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鸡15周龄至光照刺激期间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0-12-09杨为敏孟玉学

新农民 2020年13期
关键词:均匀度周龄产蛋

杨为敏,孟玉学

(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汝州 467599)

1 种母鸡饲养管理需考虑的因素

15周龄至光照刺激阶段是影响种母鸡开产、早期蛋重、种蛋产量、产蛋高峰前饲料绝对需求量和产蛋高峰潜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应通过增加料量来加速种母鸡的均匀生长,获取适宜的周增重[1]。

每周连续不断的料量增长可以保证鸡群良好的发育生长。该阶段,体重不断增长的结果会促进种母鸡生理上产生变化,逐渐趋于性成熟。料量的增加可使鸡群获得良好的增重,随之可以保证日后提高产蛋性能。适宜的周增重可以确保种母鸡向性成熟和产蛋期平稳过渡。

2 有关非正常生长发育的问题

如果周增重没有达到饲喂程序所期望的结果,种鸡性成熟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如果17周之后体重生长受到抑制,未来的产蛋性能会由于较差的性成熟均匀度而有所下降。19周龄后体重没有达到所要求的周增重是生产性能低下常见的原因。体重增长不理想和卵巢发育不良将会导致:推迟开产;初产蛋小;不合格种蛋比例增加;受精率低下;抱窝发生率增加;体重均匀度和性成熟均匀度低下。

这个阶段种鸡群喂料量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标准,常见的问题有:早产;蛋重大且双黄蛋比例增加;种鸡产蛋数量降低;整个产蛋期饲料需求量加大;产蛋高峰降低、总产蛋数降低;整个生产周期受精率降低;鸡群死淘率增加。

3 种公鸡饲养管理需考虑的因素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与种母鸡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因此,该阶段对种母鸡饲养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种公鸡。同种母鸡一样,从15周龄开始,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就是让种公鸡按照体重标准曲线生长,并使种公鸡与种母鸡一道均匀协调地达到性成熟。

4 公母混群

20~23周龄期间,种公鸡与种母鸡要实施公母混群并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技术。为保证整个产蛋期种公鸡与种母鸡能够保持理想的繁殖状态,必须注意公母混群的步骤、注意调配公母比例以及设备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种公鸡和种母鸡在20-23周龄时就能达到混群的要求。如果种公鸡群体中性成熟状态存在差异,应将第二性征表现突出的种公鸡与种母鸡混群,尚未达到性成熟的种公鸡可再等待一定的时间,使其继续发育,待完全达到性成熟后再进行混群。实际生产中常见的方法是22周龄时先混入6%的种公鸡,此后至29周龄再混入余下的2.5-3.0%。

注意:未达到性成熟的种公鸡不能与种母鸡混群。

5 种公鸡抽样称重

公母混群后监测种公鸡的体重更为困难。这是由于整个鸡舍内难以捕捉到有代表性的种公鸡。如果混群前将所挑选的±5%标准体重范围内20-30%的种公鸡做出标记,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标记必须慎重从事(如:腿圈、彩色染料喷涂),不得吸引其它种公鸡注意或干扰交配行为。在抽样称重过程中,仅对做出标记的种公鸡进行称重。最理想的情况下,将20%做出标记的一半种公鸡进行称重,然后计算出平均体重和均匀度,并与标准体重和前几周的体重记录进行比较。最后相应计算出准确的喂料量[2]。

舍内使用自动称重系统时,涉及到平均体重和均匀度方面应给予充分注意。用这种设备记录的种公鸡体重往往不甚准确,原因在于抽样称重的数量太少。这种情况下的称重数量太少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种公鸡不愿意踏过这种称重设备的平台。

无论称重获得什么样的信息,鸡群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每周触摸评估种公鸡的体况,确保种公鸡消耗正确的料量。种公鸡出现丰满度下降或肌肉变软都表明饲喂的料量不足。料量不足的问题也许是饲料分配不均匀的原因所致,并非实质上的料量不足。

6 公母分饲

公母混群后,种公鸡和种母鸡应由不同的饲喂系统进行饲喂。公母分饲可以有效地控制种公鸡和种母鸡的体重和均匀度。公母分饲主要利用了公母鸡头型大小和鸡冠尺寸之间的差异。该项技术需要熟练的管理经验以及能够适当调整和维护保养的相关设备。

种母鸡饲喂设备

无论使用哪种类型的饲喂设备,饲料应在3分钟内分布到整个系统,使所有种鸡能够同时采食。辅助料箱有助于减少饲料分布的时间,但这需要熟练的管理技术。

槽式(链条)喂料系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饲喂设备。每只种母鸡至少应有15cm的采食位置。防止种公鸡偷吃母鸡料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料槽上安装隔栅,这意味着隔栅将头部较宽、冠部较高的种公鸡杜绝在料槽之外。隔栅内侧的最小宽度为43~45mm。隔栅宽度可使采食位置降低5%~10%。采用隔栅的目的是为了使所有的种母鸡能够自由采食自己的料量,限制大部分种公鸡吃到母鸡料。

为进一步限制种公鸡从种母鸡饲喂器中偷食,可在隔栅顶部57mm处横向安装一条铁丝或在隔栅顶端安装塑料管,但隔栅内侧宽度应加大2~5mm。使用横向装置具有额外增大隔栅强度的优势,隔栅宽度应为45~47mm。种公鸡不剪冠,配合使用隔栅和横向铁丝(或条形物,或塑料管)可以确保大约百分之百的种公鸡无法吃到母鸡料。宽度窄的隔栅(43mm或以下)具有很大危险,它会妨碍相当大一部分种母鸡采食,从而导致种鸡生产水平下降。

猜你喜欢

均匀度周龄产蛋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褐壳蛋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PTT纤维纱线生产及在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
提高肉种鸡均匀度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