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及其控制策略
2020-12-09黄照杰
黄照杰
(四川省金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金川 624100)
1 前言
鸡球虫病,为多种艾美尔球虫感染而诱发的原虫病,此病分布范围广、感染性较普遍,为危害养鸡产业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疾病。此病10-30日龄雏鸡、35-60日龄青年鸡,发病率、致死率高达80%以上。患病鸡长势缓慢、育成经济效益低。成年鸡感染多数不发病,但会成为隐性带虫者,持续传播疾病,而降低增重和产蛋率。
2 鸡球虫病流行特点
此病传染源为球虫,被球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等等,都有寄生卵囊感染此病的可能。
此病传染的主路径,是经吃食被感染的卵囊。此外,还有机械传播感染的可能,比如:人衣服、用具、甲虫、蟑螂、鼠类等等,都可成为此病的传染媒介。
此病流行季节性明显,雨量大、气温高的温暖季节多发。舍内高温30-32℃,湿度80%-90%,都将加重此病易感性。
除此之外的一些诱因,比如:过于拥挤、场内积水、微生物A缺失、日粮配备不当等等,都将成为此病的外诱因。
3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轻重缓急,有急性、慢性之分
急性,多见雏鸡。精神萎靡,被毛杂乱,呆头缩立,喜欢聚堆。可视粘膜苍白,肛门黏连排泄物。后期,昏迷,僵直、痉挛。
慢性,多见成鸡。症状不明显,厌食、少动、消瘦、长势迟缓,偶尔有下痢。极少,出现死亡。
4 病理变化
病变病理,多集中肠管,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不同虫原体,对鸡体造成危害略显差异。
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两侧明显肿胀(较正常的肿大3-5倍),肠道粘膜出血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肠粘膜脱落,肠内有凝血块或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巨型和毒害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中段,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松弛增厚,有严重的坏死灶,肠粘膜有少量小出血点和白色斑点相间,肠腔有凝血,浆膜淡红色。
堆型艾美尔球虫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粘膜出血,浆膜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布氏艾美尔球虫侵害小肠后段与盲肠联合部位,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出血,有针尖状出血及灰白色斑点。
上述几种为致病力强的球虫,还有个别致病力低的,病变多数不那么严重。
5 鸡球虫病控制策略
5.1 以防为主,防检结合
鸡球虫病危害大,一经感染后,致死率高达70%以上。即使耐过,也会转变为慢性病例,成为隐性传染源。
由此,对此病的控制,应以防为主,秉承“预防为主”的理念,将着力点放在群体的预控上,而不应该单独到某一个体。同时,配合症状观察、临床剖检、虫卵收集等措施,以检带防,降低个体感染率。
5.2 搞好环境卫生,处理舍内粪污
定期清洁圈舍,每天都要打扫,及时更换垫料,注意舍内通风,彻底清理水槽、食槽、鸡笼等用具,以清理虫卵防污染。定期组织消毒,适用20%生石灰水或2%来苏尔溶液,喷洒。进出圈舍,注意更换鞋子,以避免球虫卵囊、孢子发育感染,而加重球虫病感染。
处理好粪污,当卵囊随粪便排出后,经1-3天将发育成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为此,粪污当日清扫后,务必要运到远处,堆积发酵处理,以生物热杀死卵囊,以遏制此病的扩散蔓延。
5.3 坚持分群饲喂,严格全进全出
成年鸡感染带虫后,多数为无症状感染,会持续向外排出卵囊,增加幼虫感染的几率。由此,务必分群饲养,严禁不同批次混饲。同时,坚持全进全出,以避免混合感染。养殖管理期间,留意鸡群精神、饮食、排便等情况,出现疑似病例及时合理,紧急治疗,治愈后短时间不要混群。
5.4 及早诊治,不要最佳用药期
当球虫病出现血粪,往往已经到后期,症状趋向严重,治疗难度会很大。但是,在此病流行初期,往往会出现食欲增加。由此,饲养者应留意鸡群食欲,记录好采食量。当采食增加、排出稀粪,少量呈白色,羽毛脱落量增加,此时应组织确诊,即可用药。
5.5 提早组织药防,增强抗病体质
当前,鸡球虫病呈早发态势。为此,控制此病要提早,建议在7-9日龄,日粮或饮水中,就应加适量药物预控。考虑到球虫强耐药性,为此,无论是预防,还是给药,均应做到计划性给药,以延缓耐药菌株的形成,提高用药疗效。同时,用药疗程要足,不能随意停药,以免治疗不彻底,影响球虫病治疗效果。在球虫病治疗后期,食欲慢慢减退,但是饮欲会增加。由此,临床治疗给药,建议以饮水途径给药,治疗效果更好些。
比较高敏的药物,参考如下:
氯丙啉,预防用量,每千克饲料40-250mg,持续用1周。后期酌情减半,持续用2周。治疗用量,每千克饲料500ml,连续用1周。后期酌情减半,持续用2周。
磺胺二甲氧嘧啶,预防用量,混饲或饮水,按照0.05%的浓度添加,持续用1周。预防减半,治疗加倍,持续用1周。
氯苯胍,治疗用量,每吨饲料加35g,拌料均匀,持续用1周。预防减半,拌料喂服,持续用1-2周。
拉沙洛菌素,拌料喂服,治疗每吨饲料75-125g,感染后第二天开始给药。肉鸡用,有1周的休药期。预防,酌情减半,持续用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