
(湟中县蚂蚁沟实验林场,青海 西宁 811601)
油松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对土壤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松质土壤中的生长状态较好,而一旦土壤中的含水量过高,产生土壤粘结的状况,便会由于通风效果变差,影响油松的生长效率。因此,在进行人工种植的过程中,应根据其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同时,也应认识到病虫害对油松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油松的生产效率。
1 油松育苗方法
1.1 合理选圃
考虑到油松的生长特性,在进行花圃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地势平坦且土质松软的区域。同时确保具备较好的排水条件,避免出现土壤粘结的状况。
1.2 苗床制作
在北方地区的常见苗床形式为大垄式,其主要优势表现为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始终保持在一定状态,且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对于促进苗木生长具有积极作用。育苗前期需要对苗圃土地进行深耕,并且犁平,将其形成垄状。
1.3 营养土配置
育苗过程中所使用的营养土质量会对疫苗效果带来直接影响,配制营养充足的营养土可有效促进苗木生长。在油松育苗时,可优先选用腐殖土,其中富含丰富的营养,且害虫种类较少,为了提升土壤肥力,还可在其中添加适量肥料,并且做好消毒处理,控制病虫害发生率。
1.4 催芽处理
为了提升油松的出芽率,在播种前通常需要进行催芽处理。主要催芽方法为,将油松种子洗净后,在温水中持续浸泡两小时,水温一般控制在45℃到60℃为宜,在种子吸收水分后,将其放入容器内催芽,种子裂开即可进行播种[1]。
1.5 播种方法
五月为播种的最佳时机,挖开坑槽后,将种子直接下入坑内,并且覆土镇压,浇足水分后,在上层覆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
1.6 育苗管理
一般情况下,播种后的一周左右便会破土发芽。在此期间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鸟害防治工作。此外,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选择对应的管理手段。
2 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的化学防治是指借助药物实现病害防治目标。而生物防治则是通过建设混交林的方式改善林区生态,提升油松的病害防治能力。油松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包括干腐病、轮纹病和白粉病等,现就这几种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分别研究。
(1)干腐病防治技术
干腐病主要病害表现在油松的枝干部位,在发病之初,会在其枝干部位形成不规则的病斑,而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斑面积会逐步扩大,并且逐渐形成黑褐色,在病斑部位产生突起黑点,对油松表皮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致使油松产品性能和价值降低。主要防治方法为,将出现病斑部位的树皮去除后,在其表面喷涂杀菌剂。
(2)轮纹病防治技术
轮纹病的发病率较大,且危害性较强,很容易制约油松的生长。主要病害位置为果实与枝干,发病后会在其果实表皮呈现出圆形的病斑,颜色呈现红褐色,如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使果实或者枝干腐烂。主要防治方法为在果实和枝干上喷洒甲基托布津以及波尔多液。
(3)白粉病防治技术
白粉病的主要病害位置为油松的嫩叶和新枝,对其新长出的幼果也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当发病之后,其新生出的叶片会卷起,且表面呈现白色,看似像被一层白粉覆盖。该类病害对油松的危害性较大,致死率较高。为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可以在枝叶位置喷洒预防类药剂,例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
2.2 虫害防治
(1)蚧壳虫防治技术
蚧壳虫的危害范围较大,不仅仅对于幼树和幼苗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对于一些老龄松树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通常会寄居在树稍的背光面,在受到蚧壳虫的影响后,树干会向一侧弯曲倾斜,最终导致整棵树干枯萎。发生该类虫害后还存在引发次生虫害的可能,极易造成油松大面积死亡的严重后果。主要防治方法为,对油松的生长状况进行定期观察,一旦发现虫害影响,则需采用浓度为50%的杀螟松喷涂,或者使用浓度为40%的氧化乐果涂在树干部位。
(2)松材线虫防治技术
受到松材线虫的影响后,松树的叶片将严重失水,由绿色转为褐色,最终导致整株死亡。松墨天牛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对于该类虫害的防治,应从源头上入手,做好松墨天牛的防治工作。可在树干部位喷洒杀螟松来降低天牛幼虫的繁殖率,从而控制松材线虫的入侵状况。
3 结语
油松属于常青树的一种,其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在油松种植中的投入力度也较大。为了进一步提升油松的生产率,加大了对育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力度,希望通过提升育苗成效和病虫害管理水平来增强油松的成活率,使其在林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