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经济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研究①

2020-12-09沈蕾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治乡贤农村

沈蕾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乡贤,《汉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乡贤指的具有高尚品德和高文化水平的备受乡村居民尊敬的人。本文中所提到的乡贤指在乡村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且能够受到乡村人们所尊重爱戴的精英,这些人让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乡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助力器,乡村振兴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1]。乡贤文化则是伴随乡村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概念,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软实力,对于教化乡里、引导乡村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贤文化概念及特征

当代乡贤中,有生于此,长于此的贤达之人,在道德上,让人折服;在经济上,推动经济振兴;有的乡贤为了积累经济资本,背井离乡,积蓄实力,在对故土思恋下,又返回乡里,反哺农村。且这些人还有着传统乡贤的爱国主义情怀,即便没有生活在农村,依旧有着为国家建设、为家乡发展付出的信念,并且他们的言行也将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是农村建设发展中最为强大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精英人才。

有别于传统的“宗族家长”,乡贤还是先进文化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者,通过村民自治以及基层民主协商,有效地加强乡村文明建设水平,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乡贤道德素养普遍较高,并且具有服务乡村的良好信念,是村民学习和效仿的典范,在当有较高的社会声望,能够赢得当地村民的广泛认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贤承担着振兴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使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即乡贤作用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2 在乡村振兴中培育乡贤文化的必要性

2.1 实现农村经济持久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强劲的文化推动。从古至今,乡贤就是主持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核心力量,乡贤文化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村治理主体存在复杂性、多元化等特点,还需要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认可,同时,也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另外,在工作中也需要符合国际政府的相关规章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还需要联合群众以及社会,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农村治理工作中统一的价值认同体系,凝聚各个主体之间的核心力量。

乡村振兴需要乡贤文化激发群众的内生能力。乡贤之所以能够成为乡贤,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能始终如一恪守内心底线,即使遇到外界的各种干预和诱惑,也能坚守初心。某种意义上,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依靠党员干部,还需要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借助群众的力量来进行相应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乡贤所表现出的行为其本身便已经具有了社会传统文化的意义,所以,乡贤文化也是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乡贤是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同时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不过这个群体又有着其特殊性,他们也是社会文化代表者,体现了良好的社会道德[2]。乡贤高度的自律精神,不仅能够成为普通民众学习的标杆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参照对象,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激励普通民众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从而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乡贤在引领农村百姓发家致富、提高农村风貌、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有着示范性作用。

2.2 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乡贤民间矛盾的柔性缓冲剂。当前,日益增多的纠纷和矛盾,是乡村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这些问题既需要依靠乡村基层政府的力量加以解决,也需要一些能代表村民心声、真正为老百姓干实事、为百姓谋利的机构或者是个人发挥出相应的作用。乡贤文化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一种软文化、一种软治理措施,引起乡村居民的参与,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农村凝聚力以及自治能力[3]。现如今,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来加强社会治理的水平。这些问题除了走法律途径,也可以借助乡贤的威望和影响力,进行公平公正的裁决和疏导。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帮助农村建立良好的发展秩序[4]。农民对乡贤提出的建议能够很好地接受,利于矛盾的解决。乡贤这种乡民之间纽带作用的发挥,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分歧,积极地解决社会矛盾问题[5]。

善治是自古以来我国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层治理工作就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实现了基层的善治,便奠定了国家善治的基础。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明显,“不做农民,离开乡村,走向城镇”成为处于广袤乡村的农民较为普遍的心理。农村精英人士大量外流,会影响到乡村的发展,同时也会出现社会动荡的问题,人际关系愈加淡化。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治理对象多元化、道德失范、环境复杂等问题比较突出[6]。且在农村,违法活动也非常严重,治安问题也比较严峻。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乡村治理水平和能力不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农耕文明价值观受到挑战,是文明乡风弱化,乡村文化衰落的最直接反映。吸引乡贤回归农村,不仅有利于解决之前由于“民工潮”所造成的人才流失问题,同时,还能够加强乡贤在农村治理工作中的参与性,凝聚发展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水平,共同传承乡村文明,注重法治道德建设,加强乡村融合发展水平,以此来促进乡村的振兴。

2.3 乡村文化建设固本培元

乡村文化建设推动村民“精神脱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农民的价值观念和农村的道德伦理体系也遭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农民的传统“道德礼教”、“集体意识”、“牺牲精神”受到极大冲击,一些人渐渐忘记基本的道德规范,渴望利用各种手段快速获得金钱和地位[7]。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有些农民急功近利,甚至极度热衷于追求名利,而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私利。传统村落的凝聚力越来越淡化,淳朴的民风逐渐消散。享乐主义之风盛行,并且在精神状态方面也比较差,这些乡民只注重个人的享乐,没有群体利益思想,这样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的良性发展[8]。农村在黑恶势力、赌博等方面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乡贤文化积极作用的发挥。农村居民精神恍惚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对于乡贤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9]。

乡村文化建设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就是使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乡贤作为儒家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践行的主体,乡贤文化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对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10]。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从儒学经典中吸取治理国家的思想和经验。严格的家规以及良好的家风是乡贤文化中的重点,同时对于培养个人道德情操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乡贤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崇高的责任感是乡贤文化的主要宣传教育者[11]。乡贤浓浓的乡情促使他们反哺家乡,用自己的良好品行修养、实实在在地报效家乡,影响着乡里乡亲,获得农民认同感,引导人们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乡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充分的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发挥出榜样作用,同时也是社会追忆核心价值观念的倡导者及践行者[12]。

3 乡村经济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培育建议

3.1 搭建乡贤文化平台

成立多种乡贤组织。乡贤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情结,乡情与乡愁是激发乡贤回馈家乡的主要纽带和强大动力。对于基层政府来说,组建县、乡、村三级乡贤协会,定期、不定期举办一些各种仪式感十足的联谊活动,如“同乡会”、“团拜会”等,加强对于乡贤群体的精神关怀[13]。联系与沟通外出乡贤,扎牢乡情乡愁这条纽带,让他们能够深切感受家乡的文化,从而进一步激发乡贤在乡村地区的认同感,提高农村居民的归属感及尊重感,产生回乡服务的意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凝聚群体力量,使乡贤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外出人员对于乡村的认同感及荣誉感,且鼓励乡贤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工作中。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的回流,从而为乡村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完善政策保障。现如今,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还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使得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也容易发生不合法的行为。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乡村地区的自主权利相对比较多,在国家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非常明显,这便为乡贤回归战略的落实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以及资金基础。为了能够最大限度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国家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此外,还提高了在三农经济发展方面的道德支持[14]。十八大三中全会也明确表示要注重乡村建设,注重新型农业发展,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制度,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外流人才的吸引,实现其返乡发展,这便能让乡贤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活动中,进而促进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2 鼓励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石是村民自治。民众参与乡村治理也充分体现出现代民主政治发展体系中的最基本特点,更是正式参与有效途径的最佳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鼓励在乡村地区建立乡贤委员会,对其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管理,并作出明确规定。注重对乡贤信息基地的建设水平,并且还需要将乡贤工作落实到基层,并积极鼓励在外人士回到家乡,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乡贤可以以干部助手、特级顾问等身份参与到乡村管理活动中。

完善乡村治理的德治内容。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加强社会道德规范水平,注重时代精神以及德育思想教育。德治能够有效加强村民的素养,从而为开展乡村自治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够有效弥补在法治层面上的不足。另外德治能够有效稳定农村社会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乡村德治工作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重点,在农村也具有着一定的文化基础[15]。所以,在健全的乡村德治体系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基层乡村德治工作,要全面落实乡村自治工作,从而建立德治外化机构,积极改善农村地区的不良风气,引导社会发展,为乡贤的重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传统优秀的文化是农村道德建设以及文化发展的基础,乡村德治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也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一基础上来传承优秀文化,加强道德建设水平,促进乡村文化发展,进而扩展德治空间,丰富德治内容,强化乡贤重建意义,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引导乡贤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发展中。现如今,农村治理工作是我国基层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乡贤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更是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在乡村逐渐变成“老人和小孩”的空壳社会之时,乡村治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并且乡村治理主体的弱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各方面的协同性比较差,也导致农村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正位”缺席的局面。因此,积极号召广大农村劳动力返乡发展,引导其参与到乡村建设体系中,加强农村建设发展水平,这样便能有效解决乡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弥补乡村社会组织在发育不足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发挥其协调、化解矛盾和纠纷、教化群众及村民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从而让乡贤和群众成为农村振兴发展的源动力。

3.3 建立崇德尚贤的良好文化环境

充分挖掘乡贤文化资源。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同时,在传承古代乡贤文化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对乡贤文化资源的提炼。积极培养优秀乡贤文化,各地区也应该注重对乡贤文化资源的挖掘,从地域特点上进行相应的分析,开展探索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文化地域性,同时,还能够通过乡贤来实现乡村文化教育引导。在开展先贤纪念活动过程中,应该将创造性贯穿于其中。并且要始终铭记坚持继承、转化创新的精神,从而保证乡贤文化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环境,摒弃在乡贤文化体系中所存在的消极因素,从而提炼出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优秀思想和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建立和完善乡规民约,让所有居民都能够感受到乡贤文化,并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宣传乡贤事迹垂范乡里。此外,乡贤是乡村治理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骨干力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因此,应该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来寻找身边的贤者,从优秀干部、感动乡村任务评选活动等方面来进行农村好人、好事的宣传,并且建立乡贤榜以及乡贤文化墙等组织,建立良好的乡贤文化环境。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团结互助的奖项,为当事人颁发荣誉称号,并且还可以在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另外就是通过农村集体活动来开展文化讲堂等活动,在农村地区开展寻找乡贤和学习乡贤等活动。通过群众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形式,让乡贤文化宣传能够深入人心,加强传播效果。

乡贤文明是乡村文明建设中的示范者以及引领者。乡贤能够在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方面,通过用自己的文化道德力量给普通乡民以示范,教化乡民、培养居民的正气,在言行活动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拔乡贤的时候,还应该注重文化以及道德培养,乡村治理需要从长久发展的角度进行引导,从而加强乡村建设水平。乡贤是农村地区的精英,也是乡村文明风尚的关键所在。乡贤几乎都成长于农村地区,不仅熟悉农村社会的人文环境,同时,还能够将现代文明融入到乡村文化中。乡贤会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将基层自治的方式和现代社会新风气融合在农村生活环境中,同时也将会对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4 结语

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实现振兴发展,同时还应该注重对精神的塑造。此外,不仅要加强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还需要在文化的引导下开展相应工作,可以说农村振兴离不开乡贤文化的精神。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经济以及社会层面上的振兴发展,还要实现文化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的振兴。乡贤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是乡村文化的基础。因此,加强乡贤文化发展对于传承乡村文明,提升乡村治理、凝聚乡村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乡贤文化还应该通过批判性的传承传统乡贤文化来不断的吸取其核心价值,随后结合现代社会环境来进行创新。要将乡贤文化真正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乡贤文化具有着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也完美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所以,应该注重对传统乡贤文化的传扬,以此来为农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猜你喜欢

德治乡贤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荷叶礼赞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新农村 新一辈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