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农牧民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分析
2020-12-09陈香正
陈香正
(门源县农牧水利综合服务中心,青海 门源 810399)
1 门源县农牧民教育培训现状
1.1 农牧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
农牧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2020年对门源县800多名群众调查,全县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63.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7.9%,高中及以上的仅占8.6%。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在当前现代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体力和经验,此类情况的广泛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展开和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1.2 农牧民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创业创新精神
据调查问卷显示,16~30岁的人群只占2.1%,31~40岁的占11.5%,41~50岁的占29%,51~60岁的占30.2%,60岁以上的占27.2%。农村人口中的老龄化占比大,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环境发展所展现的直接特点为观念较为传统,体力水平较差,文化水平不高,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均会受到相应的制约和影响,不利于各类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1.3 培训形式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门源县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县份,农民的身份多样,层次差异较大。通过对门源县西滩乡东山村的40户养殖大户进行问卷调查,全部反映影响他们不能接受培训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能接受培训的时间基本上都在1周以内,且无法去外地参与培训,对培训的需求只是停留在养殖技术的讲解和指导上。而年轻的、有创新创业思想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希望走出去,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因此,培训形式单一以及针对性不强也是影响培训的主要原因。
1.4 教育培训体制不健全,培训效率低
门源县农广校自成立以来,虽然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也建立了各项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但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体制在某些层面只是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发挥作用。首先,有些部门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部分乡镇领导对此项工作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农民培训工作本身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协调组织人员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其次,农民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够不清楚,也不明白培训的部门、时间、内容以及地点等。再次,缺乏严谨的管理约束机制,培训学校对农牧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过程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
2 今后对策建议
2.1 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培训工作的精准性
2.1.1 精准培训产业
继续加强与乡镇、村、社与人社、扶贫等部门的合作,紧密结合全县乡村振兴战略步伐和农牧民实际需求,通过发放培训需求调研表,根据乡镇、村、农户产业发展情况及需求,精准施策。
2.1.2 精准培训课程
课程设置上,在国家,省级农牧部门的安排部署下,紧密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和不同层次、不同产业农牧民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综合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题课程的内容和学时比例。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对于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育,为农牧民需求精准打下基础。
2.1.3 精准培训对象
在学员遴选中,坚持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央、省级农业主管部门下发的学员遴选标准,充分发挥乡镇农技站的作用,坚持个人申请、村委会推荐、乡镇初审、培训机构确定的程序择优确定。为真正有需求的农牧民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首先需要,重点做好现有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服务人员的培育。其次,需要做好返乡创业人群的后继服务培训。另外,需要加大对青年农场主的培育,培训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鲜血液。最后,需要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地区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培训,逐步提高其综合素质。
2.2 丰富培训模式
培训对象因学历、年龄和需求层次不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差异较大,因而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要对农民需求层次进行细分,制定不同的培育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针对文化程度和产业基础较差的农民,较多采用面对面的培训模式。提升师资配备和教学模式的水平,确保能够解决各类培训问题。以简单通俗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
2.3 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开展教育培训的机构、人员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除了提高农民的业务素质外,还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培训政策、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培育环境,促进农民教育培育政策的落实。
2.4 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并完善农民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应从政府层面推行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构建高素质农民指标体系,经各相关部门专家评审后发放认定证书,并在信用贷款、土地流转、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和倾斜,提高农民获得证书的积极性,助推培育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