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及管理要点存在问题
2020-12-09宋春梅
宋春梅
(承德御道盛青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北 承德 068463)
林业建设就是为了生态平衡,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来保证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林业建设大多借助科学的技术方式以及管理措施,来进行林木的种植和培育,从而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种苗是借助种植的手段来保持林木的数量,从而保证森林资源的平衡。种苗一般是对树的种子进行采集培养,成长为树苗之后就移栽,大多数乔木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培育的。在这种培育过程中,只有工作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和技术、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林业种植过程的成功率,但是目前种苗生产技术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中的问题
1.1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如今的种苗培育过程中,一部分技术人与对于不同种苗都是运用一样的培育方式,这是明显不对的,对于树木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这些技术人员对于种苗的品种没有充分的研究,无法借此来明确适当的栽培时间。在种苗的栽培过程中是非常注重季节的,对于当地的环境气候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正确的栽培时间,这对于林业建设来说是有着负面影响的。另外,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技术经验,不够专业。这些工作人员没有学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具有足够的种苗培育技术,这对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
1.2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栽培方式,这对于林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如今的林业建设中对于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没有引进,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栽培方式,无法提高林业建设的效率与质量[2]。无法将技术运用于实际,导致种苗生产技术的单一化。
2 林业种苗生产管理问题
2.1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在种苗培育这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严格的遵守规定,在种苗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动态的进行监控,没有及时的进行培育,这也就使得林业建设工作效率低下,没有足够的工作质量。林业种苗培育过程一直都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想要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减少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不只是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是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对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些专业素质不够的管理人员会对种苗生产的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影响林业建设发展[3]。
2.2 资金缺乏
如今部分林业建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使得林业建设难以继续开展。林业种苗培育工作需要有长期的投资,有了足够时间进行种苗的培育、树木的栽培才能看到回报。因此许多企业对于林业建设都没有足够的投资兴趣,有的企业还会撤销林业建设方面的投资。而资金的缺乏就成了林业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管理工作没有办法有效开展,整个林业建设效率就不断下降,也就对林业发展造成了更恶劣的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
3 解决林业种苗生产技术与管理问题的策略
3.1 加强林业相关人员建设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但是对这些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了,这些人员必须对种苗知识有足够的基础了解,懂得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是在种苗专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的人才[4]。因此应当加强对林业建设人员的培养。人员的选拔方面应该更加严格,选取出来初步人员后,对他们进行各种方式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种苗生产技术知识、加强综合素养、对于林木建设事业的责任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另外在林业工作的开展中应当有明确的条文进行规范,帮助这些人员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从而加强种苗质量以及效率。
3.2 加大资金投入
林业建设有关部门应当对于现在的种苗生产技术作出明确的叙述,提炼成文档的形式,把整个林业建设种苗生产方面遇到的问题向政府方面寻求帮助,文件中写明这件事情能够得到的回报与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家对于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是大力支持的,与政府进行正确的交流,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运转资金,从而加强种苗生产人才与技术手段的完善。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众筹入股的方式唤醒群众对于林业投资的兴趣,以此确保林业发展的资金方面能够正常运转,保证种苗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建设始终是我国的重点关注方向,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人类以后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苗的生产是林业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保证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其中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应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水平,足够保证日常的种苗生产能够有效开展。并且林业建设需要更大的投资力度助力技术手段的完善,保证林业建设事业的质量以及效率,促进林业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