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季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2020-12-09董中民
董中民
(安阳市文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立春”以后,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冬小麦结束越冬陆续返青起身进入春季生长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冬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麦生产关键目标是亩群体合理,并为壮秆穗大粒重打好基础。这一时期还要迎战多种病虫为害、面临不良天气形势,夺取小麦丰产丰收挑战严峻。这一时期,要针对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和天气形势,突出抓好小麦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小麦产量、质量和效益,全力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1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
1.1 对旱象明显麦田,要在土壤解冻之后及早进行灌溉。旱象严重的小麦要普浇一遍水,有条件的待地面稍干后最好先镇压再划锄,做到下实上松,利于地温提高和保墒,防止因浇水造成表土板结,同时还预防早春冻害。凡整地质量差、坷垃大、地表有裂缝的一定要进行镇压划锄操作。若旱地,镇压划锄对提墒保墒更为必要。旱地待表土出现返浆或遇雨,要立即施入尿素等氮肥6-8公斤,基肥未施磷肥的,施氮的同时用化肥耧施入磷酸二铵。
1.2 对旺长麦苗要以控为主。旺长麦苗,如果没有发黄等脱肥现象,在小麦返青期要采取碾压或进行深锄,断掉部分侧根,抑制春季过多分蘖,减少过大群体;旺长麦田在麦苗起身初期日平均温度5℃以上,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喷洒壮丰安、多效唑等进行化控(小麦拔节前25天停止喷洒),防止灌浆成熟期发生倒伏。拔节期酌情灌溉追肥。返青期出现脱肥现象,要及早肥水管理,浇水并每亩追施尿素13kg左右。
1.3 一、二类苗苗情较好,长势健壮,管理要看天看地看苗。二类麦田,麦苗返青起身后视墒情决定灌溉,每亩施尿素13公斤左右,使麦苗向一类苗转化,提高亩穗数,实现秆壮穗大,搭好高产骨架。对土壤肥力高、长势健壮的一类麦田,拔节期灌溉追肥,亩追尿素10kg左右,确保高产。
1.4 三类苗苗情较差,及早科学运筹肥水,促进弱苗转壮苗。分两次进行追肥。一是小麦返青后土壤5CM地温稳定在5℃上下时灌溉并每亩施入尿素10kg和视情况施入磷肥;二是小麦拔节后亩再施入尿素6kg,以促苗情转化,提高小麦成产要素。晚播造成的弱苗麦田,只要生长基本正常,须严控浇水过早,以免因地温太低和土壤透气性变差影响麦苗生长。
1.5 对优质强筋小麦,也要看天看地看苗促控结合管理,特别是要结合小麦苗情,落实好小麦前氮后移等关键技术。要按优质小麦品种栽培说明进行精细管理,实现专收、专储、专用,优质优价。要落实化控技术措施,防止倒伏;要严密关注天气,防止冻害。
2 防控病虫草害及晚霜冻害
2.1 春季麦田病虫害危害加重。“惊蛰”后,要普治小麦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全蚀病、胞囊线虫病;4月后,加强条锈病、吸浆虫、赤霉病、穗蚜、白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后期搞好小麦“一喷三防”。
对小麦条锈病,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对小麦吸浆虫,在蛹期防治基础上,搞好成虫期补防;对小麦赤霉病,要根据小麦抽穗扬花期天气情况,按照植保部门预警开展大面积喷药预防。鉴于小麦条锈病、吸浆虫、赤霉病等发生危害特殊,建议各地充分利用航空植保服务组织统一进行飞防,严防暴发成灾。
2.2 开展春季麦田化除。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可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化除作业。化除必须在正规农药门店咨询、购药,严格按除草剂使用说明书规范作业,切不可用盲目用药和随意加大药量,以免产生药害。对野燕麦、节节麦、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选用30g/L的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20~30ml或其他对路农药防治;对荠菜、播娘蒿、婆婆纳等一年生阔叶杂草,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g或其他对路农药防治。
2.3 预防冻害,及时补救
2018年4月初,河南多地连续多时出现大风、强降温,导致小麦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尤其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冻害严重。个别麦田在寒潮来临前因疏于浇水、施肥等管理,期间又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因而损失惨重,甚至绝收。因此,春季要严密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寒潮来临要立即提前采取灌溉、追肥等措施,防止或减轻“晚霜冻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小麦生产顺利进行。
3 结论
小麦生产周期长,面临不确定因素多,回旋余地也较大,因而抓好小麦春季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多年来小麦生产实践,对春季管理技术进行了认真总结,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可供读者在工作和生产中进行参考。再此,愿广大农技战线同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于学习,乐于实践,为“三农”做出更大贡献。