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如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12-09

中国有色金属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质量国有企业绿色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在新时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创新之所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因为出现了“比较优势退位”的情形,随着产业升级的发展,过去简单依赖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投入就能得到较快发展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竞争优势上升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新时代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唯有创新才能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找到提高经济效率、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必须紧紧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

二要倡导创新文化,加强培训教育,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从劳动力数量红利向质量优势转换。

三要探索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历来重视解决好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不断完善,使我们党在不同阶段,有效应对和解决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发展难题。但是,总体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长期存在,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过去我国经济也存在周期性波动,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新时代国有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一是从简单追求规模到追求企业发展的效益,国有企业从过去的做大做优做强转变为现在的做强做优做大,这是一个本质性的转变。

二是高质量的发展绝不仅仅只体现在效益上,国有企业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优势,包括体制机制的优势,包括人才队伍的优势。

三是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是低风险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控企业发展中间的风险,更要抓好风险的预防,防止风险层层传导,防止风险一级一级放大。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在人类追求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已然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才能保证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统一,保证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并维系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因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追求规模、追求效益,还要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要坚持绿色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就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不仅引进了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高水平的开放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跟随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有企业必须有兼收并蓄、包容多元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和民营企业、还是和外资企业的合作,都应是互惠互利互赢,要有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这一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共享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现在正朝着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但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九大坚持人民主体性,从观念和制度两个层面作出庄严承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时代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是为民的发展,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履行它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企业的发展表现在效益上,实质要回馈给社会、回馈给人民,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参与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工作,都体现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添新篇章。

猜你喜欢

高质量国有企业绿色
绿色低碳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